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蜕变与重组
2018-04-15 作者: 虞吉
一蜕变与重组
随着以制片业为核心的大制片厂体系的裂解,导致了美国电影业的整体转型和重塑。Www.Pinwenba.Com 吧经典好莱坞时期具有强制性道德规范色彩的“海斯法典”被行业自愿实施的“电影分级制度”所取代。由美国电影协会和影院业主协会发起组成的“电影分级委员会”将影片的级别定为G、PG、PGB、R和X五级,1990年又将X级改为NC17级。电影分级制的重心已不是电影检查,而是针对影片所涉及的暴力与色情内容提示未成年观众,自觉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典好莱坞时期大制片厂制度体系广泛采用的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师签约制度,也被横向开放性更强的经纪人和经理人制度所替代。制片和发行形式更为灵活,并与资金运作紧密联系。
实际上,好莱坞在20世纪**十年代全面蜕变为新好莱坞,并在不断发生的兼并重组之中实现着产业的优化调整。最为典型的个案当数1985年世界传媒巨子默多克的“澳大利亚新闻联合公司”,它成功并购20世纪福克斯公司,形成了综合电影、电视、广播、新闻出版等相近媒介的大型跨国集团。除“澳大利亚新闻联合公司”之外,在美国本土拥有多种资产的“华纳通讯公司”也出售了自己的非传媒产业,将经营面精简为电影、电视节目制作、音乐录制和出版业几个相关板块。1989年,“华纳通讯公司”又和“时代有限公司”合并,成立“时代—华纳”公司,形成了一个注册资金高达140亿美元的超大型媒介传播与娱乐公司。新好莱坞的再造过程中,还有效地吸引了世界范围内许多著名企业和财团的巨资。“索尼”以3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拥有哥伦比亚影片厂、三星影片厂的哥伦比亚娱乐公司,而“松下”则斥资60.9亿美元卖下MCA公司(环球系MCA的子公司)。
经过多轮合并与重组,新好莱坞的产业格局早已不是经典好莱坞时期八大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是形成了由三个层级构成的产业层次。这三个层次中的主导层面(上层)由“迪斯尼”、“索尼·哥伦比亚”、“华纳”、“福克斯”、“米高梅”、“NBC环球”、“派拉蒙”和“梦工场”占据,其特点是资金雄厚、历史悠久、创作实力强劲。以成立于1994年的“梦工场”为例,虽然“梦工场”与其他大公司相比,并无历史根基和库藏老片,但由于斯皮尔伯格、卡岑伯格、大卫·盖锋均是制片、导演、动画与唱片业的顶级高手,公司成立后先后推出《角斗士》、《美国丽人》、《怪物史莱克》等高品质的影片,社会影响和经营业绩均无人可比。
三个层次的中间部分是一些中型公司,像“新线”、“米拉迈克斯”、“奥利安”、“卡洛可”、“堪农”、“狮门”等都在其列。三个层次的底层是为数众多的独立制片公司。自1948年“派拉蒙”裁决生效后,美国电影业界就涌现出了众多的独立制片公司,独立制片业的兴盛不仅表现为数目众多,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独立制片”文化。在罗伯特·雷德福的倡导下,“独立电影”打造出能与“奥斯卡”遥相呼应的“圣丹斯独立电影节”。形象地说,新好莱坞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就像一个由三个层级构成的金字塔;而且层级与层级之间有着上升与下降的发展空间和经营、制作上的合作通联,这样的产业格局为新好莱坞的复苏和“黄金时代”的重建,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