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别吆喝了行不?没看见这都没人吗?等到了庄上再发挥吧!”苇声发现湖堤上下除了树木就是芦苇,根本就没有村落住家。
王红卫不无得意的说:“今天我怎么突然发现我这么有才华?简直才华横溢了。将来回了城如果能进了商业部门工作,我相信我肯定能混大了。”
苇声不太买王红卫的账:“你就别往自己脸上抹粉了。就你那也叫才华,说白了还不是生意经——今天我也发现了,你倒是很会坑人的。”
孙合作张着嘴笑道:“小……媳妇吃……了生孩……子——王红卫,你是……咋编出……来的?”
王红卫说:“这是学的人家的。小的时候,我住在农村我姥姥家,有个遛街串巷卖苹果的就是这样吆喝的。我记的可深了。”
湖里人烟稀少,住的也比较零散,十来户人家的村子就属大村子了。好在湖里的人家多半打渔为生,家家都有杆秤或是盘秤,苹果卖的倒是很顺利,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就卖完了。
一趟赚了将近二十块钱,几个高兴的直想跳。
“才半天不到就卖完了,明天高低得拉两辆平车。”“明天也高低不能再像今天这样憨着脸直往前跑了,不到黄河不回头多跑了多少路啊!”“今天来……回这一……趟有五十……里路吧?”“最少最少也得有五十里路。”
连续三四天都顺风顺水。
“这几天都是下东北,下西北,今天下东南,上二级坝方向遛遛吧?”苇声有私心,向王红卫建议道。
王红卫没反对:“行啊!就不知那边卖头大不大?试一趟吧。”
两辆平车,孙合作、王红卫搭伴,贾高产、苇声搭伴。兵分两路,说好最终到二级坝碰头。
贾高产提出疑问:“到二级坝就算是抄近路至少也得四十里,光跑路也得跑半天,又拉着重车子,还得卖苹果吧,得跑到啥时候?”
王红卫不以为意:“就当一次艰苦的旅行吧,听说二级坝建的雄伟壮观,趁便看看二级坝的风景去。”
苇声憧憬着:“那边有矿区,苹果肯定好卖,说不准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生意出奇的差,快到晌午了居然还没开张。苇声心里有念想还不觉的怎么,贾高产出声了:“今天真不该往这边来,你咋偏要往这边来?不知王红卫、孙合作他们情况怎么样?”
天气又闷又热,汗擦不退。
苇声不说话,他感觉没话可说,今天这结果是有点对不住贾高产,跑这么远路一点成绩都没有。
正是做午饭的时候,苇声、贾高产来到一个较大些的村子,家家户户都冒出炊烟。
村子当街拐角的地方聚着一群人。
“卖苹果喽!”苇声吆喝起来。
近了,是一群人在围着水井打捞沉到井底的水桶。苇声把车子停放在一边和贾高产一前一后靠上去。
“好,勾到了,勾到了。”打捞水桶的是个老头,脸上露出喜色。
老头小心的匀速往上扯着绳子,一圈人都伸着脖子往水井里看,苇声也挤过头去往井里看。
“上来了,上来了。”老头口里念念有词。苇声看见绳上系着的抓钩已经出水,抓钩的一根齿尖儿刚好挂住了水桶的提手儿。
“卖苹果喽!卖苹果喽!”苇声吆喝着回到车子旁边。
“哪里的苹果?”总算有人搭腔了。
“义和庄的苹果。”苇声回答。
“刚刚来过的也是义和庄的吧?”那人问了问身边的人。
贾高产看看苇声,小声道:“不会是他两个吧?”
苇声肯定的说:“不是,他两个走的不是这个道。”
“多少钱斤?”他们围上来。
“两毛。”苇声没有犹豫。
他们摇摇头,有两个离开车子要走。
“别走啊,你们给个价?”苇声笑着说。
有个中年人伸出一根手指头:“一毛钱斤。”
苇声摇着头:“这个价,我们从园里也发不来。两毛钱一斤,都是这个价卖的。”
忽然听到雷声。
中年人抬起头望着东北的方向:“你也别坚持两毛钱一斤了,你看看,起天草(要下雷雨)了,过会下了雨,一毛钱一斤也没人买。”
苇声也往东北的天上看,像是有雨要过来了。
“一毛五,卖了吧。”贾高产有点沉不住气。
“好,既然说了,一毛五。”苇声大声说。
中年人点着一支烟,坚持说:“就一毛钱斤吧。现在一毛钱斤还好卖,等雨下下来,一毛钱斤也卖不了。我说这话你不信,等着看啊。”
苇声摇着头:“不够本,不够本儿。不买没什么,咱们走。”
“就怕你们走不了了。”中年人说,“撑不十分钟,雨肯定下下来。我是好心对你们说。你们要拉走,肯定给淋到半路上。”
云彩果然上来的很快,雷声也响亮起来。
“走走。”苇声招呼着贾高产,态度很明确,折本的买卖做不得。
刚一出村,大雨点子下来了,两个都没带雨具。
村子里有人喊:“卖苹果的!回来,回来吧!避避雨再走!”
两个只好返回来,把车子停放在一户人家的凉棚底下。
中年人笑着说:“咋样?我没说错吧。你们偏要走。我说啊,还是卖了吧,就是雨停了路这么粘你们也拉不走了。一毛钱斤也比烂了强。一毛钱一斤你们要是愿意卖,这车子苹果包给我,我负责给你分下去,一分钱不少你的。这样,你们也少折一点,咱们也吃一回贱苹果。”
中年人说的在理,苇声和贾高产交换了一下眼色。
“行,大哥。就按你的办,劳驾你了。”苇声不再坚持了。
“唉!今天折本定了!”贾高产不无气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