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1 > 03.董仲舒:三策惊人为何终遭弃

03.董仲舒:三策惊人为何终遭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兴太学,举贤良。这一点,还不错。这个书呆子总算是做了件“好事”。办学校,培养人才,任何时候少什么都不能少人才。如何才能广泛地发掘、培养人才,这是执政者必须解决的大事。董仲舒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兴太学,举贤良”纳入国家制度中,这就使得选拔人才制度化,同时又规范化了。如此一来,读书人就有了盼头,学而仕,可以为国家扛大梁。

于是,在董仲舒的建议下设立了太学。这里做一下简要说明,太学就是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但实际上,其他地区也设立了很多类似的学校。其实,早在夏商周时期,大学便有了,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汉代开始设太学,隋代开始设国子监。董仲舒曾说:“五帝名大学曰成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条建议。到隋朝以后设立国子监,为中央官学,是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董仲舒还建议各地的诸侯、郡守等积极向中央推荐贤能之人,如此大规模地广纳贤才,使得汉武帝时期人才脚尖碰脚跟。大汉的鼎盛时期就在不远的明天。

第五,适时改革。董仲舒提出“更化”的观点,其实就是“改革”。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更化是董仲舒独特的思想,不变之道只有通过“变”取得。简而言之,改革是让一个朝代长久不衰,发展迅速的根本动力。

董仲舒以“目不窥园”而出名,标榜“潜心学习”的模范,更是抓住时机,审时度势地提出《天人三策》,一举成名。他不像东方朔那样进行“恶心”的自我炒作,但他也难逃炒作的嫌疑,只不过做的比较“隐蔽”或者说别出心裁罢了。他只是古代无数书生中第一个出名的书呆子,只是个特例,并不值得读书人去效仿,但是他那种目不窥园的读书态度却影响了一浪又一浪的前人和后人。有时,不禁在想,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们是不是就是受了他的影响——执著地坚持读书才是惟一出路的信念?

自西汉成立以来,汉武帝即位之前,这段时期以窦老太为代表的上层人物崇尚的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由于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因此,这样的主张在西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但是,文景之治也存在不少弊端,最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促使皇帝老儿什么都不做,黄老之学要求的就是让君主无为而治嘛。

这样一来,皇帝老儿不管事了,那老百姓就只能自己干。结果,国家的掌控和干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然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只是空架子而已,黄老之学所倡导的无为而治与这个宏观调控是对立的。再者,让老百姓自己干,那这么多的老百姓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在这里说明一下,西汉时期的豪强土匪是蛮多的,可能与这个脱不了干系。

何况,从西汉初期,汉朝就一直被匈奴欺负。汉朝怕国家经不起折腾,就采取了和亲的政策。这个是好听的说法,说的难听点,就是乞求和平。西汉送女人,送钱,送珠宝给匈奴也只是暂保平安。西汉初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留给了年轻的汉武帝。那汉武帝还能继续采用老的一套方案来治国安邦吗?肯定不会,这也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的一个原因,他需要那种切实可行的、符合他执政标准的治国良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如此透彻有用的《天人三策》让汉武帝如同拨云见天日,随即将其定为治理大汉天下的基本国策。

3、

那么,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很多卓有成就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现象曾让人们的思想和视野大为开阔,这思想和视野得以开阔后,就出事了——后来,秦始皇操办的“焚书坑儒”事件,便是对此的一个激烈回击。回击是回击了,可出大问题了,秦始皇这事办得忒不地道,他把读书人和书都给整得这么惨,读书人能服他吗?肯定不服。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给支招了,我不焚书也不坑儒,我给你们书读,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但是,不是什么书都能读,要读就要读我给你们精心准备的阅读大餐——儒家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儒家文化成为国民学习修养的正统文化。这样一来,国民要是想读书就得读儒家的,要不就不读,悉听尊便。能读书总比没书读好,何况读了书还有机会享有功名利禄,加上汉武帝又是一个开明的皇帝,广纳贤才,读书无疑是让自己成才、成名、富贵的最佳选择。所以,天下读书人都冲着这一点,去学习儒家文化了,国家的凝聚力也就增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让原本政局不稳的西汉吃了“定心丸”,这是第一个影响的延续。《天人三策》提出的一系列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井井有条,就像流水线似的,没有罅隙。从中央到地方,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一气呵成。很多文人被这个“生产线”输送上了官场,不仅发挥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而且为国家效力。西汉人才济济的盛况,与董仲舒的这个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分不开。

从这个意义上讲,董仲舒确实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文人们对他是感激不尽。做文人能做到这份上,值了。

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存在很大的隐患。为什么这样说?深入思考一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价值标准都得按孔夫子要求的。但是,孔夫子就是十全十美的吗?肯定不是,后来的人曾对孔夫子批判得很凶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地位倒是提高了,可那些终究都是以往沉淀下来的东西。这一策略竟然把诸子百家都给废了,难免结出闭门造车的恶果。所以,古时候有很多读书人都只是一堆行尸走肉,他们思想僵化,没有活力,最终沦落到百无一用的境地,实在是书生的悲惨命运啊!

