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电影的源流
2018-04-15 作者: 虞吉
一香港电影的源流
(一) 早期香港电影
早在1896年,也即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后仅过了一年,香港就出现了电影放映的活动。Www.Pinwenba.Com 吧作为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使香港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1898年,爱迪生公司的《香港风情》等多部风景片在美国公映,这是香港本土生活风情进入电影银幕的开端。这些制映活动催生了香港本土电影的兴起,美国商人布拉斯基的亚细亚影戏公司聘请香港摄影技师梁少坡等于1909年拍摄了《偷烧鸭》、《瓦盆伸冤》。这两部电影短片均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传说,制作粗糙简单。1913年,出身于文明戏演员的黎民伟,利用他主持的人我镜剧社与亚细亚影戏公司合并的机会,发起成立了华美影片公司。这是香港第一家电影制片机构。华美公司的创作骨干力量有黎民伟的堂兄弟黎北海、梁少坡等人。同年,华美公司便拍摄由黎民伟自编自演的《庄子试妻》,这是第一部本土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该片改编自粤剧《庄周蝴蝶梦》的《扇坟》一场,讲述了庄周假死试探妻子忠诚的滑稽故事。因为黎民伟对香港电影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便把他称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香港电影一开始就与内地大陆电影显现出同根同源的亲密性。1930年10月,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在香港成立,同时也在北平、上海等地设立了分厂。1934年,为了扩大制片规模以及预应即将到来的战争,天一公司的邵氏兄弟也在香港成立了天一公司,专为南洋市场拍摄粤语故事片。粤语片是中国最早兴起的地域方言电影种类,在海外各个华埠反应甚佳。香港不仅是华南地区的电影基地,也是粤语电影的制作输出基地。自有声电影在香港问世(1932)以后,这里出品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粤语片。据统计,1935年到1937年,粤语片的产量达157部之多。有鉴于粤语片的泛滥,南京政府于1936年颁布了“禁映粤语片”的法令,却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而没有贯彻实行。1937年12月,上海沦陷。为了躲避战火,以便保存中国电影的种子,当时在业界颇具名望的天一公司由上海迁移到香港,和香港的天一分公司合并,成立了南洋电影公司。随之而来的有一大批优秀的上海电影人才,如蔡楚生、汤晓丹、谭友六、司徒慧敏等。这些电影人在香港坚持左翼电影的优秀品质,关注底层平民的苦难,拍摄了《孤岛天堂》、《前程万里》、《血溅宝山城》等颇具艺术水准的影片。在1938年,南下影人为香港电影所作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们拍摄了香港第一部国语片《貂婵》,为香港国语片的创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国语片的出现,使香港电影的作坊式生产创作,开始与时代民族的主流话语接轨,为香港电影的现代化进程创立了良好的基础。1948年香港光复,许多电影人重新以鲜活的姿态投入电影的制作。内战的爆发,又促使史东山、白杨、张骏祥等一大批上海电影人再次南下香港。优秀影人的加盟,使香港电影全面复苏,为以后奠定香港“东方好莱坞”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东方好莱坞的建立
1947年,宁波闻人李祖永创办了永华电影公司,这个在香港电影史值得大书一笔的电影公司,为香港影人们打造出一个优质的发展平台。李祖永有意将香港辟为上海之外的另一个电影中心,遂在九龙塘村兴建了一座气魄宏伟的永华片厂。他花巨资添置了全套录音器材、机动冲印底片机、一万烛光的水银灯、剪接机以及背景放映机等设备器材。手笔之大,可见永华实力惊人。永华电影公司是香港第一家以现代技术理念为支撑的电影制片机构,其出品的电影如《清宫秘史》、《国魂》等,不但票房极佳,而且引起当时香港电影评论界的热烈反响。永华的创作团队由朱石麟、卜万苍、吴祖光、程步高等人组成,这些编导们均可归入到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行列。特别是拍摄《清宫秘史》的朱石麟,这位被誉为“香港现实主义国语片主帅”的导演,在30年代“联华时期”就以编剧的身份参与了《故都春梦》、《慈母曲》等家庭伦理片的拍摄。由朱石麟执导的、被公认为其“巅峰之作”的《误佳期》,是他在费穆主持的龙马公司旗下拍出的作品。这部电影以两个底层青年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婚姻因为种种阻碍而被延搁的辛酸故事。朱石麟的风格倾向于古典美学,镜头语言特别强调赋比兴的诗意效果。
