刚端起茶盏的东平又放下了它说:“二娃也这么说的,说是奔那个叫黑蛋的副官去了,走的时候还特意说‘过上几天就会回来’的话,后来就……”他把这个过程还原的比较清楚,唯独没有提到恒昌和赵福都不喜欢他的姐姐,特别是她和亚力托夫的结合。
“嗯,他倒是成了有血性的男儿了,”她想了想又问起了东平:“你不是说那里的军人不和日本人打仗嘛。”“一路上我是没有见到战事,不过,再往南一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听说黑蛋的部队就在那里开始和日本人对着干了,恒昌也是因为这样才奔他而去的。”“这孩子,想出头也不懂得挑个时候,你替我分析分析,我的福儿会不会也学他那样?”“这个……,那我可说不准,从表面上看他到像是个挺文静的小伙子”他隐藏了赵福的真实想法。
“唉,但愿不要走他哥哥的路。”阿芳落下双手,看着正在喝水东平想的很多,游走地低落情绪让发出了感慨:“你要是能在那里就好了,你的家乡离那又不远,只可惜家里没了亲人。”
娅琴一听妈妈竟然也有与自己相吻合的想法时就假装责备母亲说:“谁说那儿没有亲人了,我们家的人和方姨他们不都是他的亲人嘛。”这话说的让两位长辈的心里产生出不同的凡响,然而,女人的敏感使阿芳在瞧见东平向女儿投去了与平时毫不相近的目光时,反而加重了她心里的负担,反映在脸上的细微变化又完完全全地被娅琴的余光捕捉到了,但是她看待问题的角度恰恰与母亲相反,恐怕这一生也是猜不到的。只见她蹲下身来轻轻揉捏着母亲的手指说:“我知道您是在想弟弟他们了,我们不是说好了嘛,等您的身体好转以后就乘坐大船回去,那时贺叔叔如果改变了想法也许还能和您一起回去呢。”这番话又让两位长辈怎么看也是不一样的乐意浮现在脸上,阿芳刚才悬着的那颗心也自行回落了,她还想说什么,东平已先她明显是在敷衍着:“若是逢上枯水季,坐船就更加稳当了。”“好——”阿芳这回是拼了命拉了一个长声说:“我就是在等待有这么一天。”与此同时,她也挪开了上面的画像问了句:“这茅草?”东平说:“这就是方姨说的宝贝草药,她说喝了这种草熬出来的汤水兴许可以起到抑制尿血的作用,五月以后就能采到了。”“这个方姨”阿芳心存感激。
娅琴不想错过时机就鼓动着说:“我说方姨有本事吧,”然后又试探了东平:“贺叔叔,你说我们的人在这里今天不是撵,明天就是被撵的,你认为我们今后是回去好呢还是继续留在这里?”阿芳正好也想听听这样的内容,也把目光投向了他。
这个问题正是东平近来最不好处理的问题,他知道,在她们娘俩面前无论作出怎样的回答都将暴露出自身的空虚:自契柯夫的离奇死亡、维斯基的行为偏激加之安娜的凭空消失导致他内心的阴影不断扩大,仿佛又将他扔回到了父亲去世那会儿孤零零的处境当中,现在又不被工厂看重,逃避的心态他在冥冥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虽然开始的想法是模糊的,而时至今日他仍然还处在拿不定主意当中,包括刚才的问话,他还是没法用完整、平静的思维去考虑这类问题,他不能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所以他依然沿袭习惯性的模棱两可说出了:“家,总是要回的。”
凝神中的娅琴果断的判断出了贺东平的内心走向,心里盘算着那个决不缺憾的谎言在他身上一定能够起到作用,她要彻底斩断他最后的挂念,寻找机会只是时间而已。
阿芳对他点点头说:“是啊,无论在外漂泊多久,根在哪里最终还是要回去的。”脑子里却想着:安娜的走失把他改变了不少。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阿芳发现画中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又向东平问道:“怎么把方姨给画躺下了?”“哦,是这样的,”接下来他就把方姨如何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救人一命的事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只见她喊了一声‘癞子’之后就晕了过去。”“啊!”大惊失色的阿芳此时要发出了一声嘶哑的惊呼,丢弃了画纸的手也捂在了心口处,吓的东平和娅琴各自用不同的声音问道:“你怎么呢?”“妈妈怎么啦?”阿芳喘着粗气对他俩摆摆手说:“这个……,你们以后就别再问了”她的话让东平和娅琴双手无语。
在客厅里,波波沁科和波里科夫俩兄弟见到贺爷爷时少不了问起了两个舅舅,索菲娅则去了外婆的身边。
东平告诉他俩:“他们都很想你们呀。”“那为什么不和您一起来这里?”“嘿嘿嘿,”他笑的很不自然接着继续解释:“一是路太远,二嘛,就是他们也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做,不好走开的,他们说等你们读完书时就过来接你们去那里好好玩一玩”他深知现在和孩子们没法说出真话。波里科夫喜欢的拍着手问道:“好喔,那时叔叔会和我们一起去吗?”“会会会,我们一定会一起去的。”东平这回说的就跟真的一样,哄得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都和他们的母亲没什么两样了。
在隐隐约约的灵窍中娅琴的对‘我们’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产生了新的不同凡响,正是这种鬼魅般地驱动着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她既是对孩子也是对东平说道:“这以后又要辛苦你们的叔叔了,什么时候能安下心来不再两地来回奔波,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我想那才是最适合他了。”东平这回没有完全领会的说:“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看到他们那副认真的劲头,我倒是乐意帮助他们,可那儿又是民国,又是满洲国的,糟乱的局势实在让人难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