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1 > 02.陶渊明:做官屡碰壁就玩清高

02.陶渊明:做官屡碰壁就玩清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司马曜的儿子司马德宗登基的时候才15岁,他能够即位得力于那个张贵人,张贵人不是把他老爸给害死了吗?现在她又把司马德宗给弄成皇帝,然后她就不知去向了,史书上从此也没有了关于她的记载。不过,这个张贵人特会选人,他选的司马德宗就是一个病孩子,据说是患了小儿麻痹症,连话都说不清楚。因此,朝中大权就落在了他的叔叔司马道子手中,而司马道子爱江山更爱美人,整天和美女鬼混在一起,没什么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朝政,索性就把朝中大事交给了儿子司马元显。换句话说,陶渊明要等待召见自己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司马元显那时才16岁。

我们来尽量还原陶渊明当时见司马元显的情形,陶渊明心里自然有莫大的委屈,气呼呼地想怎么让我干这事啊!但表面上还得装作没有怨言。于是,陶渊明到了司马元显的府上,毕恭毕敬地行了礼。司马元显见陶渊明的表现还不错,便奶声奶气地问:“桓玄那小子叫你来做什么呀?”

陶渊明回答说,替他送《讨海贼表》来了。然后,双手将《讨海贼表》呈了上去。没想到这个司马元显都没瞥一眼,随手将《讨海贼表》扔在了一边,转而问道:“这桓玄是真的想平定海贼吗?还是有别的想法?”

陶渊明听了,回答也很巧妙,说他不过是奉命行事。司马元显可不是糊涂人,别看他年纪小,智商可不低,不费力就看出了桓玄的动机。于是,又对陶渊明说道:“你回去告诉桓玄,以后就不要上表了,江东的那几个海贼不过是小儿科,朝廷会解决的,你且退下吧!”

陶渊明巴不得就这样。因为,他实在是不乐意再待在这个让他恶心的地方。从司马元显的府里出来,陶渊明心里冒火,想到这天下竟然掌握在一个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屁孩手里,我靠,真是扯淡啊!陶渊明回去后,将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桓玄说了,桓玄气得更惨,七窍生烟。不过也没办法,因为时机未到。到了第二年,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闹得更凶了,这次桓玄再也坐不住了,又让陶渊明写《讨海贼表》。

陶渊明心里一凛,上回去是因为运气好,司马元显没有对自己发飙,这次要是不知趣再去,那脑袋不搬家才怪。再说,自己写这《讨海贼表》已经是犯天下之大忌了,已经很对不起天下百姓了,如今还要写,那还不被人的唾沫淹死?但又不能不写,这可让陶渊明愁得在家门口打转。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陶渊明躲过了一劫。

原来,陶渊明的老妈孟氏死了,?按照古时候的礼法,做儿子的要替老妈在家中守孝三年,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孝子。于是,陶渊明就以这个为理由,向桓玄提出辞官。这是陶渊明的第二次辞官,结束了他三年的仕宦生涯。陶渊明的此次辞官回家,从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来看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就在他回家的第二年,即公元402年,司马元显也坐不住了,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桓玄,要是等到桓玄这小子翅膀更硬的时候再去干掉他,那就太困难了。可惜的是,桓玄不是庸碌之辈,这小子早有准备,而且实力也很强,你司马元显不是要干掉我吗?我求之不得呢?苦于以前没借口,现在终于有借口了。于是,桓玄带着军队杀入京师,把碍手碍脚的司马元显给剁了。之后,又铲除了刘牢之,夺了他的兵权,让他的堂兄桓修代之。随即又诛杀北府将领,如此一来,所有能威胁到他的势力几乎都给解决了。而桓玄觉得自己可以坐龙椅了,于是,在公元403年12月,桓玄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楚。