1949年,李祖永的资金周转陷于困境,加上永华“大制作,大影片”的策略使其商业运营亏损累累,永华的经济困难状况日趋严峻。于是,其债主——由新加坡富商陆运涛经营的国泰机构于1955年正式接手永华的制片业务,在原永华片厂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影懋业公司(简称“电懋”)。电懋大量延揽前永华的行政及制作人才,集合了一群当时港台顶尖的编、导、演人员,出品了一批极具片厂风格的影片,如《无语问苍天》、《星星·月亮·太阳》、《青春女儿》等。电懋黄金时代的影片大多采用通俗剧的制作模式,而且大部分电影的主题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个中原由可能是其明星制度使然。可以说,电懋培育了香港第一代影星:林黛、葛兰、王莱、田青、乔宏等人。电懋电影主要展现的是一种接近好莱坞风格的戏剧片及歌舞片,大受观众的欢迎,也在亚洲影展上获得若干奖项。电懋一时声誉中天,俨然成了香港国语片的重镇。但好景不长,1964年,陆运涛和部分电懋的高层员工在台湾空难中丧生。之后电懋的业务便一落千丈。电懋衰落以后,其竞争对手——邵氏的势头逐渐高涨起来,以至于有人把此后的将近十年间的香港电影阶段称为“邵氏时期”。
李翰祥
1957年,原在新加坡等地经营南洋影片公司发行业务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在原南洋影片公司各个分支机构整合的基础之上成立了邵氏兄弟影业公司(简称邵氏公司)。公司聘请李翰祥等人出任导演,出品了《貂蝉》、《江山美人》等黄梅调电影,在香港影坛引起巨大的轰动。所谓黄梅调电影,就是用黄梅戏的戏曲手段进行创作,观众听起来简单易记、朗朗上口。邵氏公司还下设有粤语片组,负责人是周诗禄。粤语片组先后制作了《阴阳配》、《花花世界》、《婚变》等20余部粤语片。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与电懋竞争,同时也是出于扩大规模的需要,邵氏公司在九龙郊区,清水湾建成邵氏影城。该影城拥有20余座摄影棚,并建有高塔、寺院、市街、宫廷、庭院等几个内外场景地,以及彩色洗印车间、录音车间等,每年的生产能力达到50余部之多。与此同时,邵氏大力提拔年轻导演,如张彻、胡金辁、桂洪治、程刚、鲍学礼等,并从粤语片的领域吸纳楚原、徐增宏、秦剑、刘家良等人,甚至还从台湾、日本、韩国等地邀请到各类人才。从1960年到1970年这十年间,邵氏一共拍摄了《不了情》(1961)、《千娇百媚》(1961)、《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大醉侠》(1966)、《独臂刀》(1967)、《烽火万里情》(1967)、《金燕子》(1968)等故事片300余部。从发展初期开始,邵氏公司在建立“大片厂”形象的同时,积极尝试不同类型之作,如李翰祥的古装大片、陶秦的大型歌舞片、岳枫的伦理片、张彻和胡金辁的武侠片,以及鬼怪片、侦探片、艳情片、科幻片、青春片、动作片等,成为香港影业界最有实力的电影机构。邵氏公司最负盛名的三位导演,除李翰祥外,还有号称“百万大导演”的张彻和武侠片巨匠胡金辁。张彻因拍摄香港第一部卖座超过百万的影片《独臂刀》而获得此称号。同时,他也是一位知人善用的导演,邵氏的不少明星如狄龙、姜大卫、傅声等人都是经过他的提携而后来成为香港电影创作的骨干力量。他的工作助手吴宇森后来也成为了国际级大导演。胡金辁是一位“作者味”很浓的导演。他拍的《大醉侠》以全新的视听影像震撼了香港影坛,这部经典武侠电影与张鑫炎的《云海玉弓缘》一起被视为香港新派武侠的开端。
李小龙
1970年,原具体负责邵氏制片业务的副总经理邹文怀与伙伴何冠昌、梁凤一起创办了嘉禾电影有限公司(简称“嘉禾公司”)。嘉禾收购了永华的片厂设备。邹文怀闻得邵氏公司有意聘请在美国的功夫名家李小龙拍摄影片,但因片酬问题,李小龙无意与邵氏公司合作。嘉禾便四处运作,拔得头筹,成功地与李小龙签订了片约。李小龙于1971年拍摄了嘉禾公司出品的《唐山大兄》。这部影片及后来李小龙系列影片出人意料的巨大成功,不仅使刚成立的嘉禾站稳了脚跟,而且有资格敢同当时香港影坛的“巨无霸”邵氏公司叫板竞争。
嘉禾瞅准了邵氏公司大片厂制度的软肋:片场专权制度的存在,使邵氏出品越来越显得类型单一化,特别是日益老化的电影制作人结构,对于电影创新来说是个极大的阻碍。有鉴于此,邹文怀领导下的嘉禾公司实行了“卫星公司制度”。嘉禾公司签约的影人,如成龙、洪金宝、许冠文等,他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威禾、宝禾、许氏兄弟影业等。这些都属于嘉禾的子公司。嘉禾对这些子公司只是用财务监理方式进行操控,其他涉及影片制作的一切事物均由子公司独自操办。这一分享成果的“兄弟班”制度,颇具香港本土文化特色,使嘉禾公司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
上述香港影业格局的种种变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产业、风格的变化,只有在香港电影的商业电影特质之内才会彰显出特别的意义来。每一家电影公司的
兴起与衰落,不仅是香港电影工业进程中的一个窗口,而且是香港艺术源流得以呈现的最佳载体。这一载体在香港电视业逐渐挑战电影业之后变得较为普遍,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辩证的,电视并没有摧毁电影,相反却为香港电影界孕育了一股“新鲜血液”。这股“新鲜血液”便是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