其实,汉武帝本人也不是严格按照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在晚年时期,汉武帝自己又喜欢上了黄老之学,什么炼丹,吃丹药,渴求长生不老,这些都是道家的玩意儿。你说,这是不是对董仲舒的绝妙讽刺?

董仲舒如此为汉武帝费心费力,汉武帝重用他了吗?没有,当汉武帝有了《天人三策》的治国良方后,他就把这位目不窥园的书呆子踹到一边了。但他又不好让董仲舒一边凉快着,于是,汉武帝想了个绝妙的招儿,把董仲舒弄到江都王那里去当国相了。这是一种说法。

另外一种说法,是汉武帝出于无奈。因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伤害了皇权,再加上他同主父偃、田蚡、公孙弘等重臣的关系不合,汉武帝为了朝廷的和谐发展,无奈将他外调做一个边远之国的国相。

汉武帝甚为喜欢《天人三策》,于是决定重用董仲舒。但是,有个叫公孙弘的人就不乐意了。为什么公孙弘不乐意呢?说到底还是文人之间的通病——文人相轻所致。这个公孙弘是个“老学生”,他小时候没有读过书,直到40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而董仲舒呢?从小就开始读书,读得还不错。那董仲舒的才学肯定远远高于公孙弘。换句话说,公孙弘心里很清楚,自己怎么也是比不上董仲舒的。按理说,这也没什么问题,谁叫你不如人家董仲舒呢?但问题是这个公孙弘偏偏不这么认为,他心里嫉妒啊!嫉妒自己的学问不如董仲舒,害怕有一天董仲舒会官居自己头上,这是一点。另外一点,董仲舒认为公孙弘的品行有问题,如此一来,公孙弘更是怀恨在心。就是因为这两点,公孙弘就要置董仲舒于死地。

汉武帝自然不希望董仲舒死于政治斗争与私人斗争的漩涡中,这也是他不重用董仲舒的重要原因。此外,就算汉武帝不重用董仲舒为大汉的国相,那个公孙弘依然不会放过董仲舒,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公孙弘就是一个奸诈至极的人,为了自己的权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谓是机关算尽。那么,公孙弘想了个什么狠招呢?

借刀杀人,这招可狠着呢!在《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中就有这一招,公孙弘可能觉得在才学上怎么也是比不上董仲舒的,所以他就想着从其它的方面下狠功夫。估计公孙弘这老儿将《孙子兵法》作为了自己的枕边书,潜心钻研呢!于是,公孙弘就跟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说董仲舒,董大学士是胶西王国相的惟一合适人选。这个胶西王是谁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江都王,在“七国之乱”后才改为胶西王的。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哥哥,名叫刘端。按理说,到一个诸侯国当国相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这个胶西王非同一般,他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也是公孙弘要跟汉武帝建议让董仲舒去那里当国相的原因——方便实施借刀杀人之计。那么,胶西王到底坏到什么地步呢?他坏到不顾汉朝律法,随意杀人,弄得很多人都对他恨之入骨,多次联名告他,希望能严惩。汉武帝念在兄弟情谊的份上,不忍心杀他。但又不能不顾汉朝的律法和告他之人的意愿,于是汉武帝就想了一个招,把胶西国的领土给削减了一半。原以为这下胶西王应该有收敛了,但这个胶西王不但不买账,反而更加出格。出格到什么程度呢?你这个当弟弟的不是要削减我的领土吗?好,我就来个什么都不管,反正“无官一身轻”,我给你玩失踪,让你干着急,找不到我。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家伙可是坏到极点了,弄得胶西王国的很多事务处理不了。这还不算,他还故意让仓库里的储备烂掉,随意找个什么罪名将汉武帝派来的官员给杀了,实在找不出罪名的就给毒死。弄得很多人都不敢去胶西王那里做官了。这可把汉武帝气坏了,但也拿他没法。

眼下,胶西王正缺一个国相,也不知道这个位置空缺了多久。在这个背景之下,公孙弘想到了借刀杀人的妙计,他是要借胶西王之手杀掉董仲舒。公孙弘盘算得到是好,可结果却让他吃惊。这个胶西王刘端虽然作恶多端,但是对董仲舒却是格外尊敬,他不但没有杀董仲舒,反而对董仲舒是毕恭毕敬。

董仲舒没有成为汉武帝的国相,他没有被重用是事实。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代大儒董仲舒就这样屈才于边远之国。好在这个书呆子不傻,最后他把老板给炒了,回家养老了。

不管怎样,董仲舒的结局是好的。但他终归只是昙花一现,好在这朵昙花实在是够璀璨艳丽的,《天人三策》奠定了他独一无二的影响力,但他始终没有实现“兼济天下”的书生梦。从寂寞中走出,又回归于寂寞,董仲舒的一生不免让人有太多的难以割舍。在他内心世界里,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甘与无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