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长寿王高琏当然知道谁惹不起,于是派使臣进贡北魏,表达忠心。北魏朝廷投桃报李,拜高琏都督辽海诸军事,辽东郡公,高句丽王。
燕国老板冯弘走投无路,派遣使节到建康送礼打点。江南谓之黄龙国,刘义隆诏封为冯弘为燕王,但是一个兵不派。后来,冯弘派遣使节再一次到建康,请求宋国派兵救援。
冯弘到处拉赞助,这就给了拓跋焘一个现成的进军借口。三月,魏国平东将军娥清、安西将军古弼率领精锐骑兵一万进攻北燕,平州刺史拓跋婴率辽西诸军前往会合。
四月,娥清、古弼统帅大军攻克北燕重镇白狼城(今辽宁境内),燕国震动。
北魏多次派兵讨伐北燕,北燕国势危急,全国上下都笼罩在恐惧的氛围中。大臣们劝说冯弘,迅速派太子到魏国充作人质。
冯弘难过的说:“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如果国家危急,我打算暂且去东方投靠高句丽,等待时机,再重新振兴国家。”
大臣们不同意,太子是储君,为国家做出牺牲也是应该的,何况,到了平城也不会死,而不去就会死,因此说:“魏国倾全国的军队来攻打一个小国,没有不攻克的道理。高句丽王一向不讲信用,开始时虽然表示亲近,最后恐怕还是会发生变化。”
冯弘就是儿女情长,说什么也不听,秘密派遣尚书阳伊去高句丽,请求派军迎接。
所谓唇亡齿寒。高句丽大王长寿王高琏派遣将军葛卢、孟光率领数万大军随阳伊至和龙。
高句丽长寿王不敢和魏军发生正面冲突,高丽军驻扎于和龙城东的临川,对外声称迎接燕国老板到高句丽避难。
北燕尚书令郭生见燕国百姓不愿迁徙,乘机叛燕附魏,打开和龙城门请魏军进城接收。魏军恐有诈,不敢进入。郭生即领兵进攻燕国老板冯弘,打算把冯弘送到魏军大营。冯弘抵挡不住,派人向高句丽援军求救。高句丽军队在东门进城,马上和叛军交战,郭生中流矢而死。
燕国老板冯弘打定了主意逃走,率领和龙城中所有的居民向东迁徒。临走前,北燕军纵火焚烧了宫殿,“大火一旬不灭。”
北燕逃亡的队伍中,由妇女身披铠甲在大军中间,阳伊等人率精兵在外护卫,高句丽的将领葛卢、孟光率领骑兵殿后,组成方阵前进,前后长达八十余里。
魏军大将高苟子打算率领骑兵追赶,古弼当时酩酊大醉,拔出佩刀阻止高苟子,因此,冯弘等得以逃脱。
拓跋焘听说后,怒不可止,将古弼和娥清装入囚车,押返平城,把乌纱帽摘了,贬为看门士卒。
冯弘到了高句丽,高句丽大王高琏派人到都城郊外迎接,慰问说,龙城王冯君远来蔽郊,人马一定很劳苦了。
老子是皇帝,怎么一换地方就变成龙城王了!冯弘以为这是有意在讽刺他,又气又恨,就摆出皇帝的架子,命人捧着诏书去向高琏宣读。
高琏气得浑身发抖,讨饭的还嫌饭菜馊,还在摆集团公司老板的架子,你家已经破产了,笨蛋!于是不准他进城,让他居住在平郭闭门反省,不久又让他迁居北丰。
冯弘到了这种地步,不思悔改,还在摆皇帝的谱,根本不给高句丽大王高琏面子,出行的仪仗和规矩按天子的规格,一定要压过高琏一头。
谁也受不了这个!高琏大怒,派兵将他的太子和侍臣都抓了,让他没法再摆谱。
但是,高琏对冯弘还算得上情深意重,拓跋焘派人向高琏索取冯弘,被高琏拒绝了,遣使奉表,称“当与冯弘俱奉王化。”
冯弘可不管高句丽大王的感受,既然在这里得不到优待,那就换一个地方,派人秘密求助于宋国朝廷。宋国朝廷也不能不管啊,于是派王白驹等人来到高句丽,要把冯弘一家带到江南,但这么走不行,高琏必须要报销差旅费。
高琏都要气疯了,干脆派大将高仇带着几百将士赶到北丰,将冯弘及其子孙十多人一槽剁了,然后告诉宋国使节,冯弘已经得急病死了,用不着差旅费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