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宋世畋也叹道:“这等人才,天下豪杰谁不想招致麾下,怎么竟跟了这小贼,真是明珠暗投。”
宋蔓秋瞥了她哥哥一眼,淡淡道:“高山流水,子期伯牙。”
宋世畋撇撇嘴,没有接茬,神情有些苦涩。
宋蔓秋看在眼里,突然觉得,自己兄妹俩有些同病相怜。
“下山这么久,未见过这么浓郁的灵气……”她叹了口气,独自朝人群走去,直到跨入金黄色游灵笼罩的范围,才停下脚步,盘膝而坐。
宋世畋却说到做到,扭头上了船,眼不见心不烦。
这一天,灵气聚集的时间出奇地短,只小半个时辰,便消散不见了。
但这并不是因为出塞曲引起的游灵共鸣短暂,而是因为七司众人全都沉浸在曲声意境中,心境与游灵极为契合,修行效率大增,很快便将灵气瓜分殆尽了。
相应的,又有四人在这期间晋升了境界,从道门练气,进阶到了第二重境界:凝神——称号也从最普通的道士变成了修士。其中就包括蓝营统领,游平。
至此,七司原本的班底,也就是现在的六营统领,除了晴山提前一步晋升儒门大儒,其余也清一色都是道门修士了,佛门比丘了。
(作者注:大儒是称号,指的是儒家入门三境,闻道、明德、养气中,养气境界的修行人;修士也是称号,指的是道家入门三境,练气、凝神、致虚中,凝神境界的修行人;比丘僧同理,是指佛家入门三境,戒、定、慧中,定境的修行人。简单来说,七司六营统领,现在是绿营晴山修为最高,其余人都是第二重境界。)
之后各营按照顺序,陆续登船时,就不时有人大感慨:原来学识一涨,修行也便利多了,早知今日,就该多读些书才对。
这时就有人附和,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这个道理。
也有人拿“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古训来反对。
步安听在耳中,心说读书无用论原来历史这么悠久。他知道实用带来的影响力迟早会深入人心,因此不急于定调子,只当没有听见。
这一回上船,六营正好对应六条船,也便于各营统领管束人马。
步安自己切磋下一曲子,就上了晴山的船,把宋蔓秋兄妹二人安排在张瞎子船上。
当天晚上,他把六营统领全都召集过来,开了个会,听听各营的动向,又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定了基调。
总而言之,现在各营人马,都在商量着下一回招灵盛会前,该派出哪五人应战,采取何种战法。而步安布置的工作重点,则是加强纪律,整肃军风。
这一带山路崎岖,运河穿梭其间,仿佛长江三峡。船队日夜兼程,走了整整七日,于隆兴二年十一月十八,抵达大运河的终点,七闽道泉州府。
踏上泉州府的土地时,七司两百多人,已经不再像出时那样闹哄哄了。这其中既有军规军纪的作用,也与大伙儿坐不惯船,累得没了精神有关。
队伍进了泉州城,匆匆安排了落脚处,步安便由宋蔓秋领着,去见七闽道都指挥使宋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