那么,此时已避开了这些繁杂的变乱,正在家服孝的陶渊明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陶渊明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上司桓玄当了皇帝,但他却保持了沉默。不过,保持沉默并不等于没有话说,我们可以从他在这期间写的诗歌中看出,陶渊明不是真正的隐居,他心中其实有很多想法和思考。比如,在《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中,陶渊明提出农躬耕生活的设想,他觉得如果能“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便是最好的生活了。陶渊明是被这纷乱的社会给弄怕了,再加上运气特背,才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过想来这样的美好生活确实让人羡慕:坐着牛车,伴着鸟鸣,沐浴在风中。不仅如此,他还希望能达到这样的境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这是陶渊明觉得很安全的地方,他可能做梦都想着自己不用再为纷乱而牵累,他就只想做一个“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人。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陶渊明自以为是的设想,毕竟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多相悖啊!更何况,躬耕自资的艰辛很快便显现出来了,一年的劳动带来的收成却不能填饱肚皮。换句话说,生计又成问题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陶渊明并没有真正地做到隐居田园。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从他的四言诗《荣木》中窥测出其内心世界的戒躁与不安。比如:“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分明是有一颗驿动的心,哪是贪念隐居田园的恬美安详?陶渊明在感叹岁月的不饶人,人生的价值还未实现。他着急啊!那么,此时的陶渊明还会走向官场吗?

3、

就在陶渊明孝期满后不久,桓玄那小子就出大问题了。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桓玄的皇帝瘾不过就三个月的时间,估计连龙骑还没坐热,他就被一个叫刘裕的家伙给灭了。刘裕是谁?他又有什么通天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不可一世的桓玄给除了呢?

前面提到过桓玄为了铲除对他有威胁的势力,曾经诛杀北府将领,这个刘裕就是北府将领中的一员,他荣登北府将领孙无终军府的司马之宝椅。后来,孙恩作乱,朝廷派谢琰、刘牢之去镇压。谢琰是著名的陈郡谢氏家族中一个很牛叉的人物。刘牢之也很牛叉,他是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苻坚的北府名将。

那么,刘裕是怎么跟这些事联系在一起的呢?我想应该是他的上司孙无终的推荐,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当了一名参军。一个能被上司推荐的人,怎么说也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事实证明,刘裕真的很有两下子。首先,他跟随刘牢之多次建立战功,常常凭借智慧以少胜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很多握有兵权的人都是纵兵暴掠、残害百姓,唯独刘裕的军队法纪严明。于是,刘裕的威望越来越大,战功也越来越显赫,继而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其次,这个刘裕解决了朝廷的一个大难题,那个孙恩不是越闹越大,最后跟着他闹的人达到数十万吗?确实如此,孙恩太难解决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克星,这个克星就是刘裕,刘裕把孙恩给逼的跳海了。

正是因为刘裕的精明与能干,继而成为当时的一员猛将。后来,桓玄干掉司马元显,夺了刘牢之的兵权,而刘牢之因为惧祸选择了逃亡,最后自缢而亡。这样一来,曾经声名显赫的北府一下子便被桓玄给收拾了。刘裕这小子也太精明了,他投靠了桓玄,再加上他屡建军功,在北府旧部中也颇有声望,所以,桓玄不敢小视他,当了皇帝后便予以重用。

其实,桓玄下错了一步棋,不应该如此信任刘裕。桓玄的妻子刘氏颇能识人,她多次对桓玄说:“刘裕这个人不简单,此人有龙虎之志,他不会久居人下的,应该尽早除掉为好。”桓玄没有听取妻子的意见,反而说:“我现在还没有统一中原,除掉他万万不可,就算要杀他,也要等到关陇平定后。”就在桓玄盘算之际,刘裕也在暗中算计桓玄。公元404年3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将桓玄逼逃到西川。而后,桓玄被益州都护冯迁给宰了。桓玄嗝屁后,刘裕建立了刘宋政权。?

通过上面对刘裕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他确实很有几把刷子。刘裕还没立足脚的时候,以他的精明肯定是要广纳贤士的,陶渊明就是他看中的一个人选。更何况,陶渊明可是一个脱离了桓玄归田隐居的江州名士!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走上了京口赴任的道路。在去京口任职的途中,陶渊明在曲阿写了一首表露心迹的诗,诗名叫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为了方便叙述,我将诗文引用如下: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这次出仕跟第一次的原因差不多,尽管陶渊明极力地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还是被自己的文字给出卖了。陶渊明说他从年少时就寄身事外,倾心琴书。倾心琴书这一点倒是掏心窝子的话,陶渊明的琴艺很高,跟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绝不会忘了抚琴而吟。至于读书,他更有这个条件,他的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社会名士,有很多藏书,陶渊明可以尽情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样看来,似乎陶渊明在年少的时候就决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可他为什么要出任这次的镇军参军一职呢?按照他的说法是因为“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入仕并非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是如果碰巧时机垂青于自己,那么也不妨拨转车驾游憩于仕途之中。于是,便准备起行装,暂时离开田园,就任镇军参军去了。表面看来,这次出仕似乎是一次随性适意的决定,与他安贫乐道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冲突。但是,当我们细看此诗的后半部分时,却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在上任途中的矛盾心情,虽然他把这次入仕说成是一种时机的“苟冥会”,但是那种源自骨子里的济世救国、建功立业的价值观念还是无法泯灭的。“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正是他矛盾心情的真实流露。而“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更将他的内心世界表露无疑。

