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2018-04-15 作者: 吴义春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图6-7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一、炎症的临床类型
根据炎症发生的急缓和病程的长短,可将炎症分为四种类型。Www.Pinwenba.Com 吧
1.超急性炎症 呈暴发经过,病程为数小时至数日,炎症反应急剧,短期内可引起组织器官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机体死亡。多属变态反应性炎症,如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可在移植器官血管接通后数分钟即引起移植组织和器官的严重损伤。
2.急性炎症 起病急,病程一般持续数日至1个月,症状明显,炎症局部常以变质、渗出为主。炎区常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如急性阑尾炎等。
3.慢性炎症 起病缓慢,病程长,6个月至数年,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即为慢性炎症。炎症局部多以增生改变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
4.亚急性炎症 介于急性和慢性炎症之间,病程为1~6个月,多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如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二、炎症的病理类型
(一)变质性炎
变质性炎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以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生较轻微的炎症。多由严重感染和中毒引起,呈急性经过,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迁延呈慢性。常发生于心、肝、肾、脑等实质器官。如病毒性肝炎时,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白喉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则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由于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常破坏相应器官的结构,导致其功能障碍。
(二)渗出性炎
渗出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渗出性病改变为主,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变质,而增生性改变较轻微的一类炎症。根据渗出物主要成分和病变特点,一般可将渗出性炎分为浆液性炎、纤维蛋白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等。
1.浆液性炎(serous inflammation)是指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浆液主要为血清,含有3%~5%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混有少量白细胞和纤维素。常发生于皮肤、黏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等部位,如皮肤Ⅱ度烧伤时形成的水疱;上呼吸道感染初期的清水样鼻涕;胸腔积液、腹水等。浆液性炎病变较轻,组织损伤较小,病因消除后渗出的成分可吸收消散,因此愈后多不留痕迹。但当渗出过多,如胸腔或心包腔大量积液时,可严重影响呼吸和心脏功能,导致严重后果。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044/20140822153545/images/128/Image0.jpg
2.纤维蛋白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是以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为特征的炎症。纤维蛋白性炎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等部位。发生于黏膜的纤维蛋白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等),渗出的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混合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有假膜形成的炎症称为假膜性炎(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的特点不同,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黏膜面不易脱落(如咽白喉),有的假膜附着不牢固,易脱落(气管白喉),脱落的假膜可阻塞气管或支气管,而引起窒息。浆膜的纤维蛋白性炎常见于胸膜腔和心包腔,主要病变为在浆膜表面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如心包的纤维蛋白性炎时,在心包脏壁两层之间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随着心脏的收缩、舒张而不断被牵拉形成绒毛状,故称“绒毛心”(图6-4)。发生于肺的纤维蛋白性炎,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表现为在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
纤维蛋白性炎时若渗出的纤维蛋白较少,可被中性粒细胞崩解时释放的蛋白溶解酶溶解吸收;若渗出的纤维蛋白过多,则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而由肉芽组织取代发生机化,导致组织或器官粘连,影响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如心包粘连,可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3.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是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化脓性炎多由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感染所致。病灶内渗出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化脓过程中形成的脓性渗出物称为脓液,是一种混浊的凝胶状液体,呈灰黄色或黄绿色。主要由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即脓细胞)、坏死组织碎屑、不等量的细菌和少量的浆液组成。根据化脓性炎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表面化脓和积脓 表面化脓是指发生于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其脓性渗出物主要向黏膜或浆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的炎症不明显,如化脓性支气管炎、化脓性尿道炎、化脓性脑膜炎(图6-5)等。如果表面化脓渗出的脓液在浆膜腔或空腔器官(如输卵管、胆囊等)内积聚,则称为积脓(empye-ma)。如胆囊积脓、胸膜腔积脓。
(2)脓肿(abscess)是指组织或器官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脓肿常发生于皮下及内脏器官,如肺、肝、肾、脑。脓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产生的毒素致局部组织坏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浸润并释放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形成脓肿。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阻止病原菌的扩散,使炎症较为局限。
如果脓肿较小,可以吸收消散;较大的脓肿常需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而后由肉芽组织增生,瘢痕修复。若较大的脓肿,脓液形成过多,既不能吸收又不能排除时,可发生机化或形成慢性脓肿。发生于皮肤和黏膜的脓肿,可向表面破溃在局部形成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体腔或自然管道溃破,形成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称为窦道(sinus);若深部组织脓肿一端向体表或体腔溃破,另一端向自然管道溃破,形成两个或以上开口的管道,称为瘘管(fistula)。例如,肛门周围组织的脓肿可向皮肤穿破,形成窦道;也可以一端穿破皮肤,另一端穿入直肠、肛管而形成两端连通的瘘管,称为肛瘘(图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