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类生活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求,还应包括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至少有下面几个方面的需求是需要考虑的:①生产作物的农地;②饲养牲畜的牧场;③建筑房屋和道路的土地;④提供木材和纸张的森林;⑤养鱼的水域;⑥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的生态系统。生态足迹应包括满足人类上述所有生活需求的土地。
随着人类发展指数(受教育程度、生活舒适、卫生保健等各方面的指标)的提高,生态足迹也要扩展,而生态足迹的扩展,意味着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和环境容量也要提高,这就会对地球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加拿大温哥华城,1999年,该城人口472000人,根据生态足迹要求计算,每人需要1公顷土地生产谷物、蔬菜和肉类,0.74公顷的海域生产鱼肉和水产,0.6公顷的林地生产木材和纸张,0.2公顷的建筑空间,2.3公顷的林地吸收每人每年平均排放的15.4吨二氧化碳,因此总共每人需要的土地为4.84公顷,而温哥华城的土地面积共计114平方千米,温哥华居民需要的生态足迹为其城市面积的200倍。
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其他国家的生产来维持它的繁荣和消费需求的。如荷兰需要的生态足迹为其国土面积的14—15倍。全世界土地面积略多于130亿公顷,其中88亿公顷是生态上有用的土地,分摊到全球60多亿人头上,亦即每人约1.5公顷,加上生产鱼类的水域约1.9公顷。发达国家利用的生态足迹为5—10公顷,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不到0.5公顷,就整个地球而言,生态足迹的利用已接近或超过合理的极限。
3.7.5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薄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妥善地处理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这里的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人口环境容量。
2007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100。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某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我国土地很辽阔,但其中将近一半难以利用。人口众多,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将近一半的国土上,从人均量来看,我国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居民用地不断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从这个角度上看,土地是我国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人口与淡水的关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没有水,人无法生活,生产也无法进行。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程度不同地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尤为严重。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的迹象。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对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专题研究论证,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15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15亿以内。报告指出:
我国人口峰值将控制在15亿总人口:2010年、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左右。
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高峰10.1亿人。
老年人口:本世纪40年代后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3亿人,比重达30%。
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8.33%,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
但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三大人口结构性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中国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日益显现。一是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老龄人口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3亿,比重达30%;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2亿多,比重达22%。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2200万、8300万。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抚养比不断提高,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加大,并影响到社会代际关系的和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将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庞大老年人群中的贫困化和边缘化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2004年末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6(106∶100)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到20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姻挤压问题凸现,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难,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三是人口在地区间、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大量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农村。如果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善,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将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劳动力相当长时期内不会短缺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2000年我国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6亿人,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
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5—1.7亿人,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我国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日益庞大的流入人口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也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
2.请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如何解决土地资源退化的问题?
4.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5.如何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6.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中存在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7.如何保护中国的海洋资源?
8.森林具有哪些生态效应?
9.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10.计算地球的人口负载能力应考虑哪些因素?
11.中国人口的结构性矛盾将对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