那么,陶渊明这次京口赴任做得怎样呢?陶渊明做了刘裕的参军后,刘裕并不重视他,他经常是无所事事。实际上,这个刘裕跟桓玄都差不多,他有桓玄一样的野心,想过把皇帝瘾,只是他比桓玄更会装。人家桓玄要做皇帝的时候好歹敢明着来,这个刘裕玩阴的,就是一个十足的“岳不群”。他要不是在桓玄面前装得那样给力,桓玄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嗝屁了。陶渊明不是傻子,他不久就看出刘裕的垃圾为人和疯狂野心了。更让人害怕的是,这个刘裕猜忌成性,很多在他手下任职的贤才都惨遭他的毒手。而且,桓玄败死于江陵之后,刘裕全力铲除其余党,凡不是刘裕那一家子的人随时都可能遭遇杀身之祸,即便是那个曾经在在战场上援救过刘裕的刘敬宣,他也害怕哪一天刘裕疑心病犯了会把自己宰了。刘敬宣怎么说也姓刘,而且还是刘牢之的儿子,尚且这样。你陶渊明,又算什么呢?如果刘裕真的是看中你,那人家至少应该给你切实的任务,但刘裕没有,只是让你没事可做,空有一个参军的头衔,更何况,你还是桓玄的旧部呢?所以,陶渊明越想越害怕,再不走,脑袋就快搬家了。

就这样,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陶渊明在刘裕手下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辞职走人了。陶渊明这种明哲保身,迫于环境的压力不得不辞官的做法,在当时看来不愧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早点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总比搭上性命强。

此时的陶渊明已经41岁了,就在他离开刘裕后不久,公元405年,他到刘敬宣那里去做参军了,这是陶渊明的第四次为官。前面我们不是提到过刘敬宣吗?当时陶渊明离开刘裕回到老家柴桑,而刘敬宣恰好就驻军在陶的家乡浔阳,离陶渊明在柴桑的家很近,这可能是陶渊明选择在此任职的原因之一吧!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陶渊明那颗济世救国、建功立业的心还没有彻底枯死,他还想继续努力。

刘敬宣虽然颇受刘裕的器重,但是刘敬宣可不糊涂,他知道自己不是刘裕的亲信。所以当刘裕任命他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时,他的内心更加恐惧,也曾一再推辞,后来上任也是胆战心惊的。这个刘敬宣对陶渊明挺器重的,就这样,陶渊明做了江州刺史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后来,晋安帝司马德宗反正,刘裕的权势更重了。这个晋安帝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据说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司马德宗,桓玄做了皇帝后不久,刘裕就举兵讨伐他。桓玄哪里是刘裕的对手,被打得屁滚尿流,只好挟持司马德宗逃到了江陵。桓玄死后,司马德宗被恢复为皇帝。但是好景不长,桓玄的旧部势力又卷土重来,桓玄的将军桓振攻陷江陵,把司马德宗给抓了起来。直到公元406年3月2日司马德宗才恢复自由。于是,便有了安帝反正之说。当然,这一切都跟刘裕分不开。刘敬宣看到刘裕的势力越来越膨胀,在朝中几乎就是他说了算,惊恐不安的刘敬宣立即自表解职,为了保命,他自己不敢亲自去建康呈交,让陶渊明代替他去。

陶渊明简单地做了一番收拾,便踏上了上京之路。在途经钱溪的时候,他写了一首名为《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的诗。在诗中陶渊明写道:“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同。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陶渊明写这首诗时,似乎心情已经很平静了,他开始觉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不过是在做徒劳无功的努力。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这样的努力到底值不值。因为,他实在是太背了,四次做官,没有一次是遇到了“好人”。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动乱的纷争年代使得陶渊明不得不痛彻地进行思考。“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在他看来,那种曾经自以为的济世救民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不是存在的?

