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粉墨登场”的是民办学校。不管是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民办初中、还是民办高中,甚至还有民办职中、民办大学,这些学校的董事长们比谁都聪明,比谁都积极,他们效仿当年邓小平在农村的改革。
邓小平在农村改革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些董事长们对邓小平改革进行变通,把学校招生任务细化到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头上,并且与高额的奖金做“诱饵”。于是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纷纷扮演“说客”角色,深入到农村所有与他们“对口”的学校。他们不仅仅要对毕业班的班主任“打招呼”,还要跟这些毕业班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其中,民办初中学校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积极。他们向生源学校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许诺高额的“美钞”;他们向毕业班学生家长许诺“高额定金后的录取通知书”。据学生家长们反映,这些民办学校的“说客”们向毕业班的学生承诺,只要你们先预交2000元人民币,就一定录取你们家的小孩子。然后根据这些孩子“毕业大考”成绩,来“续交”培养费和学费。而那些民办高中学校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聪明。
他们利用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这个事实,他们可以向初三毕业生们“大肆敛财”。他们向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许诺:你们到我们的学校读书,不仅仅不要钱,还让你到我们学校最好的班级去读书(这里所谓最好班级,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外地高薪聘请过来的。这也许就是他们向外“敛财”的最高明手段!而普通班教师都是他们私自签约的普通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公立学校的教师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甚至还能够向成绩“特好”的学生许诺:你们到我们学校读书,不仅仅可以不交培养费、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还可以得到足够多的奖学金。他们向生源地学校领导和初三班主任许诺让人咋舌的“高额美钞”,至于这个数目有多大?只有精通时务的人才能知道,反正这个数目很大,对于一个毕业生在500人以上的“中型”学校来说,往往一个学校的奖金额都在二十万元左右(这个数字还是保守数字)。这种庞大的“招生经济”刺激了很多学校的神经,同时也是很多学校滋生“灰色”效应的土壤。
这些“堂而皇之”的民办学校,给我国传统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它们虽然隶属于我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但是,它们的人事权力、自主招生权力、教师工资待遇发放权力都掌握在学校董事长们的手里。我们应该知道学校董事长们办学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是钱!是金条!这和我们国家公办学校不一样,因为我们国家公办学校的第一要义是培养人才,同“赚钱”无关!
由于,现在民办学校与国家公办学校在第一要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只势必需要我们国家制定两个不同的教育制度来引领和促进他们的发展。可是,现在我们国家还是用“一种教育”制度来制约“两种目的的”教育,这肯定会有失偏颇。
其次,是那些还没有走向规范的公立职业学校。由于这些学校在技能培训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不管是专业配置、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还没有得到“一定”的水准。他们对专业的配置,既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也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足够多的就业协议,更没有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此,这些职业高中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师资队伍建设更是堪忧。专业化教师实在太少,很多“外行”教师充当“内行”教师去教书。例如:用美术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去兼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
你想想,这样的教学效果,岂能留住更多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招生很特别,往往采取行政措施,进行“特招”。“特招”就“特招”,这本身不是坏事,这不仅仅让考生少花钱、有书读,还能够让考生学到技术。关键是这些被“特招”去的学生,有没有去读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意愿”?有没有让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措施”?
我认为学生“单招进去”并不难,关键是这些学校能不能把这些学生的心留住?能不能让这些学生学到自己喜欢在专业知识?能不能把这些学生带进“健康成长”的“快车道”?这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熟虑、竭尽全力办好的事情!要知道,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的时代责任。
我们可不能像过去“抓壮丁”那样,不管你愿不愿意,先把你带进那个学校让你“屈从”再说。要知道盲目的招生,必定蕴藏更大的“招生危机”。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而不去努力改变这种“惨淡”的教育招生现状,必定会重蹈“六国覆灭”之辙也?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进程中,我们学校毕业生升学考试,是整个学校级别最高的考试。应该是对全校所有教师的大检阅。因为,这场考试规格较高,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往往是最为“真实”。由于学校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绝不是空中楼阁式的产物,他们也是从学校的最低年级一步一步“学”出来的。
因此,他们的“大考”成绩,也应该是这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大检验。他们不仅仅要毕业班老师、非毕业班老师的精心培养,还需要这个学校管理阶层的领导“齐心协力”。所以在这种“传统”的教育进程中,不管是领导、教师,还是我们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在“毕业大考中”取得好成绩,进而录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
可是,现在的招生“格局”变化了、招生的制度变化了,这种好的教学传统也被改变了。学生不在认为有了好成绩就可以到好的学校去读书;学生不在以自己的学习成绩为光荣。学生这种突如其来的思想变化,不仅仅对现在所有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冲击,还给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带来严重冲击,甚至这种冲击一直衍射到整个社会。助长了“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滋生。
就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而言,教师们独守一份清贫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即使对那些靠自己实力争取得到五六万元的老师,我们社会也不应该对他们产生妒忌。因为他们只不过得到了他们早就应该得到的东西。
当然,在这还算较公平的教育市场上,出现那些靠不正当手段“先富”的人,我们应该加以反对。因为他们的所得,毕竟不是经过他们“正当”汗毛孔“流”出来的。这不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据我所知,农村学校中每年能够拿到五六万元以上的老师非常少。他们主要分布在各个学校任教毕业班的班主任身上:小学的是六年级班主任、初中的是初三班主任,高中的是高三班主任。
从整体上看,他们得到这个待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这个学校一流的教学技能,而且还拥有一定的管理班级的能力,应该说他们的确是整个学校的骄傲,整个学校的骨干力量。全校最吃苦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口碑比较好的初三、高三班主任,更受到社会、学校的器重。但是从做教师的原则上,拿那些“招生经济”的钱还是有失身份的。
如果我们学校领导拿这些不光明正大的钱,作为调动班主任积极性的手段,作为“恩宠”班主任“优惠券”,我认为这样做也是缺乏远见的。因为你这样做,难免其他老师认为你存在私心。这必定会对学校的整个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知道,在一所学校里面,不管是毕业班班主任还是非毕业班班主任,也不管是毕业班老师还是非毕业班老师,他们在学校所起的作用我们都不能忽视的。因为就是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是从学校的最低年级一步一步地学上去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学校师资水平上存在差距,让那些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在学校里面得到较多一些利益,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学校对他们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我们学校领导如果“使用”的非常好,它不仅能够使一个学校朝着正常的发展方向,一天天地进步,还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相反,如果这种激励机制调配不好,就会使一个学校不断地走向低迷。甚至还会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使整个学校到处怨声载道,纪律松散,活力“倦怠”。
尤其在经济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更会加剧这些“疾病”的发生。说到底,我们的教育竞争必须公正、公平,我们的教育制度必须不违背教育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然心甘情愿选择了这么高尚的教师职业,那么,我们的胸怀就应该比“蓝天”更广;我们的境界就应该比“宝石”更纯;我们的付出就应该比“愚公”更多;我们的索取就应该比“奶牛”更少;我们的价值观就应该比“阳光”更灿烂。只有这样,我国的现代化教育才能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