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个“大教育家”,很多人不是冲着这个头衔去的,而是冲着那些多得眼都看不过来的钱财去的。我们试想一下,这块肥肉谁看到不眼红呢!所以,就是在这种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才导致县城中学班级学生严重超标的根本原因。
当时,县城中学每个班级七十八个学生是“正常”的,更有甚者,一个班级竟然能够容纳八十三学生。学校为了多收钱可以不要教学质量,可以让近八十名的学生拥挤在四十几个平米的教室里,这里的学生很像夏衍笔下“包身工”,他们忍着教室里汗味、脚臭味、嘴里怪味的侵扰。你想想,在这样的一个班级里面,产生同桌纠纷,这对过惯养尊处优的孩子来说,就显得更为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古人言:饭饱生鱼刺,更何况他们有足够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理由呢?
一个班级要容纳近八十个学生,这是我教了几十年书第一次听说的事情。以前听人说商人“容易”见利忘义,可是,现在这个词语为何能够在神圣的教育殿堂里面生根、开花、结果呢?
我们高尚的师德在哪里呢?我们用这样“庸俗不堪”的人生“哲学”,来“缔造”我们圣洁的学生灵魂,难道就不怕那些高贵师圣们来审判我们的龌龊罪行吗?难道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我们孩子的明天放在“垃圾”的位置?难道我们不知道误人子弟的后果吗?我们的职业良心难道被金钱的诱惑烂掉了吗?难道我们不知道班级人数过多容易使学生感到缺氧、感到心慌、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吗?不!不!因为,有些人,在利益面前已经丧失一个应有的道德!
很多学生听不到老师说讲的课;很多学生因为班级“空气稀薄”抵抗力下降而得病;很多学生因为身体血液里面含“氧”量不足,整天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四肢无力……
我们老师应该好好地想一想,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每天要在这样的班级呆上十三四个小时,孩子感冒了以为自己受凉了,孩子头痛了以为学习学的,孩子疲劳了以为自己的晚上睡眠少了,孩子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了以为自己的学习压力过大了……他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毛病”是由这个班级的学生过多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我们别以为高三的学生,他们对什么问题都能够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其实,高三的学生对社会的总体看法还是不够成熟的,对事情的看法还是很容易产生偏颇的、仍然是较为幼稚的、仍然是较为“无邪”的。
他们的眼里:老师都是善良的、老师都是正义的、老师都是百分之百地关心他们的、老师的心胸都是坦荡的、老师的胸怀都是无私的,老师的灵魂都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即使是自己身陷老师所设的“局”,他们还是一个劲为老师高唱赞歌的。
我也知道这些事情的发生,很多老师都是无辜的。但是,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一点鸡屎坏一缸酱。
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绝不能因为一己之利,而去伤害无辜的学生,更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损毁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如果我们教师明知道自己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我们还是无动于衷,昧着良心做坏事,这就是对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蔑视,这就是对公民正当受教育权利的践踏!
因此,我认为任何有良心的教师,面对这种无视学生合法受教育权的行为,都会为我们心爱的学生说几句抗争的话,都会为我们心爱的学生“伸张正义”。
不是我今天在这里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坏话,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高尚、最阳光、最圣洁的职业!如果我们自己每天都“钻进钱眼”里面去,那么我们还凭什么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中国古人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记得:在抗清名将中有一位叫何可刚,他为官清廉,坚守道义。有一天朝廷修筑大凌河,何可刚和祖大寿奉命负责看守筑墙用的夹板。可没有想到就在这时,清兵以数十万兵众来攻打他们。面对强敌,何可刚毫不畏惧。他率领将士退进城内奋力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是没有多久,城里的粮食吃光了,清军放出口风,只要何可刚开城投降,就饶了他们的性命。祖大寿听说后,就劝何可刚说:“现在,城里粮食没有了,援兵也不来,再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咱们开城投降吧!”可是,何可刚就是坚决不投降。后来,祖大寿为了保命,祖大寿命令部下逮捕了何可刚,并且打开城门投降了。
这个故事,何可刚和祖大寿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为义,一个是为利!
其实,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中,有些人是为义而工作的,也有些人为利而工作的。只不过为义而工作的人很容易被为利而工作的人“熏染腐化”……
因此,面对急功近利的教育现状,面对利欲熏心的社会现实,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把中国的教育当作一件神圣的事业来做,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教育才能走出“低迷”的教育困境,才能使中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洗礼,才能使中国的农村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突围,才能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更加繁荣的教育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