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乡土谣 > 第六章 走进乌镇——江南风情之三

第六章 走进乌镇——江南风情之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六章 走进乌镇——江南风情之三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六章 走进乌镇——江南风情之三

当我走近乌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古老的乌镇像一位苍桑老人,戴着黑青色毡帽,套着对襟马褂,镶衬着白色裙裾,似乎坐在一艘大乌蓬船上,从历史的长河中,悠悠地向我们走来。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这个小镇,座落在京杭大运河之旁江浙两省交汇处,俨然是江南水乡一颗璀灿的明珠。我最早认识江南这个小镇,是在读了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之后,那水乡的秀美以及小桥流水的韵致,似一首诗,又像一幅画……它深深地吸引、迷恋了我几十年。而今,我终于走到了他的身边,把它细细品读。

我们沿一条狭窄的青石板路,顺东市河往它的深处走,看垂柳依依,粉墙黛瓦;瞧小桥流水,摇橹女的乌篷船载着游客在桥下咿呀划行;闻茶社酒楼透出的香味阵阵,听河埠头洗衣女哒哒的棒槌声;赏庙宇书院,戏台高筑,商铺林立的盛景……

我看着看着,觉得乌镇人是枕河而眠的。他们的民居“屋檐相连,沿河而居”,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便是水阁。我曾记得,茅盾在他的《大地山河》散文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悠悠小河水,弯弯石孔桥,依依水中阁,深深古巷道……在细雨蒙蒙中,这个江南水乡,显得愈发古朴、典雅,略带朦胧和神秘……

长长的街,窄窄的巷,或青或黄,半开半掩的门面,彰显着这座古镇的深邃悠远,古朴恬淡。透露着它苍老的气息。

在“华东风情”黄旗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深深的小巷,小巷的石板路坑坑洼洼,是近百名进士举人留下的足迹,还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履痕?我已无法辨认。走在幽深狭窄的古巷里,我思想的触须,不断地向历史的深处攀爬。沿窄窄的木门左拐右转,我们来看它遗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床铺。这些床,都是用珍贵的红木或黄木做的,床眉上雕镂着许多图案,很精致。这说明当时乌镇的富庶人家,非常的富丽堂皇。参观完百床馆,我们便来到蓝印花布作坊,让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白发老太太,手摇纺车在纺棉线。此情此景,立刻勾起了我的回忆。回想当年,替母亲摆脱苦难的日子,我也像这位老太太一样,把纺车摇的嗡嗡响。看着看着,我不禁脱口而出:我也会纺线。同游的人都把狐疑的眼神投向我。我又强调说:是真的,我十三岁的时候,一夜能纺三个线穗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