因此,当这种意向被否弃之后,陶渊明就想到只有个体生命本然的存活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从“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来看,陶渊明此时似乎是归心已决。所以,当刘敬宣离职后,他也就辞职不干了。

公元406年秋天,陶渊明回到了老家。辞官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之前做官时的积蓄并不多,没过多久便所剩无几了。为了生计陶渊明第五次为官,做了彭泽县的县令。陶渊明这次能够上任彭泽县令很有可能得力于他的叔父陶夔,陶夔当时担任太常。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地位十分崇高,并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到晋朝的时候贵为九卿之一。县令虽然职位不高,但却是地方之长,握有实权,在州郡一级的地方长官基本都被高门士族瓜分殆尽的时候,县令一职可是个肥缺。因此,陶渊明能上任彭泽县令,应该是请他叔父陶夔向当地刺史刘敬宣推荐后才获得任命的。

然而,陶渊明上任彭泽县令后,却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了。陶渊明第五次辞官的原因,差不多被公认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也是后人百般称颂他的地方,称赞他不向权贵屈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对此,萧统在《陶渊时传》里有详细的记载:“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但也有人认为陶渊明第五次辞官是因为贪污,恰巧碰上督邮下来巡查,如果真的查出什么,那肯定对陶渊明是一个莫大的羞辱,尽管陶渊明可能不会遭到什么处罚,凭他叔父陶夔的关系足以让他脱了任何干系。不过,以陶渊明的清高,这肯定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陶渊明赶在督邮下来之前就辞官了。对于这种观点,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陶渊明这次上任原本干得好好的,至少从经济上看,他得了不少好处。对此,陶渊明在他的诗中有透露,比如,在《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中写道:“僮仆欢迎……有酒盈樽”“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换句话说,陶渊明已经晋升为有房有车有佣人的有钱人了。陶渊明上任不过就80余天时间,他的生活质量竟然上了那么多级的台阶,这与一个县令每月不多的俸禄是严重不符的。惟一的解释,就是有外水注入。

再者,那些执掌监察的官员就好比钦差大臣之类的,那下面有贪污的官员还不闻风而逃?对此,有史料为证。比如,在《后汉书·陈蕃列传》里有个叫李膺的人做青州刺史时就因为贪污而逃跑,“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在《晋书·王濬列传》里,有一个叫王濬的任河东从事的时候,也是因为不廉洁而逃跑,“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这个王濬是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相隔不远。陶渊明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辞官,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

就这样,陶渊明13年的仕途生涯便就此结束了。然后,开始了他“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成就了隐士的美名。这一年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距晋朝灭亡的时间还有15年。或许陶渊明要感激自己为官的碰壁,让他彻底死了为官的心,使他全身心地寄情于山水间,不仅被冠以精神高洁的美名,而且文章让后人佩服得恨不得五体投地来拜为圣书,看来他玩清高隐居的路是选对了。

在陶渊明56岁时,刘裕终于撕破他的嘴脸,毒死了晋恭帝司马德文,改国号为宋,东晋便灭亡了,这也印证了桓玄妻子说刘裕不甘久居人下的话。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企图,就想了个招,他和侍卫寸步不离地守在司马德宗左右。这招挺奏效的,果然刘裕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有一天司马德文生病了,不得不出宫治疗。刘裕心里乐开了花,这下机会来了。于是,刘裕派人把司马德宗给干掉了。对于司马德宗的死因,历史上说法不一,《南史·列传第十四》中称刘裕命安帝左右将他毒死,也有说被缢死的。由于图谶所说的“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 刘裕打消了自己称帝的念头,于公元418年改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东晋的这一切变乱似乎都发生在陶渊明的身边,甚至陶渊明有三次出仕都是任职于军幕,投身其中某种政治势力之下。通观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处于东晋纷乱的年代,陶渊明只剩下两条路可选择。要么就投入到社会洪流中去,以救世济时之心,建功立业;要么什么都不管,安心地隐居去。

