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商品混合糖浆时,必须严格检查容器密封情况,必要时先做理化和微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鲜花原料提取液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包括过滤及脱出单宁。
制定科学合理的杀菌规程,严格执行杀菌操作;加强过滤介质的消毒灭菌工作。
配料工序要合理。注意加入防腐剂和酸味剂的次序。
生产饮料用水一定要符合标准要求。
选用优质的香精、食用色素,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做小试验,合格后才投入生产。
玻璃瓶尤其是回收瓶一定要清洗干净,注意清洗后瓶子里是否有残留的碱液,应经常检测。
三、凝胶状
生产的产品放置数天后,流动性差或失去流动性,成了胶体状态,开盖后倒出成凝胶状。该现象多见于糖浆型产品。造成凝胶状的原因有下列几项:
生产所用的糖质量差,含有较多的胶质、蛋白质。
配方中含有增稠剂,且增稠剂与花卉饮料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增稠,或是增稠剂使用剂量过多。
糖的浓度过高。
瓶子刷洗不净或消毒不足,瓶壁上附有微生物,内容物杀菌不足或泄漏,产品中微生物利用营养成分生长繁殖生成胶体物。
四、风味劣变
产品生产后,放一段时间失去鲜花香气和滋味,没有特征风味,甚至形成很难闻的气味,不能入口,称为风味劣变。
饮料的风味劣变多由于氧化所致。最初的变化在加热杀菌时即发生,体现为杀菌后的产品香气变得平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色泽的不良变化。在配方设计时,可添加适量VC,能起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采用真空脱气和真空密封,减少饮料中的空气含量,有助于减少氧化的发生。
夏天,产品生产出来后在阳光下暴晒,会使香精产生化学变化,出现异味。有些饮料里的香精香料所含的萜烯物质较多,放一段时间后,由于阳光、温度、瓶内空气残留量等原因,而使这些香精香料成分氧化而引起风味的改变。
商品的变味,一般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在果汁类碳酸饮料中,肠膜明串珠菌和乳酸杆菌可使其产生不良气味。在温度较适宜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下,由于贮糖浆罐、管道及设备清洗不净,使成品生产后产生酸败味。
回收饮料瓶中,有个别盛装过其他具有强烈异味的物质,在清洗中未清洗干净.或污染了一些干净瓶子,也会造成产品变味。在一些地区,出于水质污染严重,在自来水中加的漂白粉杀菌剂较多,有些厂的除异味的活性炭罐体积不够或使用过久等原因,而使余氯量超标,进入成品后,氯气味重,也会给产品的风味带来较大的影响。
总之,由于以上原因的产生与饮料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关系。要生产风味良好的产品,就必须搞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原料质量的控制工作,加强厂内外、车间内外的卫生管理,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对症解决问题,才能创出优质名牌产品。
五、碳酸饮料含气不足
含气不足实际就是二氧化碳含量太少或根本无气,这样的产品开盖无声,没有气泡冒出。有些厂由于卫生条件较差,产品不仅无气,还带有一股馊味。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呈酸性,而且二氧化碳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含量低或无气易引起产品变质。造成二氧化碳量不足的原因有:
二氧化碳纯度低或纯度不够标准。
水温或糖温过高。
混合机混合效果不好。
有空气混入;混合机或管道漏气。
灌装机不好用,空气排除不好。
灌装机胶嘴漏气,簧筒弹簧太软。瓶托位置太低,造成边灌边漏气,或自动灌装机位置偏低。
压盖不及时,敞瓶时间过长,使二氧化碳在高温下散失。
瓶口、瓶盖不合格,不配套;压盖不严。
要保证产品气足,符合标准,必须经常定期抽测成品的含气量。如不合格就要依顺序查原因,不能先盲目确定哪一部分问题,应依次一段一段地查验。查出原因如是二氧化碳不纯,就要对二氧化碳进行提纯处理,如果是设备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换配件,直到成品达到要求方可恢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