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7作者认为:“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赞同,只有识法,才能深入理解诗歌,得其情味和意蕴。
不赞同,开卷有益,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只要去读,就会有所收益。
(2008·哈尔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⑥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⑧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⑨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⑩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2.3.18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绝境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2.3.189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
解析: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或“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豪迈与激情”),甚至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2.3.190第⑥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举例论证。说明了在绝境中成功者能突破思想的束缚,超越常规,创造奇迹。
2.3.191从文章第⑧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解析:成功者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失败者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2.3.192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参见【相关链接】)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关链接】
(1)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2)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
解析:略
(2009·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人贵敢说“吾不如”
①“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能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也总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而知十,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数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彭湃、**;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2.3.193文章开头引用的一首小诗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解析:引出论题,为行文作铺垫,并充当道理论据。
2.3.194作者认为,敢说“吾不如”的作用是。
解析:拥有了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找准适当的坐标,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
2.3.195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文中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举出具体实例说明吗?
解析:举例论证,如:子贡、刘邦、顾炎武、瞿秋白等敢说“吾不如”,谦虚好学,最后都有所建树。道理论证,如:开头引用的古诗。
2.3.196文中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析:不能调换,这几段的事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2.3.197阅读全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
解析:有区别,这里所说的“吾不如”是一种审时度势、以退为进的积极态度,而后者则相反。
(2009·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做人就是修桥①从报纸上看过一篇散文,好像是写建筑工人修桥的,文中有一句话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那就是:做人就是修桥。
②人生之桥和物质之桥极为相似。都是以自己的力量沟通着事物表面上互不相干的两端,把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物质的桥架设在沟壑、河流之上,做人的桥架设在人心之间。
③人生在世,都在以不同形式修造着人生之桥。你是一个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庄稼,把粮食卖给国家,你建筑的是温饱之桥:你是一个作家,呼唤科学民主、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挞社会的假恶丑,你筑起的是艺术之桥;你是一个医生,努力钻研医疗技术,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尽最大的努力减轻他们的痛苦,你建造的是人道之桥;……或许这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宿命;只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与别人发生联系,你就有意无意地在修桥。
④修造人生之桥和修造物质之桥也很相似。修造人生的桥也像修造物质的桥一样需要基本的建筑材料。物质之桥的建筑材料是钢筋、水泥、沙石,人生之桥的建筑材料是品质、才华、智慧、毅力、勇气。一个人的品质好比钢筋,才华、智慧、知识等等就像水泥,而勇气、毅力自然就是沙石了。无论什么桥要修得经久耐用,必须拥有一流的材料。生活中永远有三种桥:有的桥是铁骨钢筋的,它们外表富丽堂皇,内质却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时刻有垮塌的危险。这样的桥为数不多,但害处不可低估。有的桥钢筋合格甚至优秀,但水泥、沙石等方面稍有偏差,它们外表朴实,桥体也有一定的硬度,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但不能做到万无一失。这是桥中的大多数。还有一种是钢筋、水泥、沙石都搭配得恰到好处的,这种桥外貌美若天仙,桥体坚如磐石,无论你用什么东西碾压它,它们都巍然屹立。此类桥是桥中的杰作。
⑤人的素质决定着一个人修筑的人生之桥的质量。在修筑人生之桥的过程中,有的人自私自利,虚伪欺骗,草率从事。这种靠偷工减料修筑起来的人生之桥肯定是“豆腐渣工程”,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旦垮塌,必留骂名。相反,有的人则克己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这样修筑起来的人生之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其名字将流芳百世。历史上的英雄被我们一代一代膜拜,他们的人生事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绝对一致:他们都曾经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精力,为他人、为我们这个民族修筑了一条通向远方的坚固美丽的桥。
⑥不要嘲笑桥的平凡,也不要拒绝修桥的艰辛,用自己的生命建造起高质量的桥,为他人,为自己,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有温馨,我们的社会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2.3.198“人生之桥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结尾作为该段的结束语合适?
解析:第④段。
2.3.199第④段中写道:“修造人生之桥和修造物质之桥也很相似。”请问它们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解析:相似之处:①需要基本的建筑材料;②要经久耐用,必须拥有一流的材料;③修桥者必须有良好的素质。
2.3.200模仿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句式,给这段话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解析:示例:你是一位教师,努力教书育人,把学生当作自己儿女,尽最大的努力教育他们,你建造的是人类知识之桥。
2.3.201你对作者的观点是否认同?请结合论述内容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略
2.3.202本文不少语言极富哲理,读后让人回味,请挑出一句作点赏析。
语句:
赏析:
解析:示例:语句:这种靠偷工减料修筑起来的人生之桥肯定是“豆腐渣工程”。赏析:用语形象、幽默、精辟,“偷工减料”比喻为不修人品,不练内功,处事草率马虎等,“豆腐渣工程”暗示了人生结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黑森林的猫安轶①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那些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了。
②同样是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11倍多。近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70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这一切都说明: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
③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用煮三个鸡蛋的锅。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不少。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蛋继续煮熟,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在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所以抠门的黑森林人就把猫的尾巴截了下来。这些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已显出了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④我们经常能够在电灯开关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同时开着大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都是生活的细节。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13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
⑤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了能源。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而有所区别,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选自《课外阅读》2006年第5期,略有改动)
2.3.203从全文内容看,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解析: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
2.3.204第③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
解析: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2.3.205结合语境,解释第③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抠门:
解析:节约。
2.3.206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你一定积极参与其中了吧!请举出一种发生在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文中提到的浪费资源的例子除外),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1)浪费资源现象:
(2)节约资源好办法:
(3)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
解析:(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适应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先生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报道工作”的讲话。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讲毕下台,全场愕然。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观点明确。现在有些人的讲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
精,要求话语简洁,惜语如金。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个字。林肯在葛提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前后不到3分钟。简洁,并非一味求简,只是尽可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的讲话,拖泥带水,庞杂冗长。
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幽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板着脸孔,从头念到底,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受?
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正如古人所说:“一言知其贤愚。”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就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
2.3.20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解析:讲话必须精。
2.3.208作者主要针对哪种现象进行议论?
解析:作者主要针对现实中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这种现象进行议论。
2.3.209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从哪三方面加以阐述?
解析:①讲话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②讲话须话语简洁,惜语如金;③讲话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
2.3.210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加以说明。
解析: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能有力地证明所要阐述的观点。如将列宁、林肯讲话(演讲)的简洁与一些人讲话拖泥带水、庞杂冗长加以比较分析,对比鲜明,是非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3.211说说你对“一言知其贤愚”一语的理解。
解析:要点: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从一个人的讲话中,我们能品出其知识储备的多寡,能感觉到他是聪明还是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