第一条路,陶渊明不是没有试过,他在东晋政局最动荡的时候,选择了最足以影响东晋政局的两个军府。可是,当他真的投身到其中的时候,却因为种种“不满意”而急忙退身了。第二条路,这条路是第一条路的矛盾延续。回去过隐居生活后,又不死心,还存希望,于是,又进入仕途,陶渊明就这样处于矛盾的挣扎中。因此,陶渊明的一生是别具一格的一生,他可以因为缺钱而去为官,也可以因为看不惯官场的污浊而辞官。?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陶渊明辞官的原因这个问题上。通过前面的叙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迫于形势,不得不辞官。

(2) 有卓越眼界,提前退出。

(3)看淡了官场,无心眷恋。

(4) 喜欢自由,不想被束缚。

(5) 对统治阶级的失望与无奈。

然而,陶渊明只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归隐田园的吗?我认为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与陶渊明家族的名士有关。换句话说,陶渊明的性格及品行或多或少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的。

在陶渊明的叔父中,有一个叫陶淡的人,此人热衷于仙道,善隐居,喜欢导养之术。在他15岁的时候,就服食绝谷,喜欢读《易》,对卜筮很有研究。陶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据说,尽管富得流油,他从不过问自己的产业,对待钱财,仿佛与他的名字极为吻合。不仅如此,他对女人没有任何兴趣,终生不娶,却养了上百个门童,有人就怀疑他有“恋童癖”。

后来,可能他觉得这样跟人群居实在没什么意思,干脆离家到长沙临湘山中修建了一个草庐,彻底地隐居起来,可能觉得太孤单寂寞了,就养了一头白鹿作为他的伴侣,估计梅妻鹤子的林逋就受其影响。由于他是一个有钱的主,所以亲戚朋友都很挂念他,时常去看他。他觉得这样太过于吵闹,干脆渡过涧水躲藏起来,跟人玩失踪。如此一来,几乎没人能找到他了。他越是这样,人们越是挂念他,越觉得他太有才了。后来,州里举荐他为秀才,他知道后又玩失踪,终生都没回来。这位叔父颇具传奇与个性的一生对陶渊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陶渊明的舅叔公孟陋也是一个隐士,此人喜欢读书,他常常一个人去河边钓鱼,独来独往,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当时的简文帝还是会稽王的时候,曾诚心希望孟陋能做他的参军,但他称病拒绝了。桓温当刺史的时候亲自去看他,也希望孟陋能辅助他,也同样白走一趟。细看,陶渊明的行为以及品质和孟陋十分相似。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尽管官不大,却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一些来到江州的外地人会经常打听谁是孟嘉。孟嘉死后,陶渊明的叔父陶夔曾经问孟嘉的朋友,说如果孟嘉还活着的话,有没有可能做三公呢?什么是三公?即司徒、司空、太尉。孟嘉的朋友说他本来就是当三公的料,可见世人对其评价之高。我们可以在陶渊明的身上看到孟嘉的影子。孟嘉喜欢喝酒,陶渊明也喜欢喝酒;孟嘉患有严重的脚疾,陶渊明也有严重的脚疾;孟嘉辞过官,陶渊明也辞过官;孟嘉喜欢读书,陶渊明也喜欢读书,仿佛两人有太多的相似。

此外,陶渊明少时的很多时间都是在他外祖父家度过的。如此一来,陶渊明势必会受到他的影响,而且,陶渊明还为孟嘉写过传记,说他喜欢酣饮,酒量也很好,喜欢自由的生活。

4、

陶渊明在辞掉彭泽县令回家的途中,写了一首叫《归去来辞》的诗,在这首诗里陶渊明对自己的人生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陶渊明的人生痛苦正在于对将来的无能为力。既然无法成功,那就只有归去。于是他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桃花源,一个体悟生命的精神高地。赫拉克利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道出人生的真实,也道出了人生的虚幻,更道出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最终归隐使他明白了就算自己真的实现了官场上的追求,也不过是更多的虚空,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回归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然而,归隐后的陶渊明是否真的就心静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这样去思考:离开了社会的纷乱,过闲适的田园生活就一定没有作为吗?

