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回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④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摧毁了灯塔的电线,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父亲的渔船。
⑤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更多的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⑥“我不太想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
“是,我也不太想关心。”母亲答道,“但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是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家现在充满了悲伤,但我们必须点亮蜡烛。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子。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点点头,走出家门。
⑦科林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微不足道的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⑧科林凝望着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⑨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⑩“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你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又跑出家门。
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
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
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敲门。
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
“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而去。
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那跃动的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问:“科林,你去哪里了?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亮着无数根蜡烛。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来了!”
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
他们其实只在10英里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灰色的海面上,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这才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选自《格言》)
2.1.30
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
解析: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也指人的爱心、信念、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生活的希望。
2.1.31
请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
果。
解析:写出了科林心事重重(或:担忧父亲)。
2.1.32
为什么“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请结合选文回答。
解析:“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或:“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2.1.33
为重新点亮灯塔,科林做了哪些事?
解析:询问达非重新点亮灯塔的方法;得到答案后,挨家挨户收集煤油;不断地向灯塔运送煤油。
2.1.34
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光照向大海的深处,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2.1.35
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科林是个怎样的男孩?(至少答出三点)
解析:聪明、懂事、能干、有主见、做事执著、果断、关心亲人、爱父亲。
2.1.36
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析: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中心,表达了科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迎回父亲的喜悦、兴奋之情。
(2009·兰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
“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2.1.37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解析: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2.1.38
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解析:(1)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2)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2.1.39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解析:关键词:善良,宽厚。
2.1.40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题。
解析:(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2.1.41
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解析: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二)
我特别喜欢夏天。夏天,大地山川,一片壮绿,它使人想起那蓬蓬勃勃的青春,想起那如火如荼的年华!夏天,根在创造,叶在创造,花在创造,动物在创造,人类在创造,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在创造--为了秋的果实,他们不惜献出自身的一切。在这令人崇敬的创业季节里,有血汗与骄阳的拼搏,有创造与给予的欢欣;只有在这个季节里,热与凉、动与静、艰苦与欢乐,奋斗与享受,才会这般对立,又这般调和!人生要能如夏天一样进取与创造,该有多好!
(三)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明净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忠实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丰盛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严峻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勤勉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四)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1.42
第一段写春花的文字,突出了春花三个方面的特征,它们是()
A.花多,花艳,花香。
B.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
C.花香,果肥,草旺。
D.花的色,花的香,花的味。
解析:答案是A。第一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它要回答的是“春花”三个方面的特征。顾名思义,“春花”不仅是“桃花、杏花、梨花”,特征也并不全是“像火、像霞、像雪”,所以,B项可以排除;C项“果肥、草旺”显然不合题义,舍去;D项“花的香、花的味”,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能算一个特征,答案也不对。
2.1.43
第一段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桃杏争春,蜂蝶闹春,野花伴春,春色宜人。
B.有花就是春,是春遍地花。
C.看着春花,想着秋果。
D.春雨纷纷落,春花处处开。
解析:答案是A。《春》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B项命题不准;有花未必就是春天,是春天也未必遍地是花;C、D项不合文意,也并不能表达中心意思。
