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强也很喜欢鲁迅的《自嘲》中几句名言: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并以此自嘲。他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梦中的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此,他只能在现实中寻找一个“茴香豆”的东西来作为自己的代言。中国文人的清高由来已久,不管历史转了多少圈,也不管社会进步多么快,它就像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绝不可能从现实的调色板上面很快消失殆尽。这不是预言,但它是人类终极命题!
他虽然用“完美”和“茴香豆”来为自己代言,但是,他毕竟不是孔乙己。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时也能分析自己身上的缺点;他很清楚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试图改正自己;他很清楚自己教育子女缺乏科学性,但是他欣慰自己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人们常说,知道自己的缺点,总是比糊里糊涂不了解自己的人要高明的多!万宝强认为自己虽然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天赋,但是,他又是不甘平庸终生的人,不甘做一个家庭教育的低能儿。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更相信时间能够改变一切。
理论付之于实践是需要艰辛劳动的,有时还要遇到进退两难境地的,但是,万宝强不敢有半点松懈的心理。因为,他知道教育自己的子女,它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它的投入度和关注度都是父母们在其他事情方面很难相比的。用尽力、尽力、再尽力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做父母的辛劳是一点不为过的。
谁都知道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子女把自己更加美好的生命延续下去,并且希望子女把自己以前没有做好的事情尽力去做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以最优美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敢说世界上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子女当成第二个富有年轻资本的自己。要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没有节制,很容易弄巧成拙。因为你越是感觉对自己太重要的事情,你的激情就越容易“高涨”,你对“理想”期盼值就越大,本来应该夏天成熟的,而你却希望春天成熟。瓜苗刚刚从土壤中才发出星点嫩芽的时候,你就急切的热望今夜应该“瓜熟蒂落”了。所以你冲动莽撞的热情,往往高于脚踏实地的激情,本来需要很小成长代价的,你却人为地拔苗助长而导致成长的资本一路狂飙上扬,甚至还要赔上自己的幸福。对自己孩子成长的代价,总要和培养一个“小皇帝”的费用相攀比,看一看谁低谁高?这样努力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我们家长的损失自然也非常“惨重”,痛苦的泪水,往往会淹没他们本应该得到的快乐笑脸。如果我们的父母还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还希望我们本就“五音不全”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第二个刘德华、第二个宋祖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教育需要培养兴趣,需要因势利导,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能够把一个普通的孩子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就没有辱没教育的使命。其实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就是一颗小桃树,我们却都希望把他培养成为参天的红杉树!这是万宝强倍感困惑的地方!也是中国很多父母倍感困惑的地方!他努力改变着自己,努力调整孩子的培养目标,并热切地希望自己的女儿,来到自己所设想的轨道上。不管前方是雨是雪,还是崎岖难捱的山路,他都会努力地践行者自己做父亲的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但是,他不知道在“培养”路上的女儿,心里此刻究竟能够想到了什么?是知难而退,还是发愤苦读?还是耐着性子,随着父母亲“马鞭”的舞动,而勉强地向前行进呢?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女儿,绝不是那种不思进取的孩子;他认为自己的女儿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孩子。这点他深信不疑!但是她前进道路上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呢?凭他的感觉,女儿是一个忽大忽小、忽东忽西的未知数。她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她的脾气,她的任性,她的固执,她的自以为是,她的规则意识,她的懒散心态,都是他反复考虑,难以放心的心病;她的聪明,她的机灵,她的不服输的心理,她的淳朴胸怀,她的高尚典雅的气质,都是万宝强反复欣喜的热情所在。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块可塑的料,但是又知道她的一些坏的毛病在制约着她发展的高度。他不清楚女儿究竟能服那剂“药汤”,这个独特的“药方”,究竟谁能够得到真传,“一箭中的”?
万宝强不是一个稀里糊涂就办大事情的人,他也知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良策是深思熟虑的产物,也是一个人大智大勇的集中体现。看来女儿的快步健康成长,需要他百倍的付出,需要他顽强地拼搏!谁能够为他分担这份“忧愁”,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杨建云……但是,杨建云的聪明,杨建云的教育智慧,和万宝强差不多,都很难具有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所以,万宝强的内心比谁都急,比谁都痛,比谁都苦!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天底下谁能理解?只有万能的上帝知道!但是他的急,也是现代教育的急;他的痛,也是现代教育的痛;他的苦衷,也是现代教育的苦衷。而这一点,万能的上帝不愿意睁眼看一看!所以作为凡人的万宝强,他心里特别清楚,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也是万宝强最感伤心的地方!
以前,万宝强看过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北宋有一个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名字叫晏殊,他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来成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据说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静心读书,在自家门前的一棵大树上为他搭建了一个小木屋,专供他读书、习文、授课之用。晏殊成名后,很多父母竞相效仿,成为北宋私塾教育的一道风景。
可是,历史悠悠,并没有留下第二个像晏殊那样的神童,更没有神童风靡宋朝!原因很简单,人为地制造神童,那是父母、教育工作者的痴心妄想!……看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必须理性地培养孩子,必须科学地教育孩子,必须放下制造“神童”心理,用自己的全部激情和智慧去创造“神童”!这样的教育才能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