我想陶渊明或许做过这样的思考。古代的那些隐士为什么那样出名,他们肯定是有秘诀的。要知道,作为一个成功的隐士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不问世事。总之,他们有他们的“道”。那么,陶渊明使了什么招呢?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与世隔绝,他的结局只有一个——生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陶渊明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后果。所以,陶渊明就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喝酒与写文。在喝酒方面,陶渊明确为一个行家。比如,每逢酒熟时,他都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后再把葛巾戴在头上。

此外,陶渊明有很多诗文都是关于“酒”的。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0多首。因此,陶渊明爱喝酒广为流传。这不,有一个叫王弘的人,此人是江州刺史,他就着了陶渊明的“道”。陶渊明辞官后,朝廷曾屡次要徵召陶渊明作官,他都没答应。于是,王弘就想要结识他。但王弘去见陶渊明的时候,并不顺利,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估计陶渊明是跟诸葛亮学的。陶渊明称自己有病,不方便接见客人。这一方面是不想与官场再有任何瓜葛,另一方面也是要抬高自己的身价,我陶渊明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

陶渊明越是这样,王弘就越不死心,越不死心就越要想办法了却心头事。王弘从一个叫庞通之的口中得知陶渊明特别爱喝酒,原来,庞通之是陶渊明的好朋友,两人曾常在一起喝酒。于是,王弘就准备好美酒,让庞通之在半路上摆好。果然,陶渊明一见有酒便停下来了,跟庞通之畅快地痛饮。两人喝着喝着,突然冒出个人来,这个人也不说话,拿起酒杯就跟陶渊明喝起来。好酒量,陶渊明赞叹着。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弘。这时,庞通之赶紧解释,说这都是刺史大人王弘的有意安排。其实,王弘的为人是挺不错的。陶渊明心里知道这一点,他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就结交了王弘。后来,王弘在经济上给了陶渊明极大的帮助,要不就凭陶渊明种田的那点收入,如何养家糊口?如何寄情田园?

关于陶渊明利用酒做文章的事还有一个经典案例,这就是虎溪三笑。在东林寺有一个主持非常有名,此人就是慧远大师。慧远一直在寺院里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陶渊明听说这个慧远大师每次送客或者散步的时候,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因为,一旦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老虎就会吼叫起来。陶渊明不禁打起他的主意来了,他想着,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主意一定,他就邀请道士陆修静一起去拜访慧远大师。这个陆修静是一个相当牛叉的人物,他是当时南方道教的一代宗师。如此一来,两个当时特牛叉的人物再加上一个陶渊明,这绝对是可以成为历史典故的。

陶渊明和陆修静来到东林寺,按理说和尚是不能够喝酒的,但这个陶渊明为了能让慧远大师送他出虎溪,惟一的办法就是把他灌醉。因为,酒可以壮胆,也可以让人往我。陶渊明劝酒的功夫可谓一流,慧远哪经得起他劝啊!就这样,三人喝了一杯又一杯,陶渊明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说时候不早了,我们也应该走了。就这样,慧远大师也着了陶渊明的“道”,不知不觉地就将陶渊明和陆修静送过了虎溪桥,直到后山的老虎发出警告的吼叫,才发现过了平时不敢越过的禁区。于是,三人相视大笑而别。

后来历史证明,虎溪三笑真的成为典故了,连诗仙李白都写诗加以描述,他在《别东林寺僧》中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宋代的石恪也曾将这个典故绘成图,取名为《虎溪三笑图》。

如此一来,我们不得不佩服陶渊明的厉害。不过,更厉害的还是他那篇妇孺皆知的传世之作——《桃花源记》。这是陶渊明在写文方面最成功的案例,以至于到现在人们还深受惦记着桃花源,桃花源的生活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在这篇文章里,陶渊明把孔子的安贫乐道,庄子的自然回归以及老子的大同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勾画出一个“乌托邦的美好生活”图景。

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虚构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除了寄托他的心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陶渊明心中有“乌托邦情结”,他利用这种情结精心策划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桃花源”。因为,隐居后的陶渊明虽然过着田园酒徒式的生活,但是,他心中却有着无法抹灭的伤痛,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济世救民的名留青史的梦想,便只能在文字中实现了。后来,梁代的萧统果然入局,在读了陶渊明的文章后,如同着魔,之后,开始广泛搜集陶渊明的作品,并整理成集。

世上真正的隐士是没有的,除非他是神仙,一个成功的隐士绝对是隐而不隐。对陶渊明而言,他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也难怪乎特别被后人称为古代最有名的隐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