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教育大突围 > 第一百七十一章抱怨头上有把刀

第一百七十一章抱怨头上有把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人终于醒了。

“别做作业了,”杨建云说。“先把这个苹果吃了。”

女儿接过妈妈递给她的苹果,吃了起来。

“几点了?”女儿问,“我还有那么多的作业…我得抓紧完成,不然的话,爸爸和老师又要抱怨我偷懒了…现在我最怕爸爸抱怨我…说我这样不好、那样不好…”

“下午三点三十五分了。”杨建云说,“现在你爸爸不会再抱怨你了…你爸爸让我转告你,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多休息…多放松心情…你爸爸现在到超市去了…快回来了。”

“爸爸现在境界这么高么…是不是经过什么高人指点呀?…奇怪!爸爸变化真的太大了,连我都想不通…妈妈…”女儿说,“我今天太疲劳了,现在没完没了的作业,快让我精神崩溃了。”

“你去问问哪家的孩子不是如此呀?”杨建云说,“这些,我们暂且不管它…我们现在必须头脑冷静,不要再为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烦心…你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已经尽力了…”

“是的,妈妈,我真的已经尽力了,不管今年考得怎么样,我都问心无愧了。”女儿说。

“补课的家教老师马上要到了,你准备一下…家教老师补课认真吗?”

“关于补课的事情,我请你以后不要操心了…告诉你…你也不懂。你现在下去…准备烧饭…当下,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比什么都重要。”

杨建云看到女儿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任性,心里的希望又增加了几分,尽管现在女儿的学习成绩还不尽人意,但是从女儿目前的状况来看,女儿的前程还是比较乐观的。

高考的确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现在独木桥的旁边又多了一群伴读父母…其壮观的程度,堪称空前!

有人说万宝强夫妇对孩子要求太严,其实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和现在普通农家父母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要说有什么两样,那只能说他们都是“比较开放”的人,并不是非要自己的女儿考到清华北大,而是只要自己的女儿能够尽到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即使考不上一类本科他们也不会埋怨女儿。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能够尽心尽责就是天大的了不起!

在他们眼里,女儿只要有责任心,考上国家二类本科,那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事情。他们认为凭女儿较高的智商、良好的身体,女儿考上“二本”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可是,命运总会捉弄人,自己的女儿偏偏不能按照他们的美好愿望去努力,偏偏和他们所希望的高度还有一定的距离。

万宝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他认为:如果女儿在高考中能够认真答题,不出较多的失误,那么女儿考上国家二类本科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女儿在高考中思想包袱过重,产生过多的失误,那么女儿很容易落得名落孙山的后果。

面对两可境地,万宝强常常感到非常痛心,痛心自己没有一颗能够打动女儿踏入勤勉之路的匠心。对此,他把女儿明天寄托在女儿任课老师身上,可是任课老师对他女儿的教育往往是泛泛的,因为他们所教育的学生又不是个别学生,而是面向班级所有学生。因此,他内心很苦恼,大有一种抱着金盆去沿街乞讨的滋味。人家总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自己是有米难为无巧妇之炊。

面对诸多矛盾、诸多烦恼,他常常心灰意冷,并且常把这些矛盾、烦恼转嫁到对女儿抱怨上,以致目前让女儿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知道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杀手莫过于对孩子的抱怨。父母抱怨孩子,初衷往往是想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促使孩子丢下所有的坏作风、坏脾气,可是在这个人的世界上,用抱怨来教育孩子,它是永远不会得到正面引导功效的,就好像用温水浇灌树苗一样,浇灌得越多,枯萎得就越快。如果父母一意孤行,老是盯住孩子所犯的错误上,老是用抱怨的语言来使孩子改错归正,那么注定是要失败的。

并且我还明白地告诉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你抱怨的声音越响,你的孩子改正错误的效率就越低,你所付的心血越多,你的孩子所受的伤就越重…如果你还认为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应该去抱怨他,就应该去责罚他,这是父母应该尽的义务,这是对孩子认真负责的具体表现,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合情合理的,那么你就是天底下不折不扣的大傻瓜…也许你痛苦、你迷茫、你困惑、你不解、你纠结…难道孩子做错事情就应该去不管不问,就应该去放任自由?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发现孩子做错事…一定要管理,一定要细问…但是我们绝不能去抱怨,这是无数个事实所证明的真理。”

因为抱怨一个人,它会在你所抱怨的对象心里产生一种逆反心态,产生一种难以抵抗的怨恨。我们知道孩子做错了事,他们本身就已经够痛苦的了,往往还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一种懊恼,产生一种自责,我们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心已经非常的脆弱,孩子此时最需要的不是无情的抱怨,而是需要一种来自别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关怀。只有这些贴心的关怀,才是融化孩子内心的懊恼、痛苦、困惑的最好良方。

当然,抱怨不能等同于批评,因为我们批评孩子往往要比抱怨孩子有理性!即便如此,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一定要了解孩子此时内心正在想什么,正需要什么,正反对什么,正苦恼着什么,正困惑着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做父母不了解这些,那么你的好心、你的友爱、你的善意、你的帮助、你的付出就很容易被孩子曲解为没完没了的抱怨,曲解为我们做父母在有意与他们为难。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的内心无法接纳我们做父母的好心善意,把父母的美好心愿拒绝在他们的心坎之外,这样的教育又能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所付出的汗水又有什么现实价值呢?

因此,遇到孩子做事不当或者犯一些小错误的时候,我们必须杜绝抱怨的心态,必须带着为孩子排忧解难的心情与孩子倾心交流,让孩子把自己现在满腹的苦水全部给倾倒出来。最好我们的父母首先做一个孩子语言的倾听者,然后根据孩子所反映的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温情去感化他们,去关爱去抚慰他们,用良言去引导他们,用信任去鼓励他们。这样,孩子就会和我们的父母站在一起,心平气和地携起手来,一起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小挫折,一起走过这段迷茫日子。这样就会让自己的孩子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更加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去了,为夺取最后的胜利,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父母对孩子教育出于“善意”、不抱怨就行了,其实不然,要知道父母们对孩子最友善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帮助的东西,并不是父母“善意、不抱怨”所能够得到的。

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我们总会迫不及待地跑上前把孩子扶起来揽入怀中,对他说:“哪儿疼?不要哭,妈妈拿好吃的东西给你。”

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对他说:“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贪玩,听老师话,争取做一个好学生。”

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对着他的背影说:“不是在父母身边了,性子要收敛一些,要和同事处理好关系,好好工作。”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总会用一种近乎临渴掘井式的教育规范着孩子的行为,我们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关爱。

可是,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位母亲不这样做,她从孩子懂事起就告诉他:你要坚强,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面对恐惧;你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得足以在任何挫折面前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漆;你要学会面对掌声,在胜利时候能够谦虚而不趾高气昂。她还告诉他:真正的伟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这位母亲就是林肯的继母——萨利·布什。

因此,我认为教育孩子仅仅做到不抱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做父母的还必须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