2.1.44
在第一段写春花的文字中,实写是描写春景,虚写是运用想象。请你把这段文字中虚写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
解析:从“闭了眼……仿佛……”就可知道这些是虚写。答案是: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1.45
在第二段抒写夏天的文字中,作者所要突出的主题是()
A.强调夏天如同蓬蓬勃勃的青春。
B.赞扬夏天进取与创造的精神。
C.强调夏天对立与调和的关系。
D.赞扬夏天的一片壮绿。
解析:答案是B。第二段文字紧紧围绕进取和创造这个中心,多方面、多角度地写出夏天是创造的季节,使对夏天的赞美升华到对人生的赞美。第二段文字所突出的正是这样的主题,所以答案应是B项。
2.1.46
第二段抒写夏天的全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标出来。
解析:第二段开头写喜欢夏天,紧接着用四句话写出为什么喜欢夏天,结尾又以议论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进取创造的渴望与追求,结构方式是“总--分--总”。具体分层应是:……夏天。‖夏天……调和!‖人生……。
2.1.47
第二段抒写夏天的这段文字,在语言上运用了修辞上的句式,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解析:排比。使文章语气连贯,更有气势,思想更加深刻。在回答修辞作用时,应结合具体内容来谈。
2.1.48
第三段写秋的文字,作者所要强调的一个中心点,就是秋天的精神。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种精神。
解析:答案是:勤勉。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本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思索,作者由对秋季自然景物的思索深入到对秋季的收获能唤起人们“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的思索。因此作者在文中所强调的中心点应是“勤勉”。这个中心点在本文的语言形式上也有体现。如“秋天更是勤勉的”一句中的“更”字,起到突出、强调本句内容的作用。
2.1.49
在第三段写秋的文字中,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
解析:答案是:首尾呼应(或:首尾照应、前后呼应、前呼后应等)。考查选文的结构。首尾呼应是文章结构形式的需要;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也是散文阅读应具备的能力。
2.1.50
第四段写冬的文字,写景的顺序是()
A.按时间顺序安排B.按空间顺序安排C.按事件先后顺序安排D.按景物主次顺序安排解析:答案是B。考查写景的顺序。因为第四段文字是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没有事件,也没有时间的推移。所以首先可排除A项、C项的答案。从B项和D项中选择时,因为第四段是写景,很容易选成D项。但如果稍加思索就会发现所写景物并无主次之分,却有空间的变化,作者写的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在下雪后的不同特点。
2.1.51
第四段写冬雪景色的文字,先总写,后分写。请将分写的景物按作者写作的次序分条列出纲目(每条用一个短语)。
解析:可采用提取句子主干并适当选择关键性的修饰语的方法来作答。答案可确定如下:(1)第二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加定语,即“山上的矮松”。(2)第三句的第一分句“山尖全白了”或“山尖的雪”。(3)把第四句的内容加以概括,可确定为“山坡穿花衣”或“山坡上的花衣”。(4)第五句写山腰的景象,其特征是雪薄。可确定为“山腰上的薄雪”。
2.1.52
第四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下小雪的“妙”处是()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解析:答案是C。A、B两项只指出的是“妙”的某一方面,可以先行排除。D项虽也写雪后小山的美,但只涉及了色彩,没能表现出小山秀气的妙处,所以也可排除。只有C项答案最恰当,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雪与小山的关系是“点缀”,突出了济南冬天没有大雪,温晴的冬天里,小草还有青色的特点;二是指出小山秀气,雪与草色相映,更显出不畏严寒摧残的娇嫩姿态;三是指出下小雪之后的美丽。这三方面的内容充分概括了下小雪之后小山的“妙”处。
2.1.53
比较起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四段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似之点是()
A.都是名人佳作,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B.都描写了四季景色,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C.都抒写了季节的特征,都运用了散文这种形式。
D.都描写了花草树木,都采用了排比的句式。
解析:答案是C。从内容方面考虑,备选答案A项的“名人佳作”是对作品、作家的总评价,不是指作品内容;B项指出“都描写了四季景色”也不符合实际内容;D项指出“都描写了花草树木”并不全面;只有C项看来能概括四段文字内容的相似之处。再从形式方面考虑,A、B、D三项所指的都是某一篇选文的特点,而不是共同点;只有C项“运用了散文这种形式”才是选文形式上的相似之点。
2.1.54
请填写下面表格中的空缺项。
文章序号
原文篇名
原文作者
(一)
(二)
《夏天》
陈慧英
(三)
《秋思》
那家伦
(四)
解析:答案是:第一行填写《春》,朱自清;第四行填写《济南的冬天》,老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a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梁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潆。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钱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你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b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着雪吹过来,五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c“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结尾一]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但是,20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底消逝。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每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出5元钱时,父亲20年前的叮嘱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结尾二]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2.1.55
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父亲摸黑砍柴→→
解析:父亲雪天卖柴父亲的叮嘱
2.1.56
揣摩文中三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a句中的“冰凉”说的是雪花落在鼻尖上的感觉,“酸”字融入了“我”当时怎样的一种感情?
(2)b句中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
(3)c句体现的是父亲对“我”未来前途的期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
解析:(1)对家庭生活的艰辛、父亲的辛劳而产生的酸涩之情。(2)缺少同情心,不尊重贫困劳动者的人格尊严。(3)示例:①同意。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改变命运。②父亲的话不尽正确,因为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命运。
2.1.57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解析:示例:(1)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以雪大来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2)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与前文呼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2.1.58
本文提供了两个结尾,联系全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哪个更好一点?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把本文的标题改为“一担柴的故事”,请你另写一个结尾。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