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是我们通过航测地图发现秦始皇"地上天国"遗址总体轮廓为女娲补天形状,女娲头朝北足向南,侧身、昂首、挺胸、丰乳、长腰、鼓腹、两腿分立、前踞后直、臂屈平举,似乎正在补天。并且在测算之后我们发现,按当时的度量衡计算女娲身高约为809秦里(折337公里),体宽约365秦里(折152公里),身高与体宽的个位数刚好可以象征"九五之尊"的意思。"九五之尊"在古代是帝王的代称,因此女娲的身高与体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我们在实地考察中还发现女娲形"地上天国"星台群自下而上共分九层。每层各有其名,各含有不同的若干星宿或星官,这不仅印证了"天有九层"的古老传说,也表明当时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盖天说仍占据统治地位。”贺青海告诉记者,女娲补天型星台群的认定和其象征意义的判定并不是凭空妄断。在他们的考证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女娲补天型星台群就已经存在了。
专家认为,秦朝有建"地上天国"星台群的可能,但该研究仍存在一些疑点目前,贺青海他们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一些权威的认定,其编撰的《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及其源流考》一书在经过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主持的专家评审组评审以后,11月已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美东研究员认为,秦星台是秦长城、秦直道之后的又一庞大而周密的建筑工程,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贺青海等人的考证也留下了一系列的疑问。记者查阅了一些相关历史材料,并没有发现蒙恬修建秦始皇“地上天国”星台群的任何史料。中国两位秦汉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北京科技报》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秦朝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天文学观念。1977年,湖北发掘出一座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考古人员发现在一只漆箱的盖面上绘有一幅彩色天文图,并且上面已经标有二十八宿的名称。后经科学测定曾侯乙墓的年代为公元前433年左右,这表明在公元前5世纪初或者更早,中国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体系。从秦朝当时的天文水平和其他科技发展条件来说,秦朝有建"地上天国"星台群的可能,很多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秦朝的都城咸阳的宫殿都和天上的星辰有对应的关系。当时陕西的渭水被当成了天上的银河,而渭河两岸的一些宫殿包括渭河北岸咸阳宫、渭河南岸的兴乐宫都和天上的星宿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秦汉史研究专家徐卫民教授说。
徐卫民教授表示,从流传到今天的史料记载来看,秦始皇建立自己的"地上天国"星台群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根据秦朝都城咸阳的天体规划来看,秦始皇如果建有"地上天国"星台群,应该分布于咸阳和其周边地区。但是,按照贺青海的考证,秦始皇"地上天国"星台群并不在都城咸阳,其主要分布区域在陕北,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结果有误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目前还没有实地考察,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好发表评论。”
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前任会长周天游教授表示:“贺青海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的一些考察和研究可以弥补我们的很多不足,虽然他的研究成果只是一家之言,目前也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这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新的角度,不管他的研究结果究竟是对还是错,他现在对中国秦汉史的研究方面发出的都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
“贺青海是个考古学家吧?他对阿房宫的这些研究能说明什么吗?这也不能说明阿房宫的神秘之处啊?”我问道。
“对啊,他是一名很有才能的考古学家,其实我倒现在还不知道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墓的秘密,我想我们只有到里面去寻找,或者是去问我们在黑色城堡里面遇到的人才能知道更多的情况!”蒙恬说道。
“那你对你认识的阿房宫有什么了解,你是负责修建的人,应该知道不少吧?”莫言换问道。
“对,我是知道不少,我给你们说说吧,我们现在必须先回黑色城堡,大家都坐飞鸟吧,那样快一点,也安全一点,我路上和你们说阿房宫的情况!”蒙恬说道。
然后他对着天空微微一动,无数的大鸟就飞到我们的前面,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很奇特,我们纷纷上大鸟,我和蒙恬在一只鸟上,这样方便蒙恬告诉我阿房宫的情况。
据蒙恬将军所说,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它的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长安县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最高处高约7~9米,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现存长770米,宽5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4条道路向南延伸。台基东、西边是现代挖成的断崖;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1~2米,高2~4米。50年代初,台上东、西、北三边都有土梁且连接在一起,现仅残存北边土梁,其高出台面两米多,略短于台长,应为倒塌了的夯土墙,现存墙迹厚3.6米,残高0.7米。发现有绳纹、布纹瓦片,分别有一戳印“千(隶体)右(篆体),北司(篆体)”文字。
着名的上天台位于阿房宫村南,俗称“上天台”。台底东西长42.5米,宽20米,台顶平面长11.5米,宽4.5米,台高约15米。台上西北角有一条向西伸出的坡道,直通台下。坡道长约30米,底宽上窄。台下夯土基向西、向南各延伸约20米,向东延伸近100米,向北约300米直至阿房宫村附近。台下北边还残留一段30多厘米高的白灰墙迹。台下四周地面散见战国晚期至秦的细绳纹和中绳纹瓦片、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和许多烧红了的土块。
还有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