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奇树
2018-04-15 作者: 笑傲沧海
第232章 奇树
怎么会有一棵树,在这里写着庞涓的一些事迹。
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南面领土纳入魏国版图,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但其心胸狭窄,为了实现自己成为第二个吴起的梦想,残害同窗孙膑。最终败于孙膑之手。他的人生起落成为了魏惠王霸权盛衰的标志,他的死为魏国的霸权敲响了丧钟,魏武卒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根据上世纪70年出土的《孙膑兵法》,庞涓曾经于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中被俘,而10年之后的马陵之战的统帅很可能是魏太子申而不是庞涓。
此外,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赵国都城已破,赵魏已经签订了绝对有利于魏国的合约,从后来马陵之战中赵国的表现来看,很可能齐国在齐魏博弈中战略上失败,而桂陵之战只是小规模的战术上的胜利。由于魏国的在赵国获得了大量的战略收益,所以,齐国因此迫于形势,放回在桂陵之战中俘获的庞涓也是有可能的。根据着名军史专家夏惟桐的研究,在之后的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牺牲不服从田忌的两都兵马(齐**事建制单位)袭扰魏国都城,骄纵魏军的心理战法,造成了魏国朝廷震动,可能威胁到了领军的太子的王储地位,才采取了跟进歼灭齐国部队的不理智策略。
马陵之战牺牲的可能仅仅是快速追击的少数部队,所以魏国战略上并没有受到影响。
袭击魏都的齐国两都兵马已经被魏国聚歼。
由于牺牲田忌政敌的办法,也引起了齐王的记恨,孙膑和田忌在马陵之战后因此逃离大军。随后,魏国大胜齐国。
所以”围魏救赵“和“围韩救赵”都以齐国战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马陵之战中,孙膑超一流的指挥技术和心理作战技巧,仍然让现代人震撼。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两人均拜化外仙人鬼谷子先生为师,一同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稍长,为兄,庞涓为弟。
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魏惠王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时,庞涓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
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
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他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
两人紧握双手,久久不愿分开。
最后,两人洒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咨以治国安邦、统兵打仗之策。庞涓也确实有些本事,他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必成为霸主,最终兼并其余六国!”
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上将军、执掌魏国兵权。庞涓上任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当时,他每战必胜,每攻必克。于是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去到魏国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他还打败了当时已非常强大的齐**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奇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鬼谷子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鬼谷子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况且正是一代兵圣孙武的嫡系后人,就把孙武所着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与他。孙膑认真学习了《孙子兵法》后,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山下来了个魏国大臣,说是代表魏王迎取孙膑下山。孙膑以为是庞涓以魏王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失去。但他顾恋自己的老师,仍不肯下山。鬼谷子已推算出孙膑日后虽能飞黄腾达,但却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因此明知此行是祸不是福,也只得鼓励他下山,并暗中给予孙膑一个锦囊,要他在万不得已时才可打开。
孙膑最听老师的话,于是就随魏国使臣下山。
其实,请孙膑到了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了解孙膑才能的人向魏王讲述后,魏王自己决定的。
孙膑到了魏国,立刻就去看望庞涓。庞涓表面表示欢迎,并留他住在府里,但其实他心里很是不安、不快,他惟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因此对孙膑十分害怕、嫉妒。
第二天,两人上朝。魏王对孙膑很敬重,“听人说先生独得孙武子秘传兵法,才能非凡。我盼您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今天您终于来到敝国,我太高兴啦!”接着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
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咋听之下,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其下。”
魏王听罢,很满意庞涓的处世为人,便同意了。
其实,这不过是庞涓防范孙膑与他争权的计谋。客卿者,半为宾客,半为臣属,不算真正的魏臣,自然没有实权,只空享一种较高的礼遇而已。
从此孙膑与庞涓朝夕相处。
两人论谈兵法,庞涓时时因学识粗浅而无话可答,而孙膑却诚心诚意为他讲解介绍。庞涓知是孙膑学过孙子兵法所致,就故意叹气自责:“愚弟当年也经先生传授,但近年忙于政务,几乎遗忘了。能不能把《孙子兵法》借我复习一遍?”
“此书经先生讲解后,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收了回去,并无手本在此。”孙膑诚恳地说。
“吾兄还能全部忆出吗?”庞涓问。
“基本能背下来。”
庞涓心中大喜,巴不得让孙膑马上就背给他听,但一时又不好开口硬*。
有一天,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如何攻破。而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庞涓听罢,赶忙走到魏王面前讲一番。待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答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
“两卿才能并称杰出,真是魏国大幸!”魏王于是以为两人才能不分高下,十分高兴。
庞涓经过这事,更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定决心要除掉孙膑!否则,日后必然屈居其下!他心生一计,便在一次私下聚谈时,问:“吾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我们二人已在魏国为官。为什么不把兄长家属宗族也接来一起享福呢?”
孙膑一听,掉下泪来:“天灾战乱,我家亲属宗族早消亡殆尽了。当年,我只是由叔叔和两个堂兄孙平、孙卓带到外地流浪。后来我被留在一人家当佣工,叔叔、堂兄也不知去向了!再后来我单身从师鬼谷先生,已多年没跟故乡、亲人联络,连仅有的叔叔、堂兄怕也已不在人间了吧!”
“那么,兄长就不想念故乡吗?”庞涓追问到。
“人非草木,孰能忘本?只是现在既已做了魏臣,这事就不必提了。”孙膑有些伤感地说。孙膑是齐国人,而齐魏两国一直敌对,所以孙膑只有忍隐思乡之情。
“兄长说得有理,大丈夫随地立功,又何必非在故土?”庞涓假意安慰说。
半年之后,孙膑早把这次谈话忘了。
有一天,忽然有个山东口音的汉子来找他。一问之下,得知那人叫丁乙,是齐国人,有孙膑堂兄孙平的书信带来。孙膑忙接过信。信中以孙平口气,讲述了兄弟情谊,告诉了叔叔已去世。堂兄两人已回到齐国,希望孙膑也回到故乡,把几近消亡的孙氏家庭重新建立起来。信中语气恳切、情感深重,热切盼望孙膑早日返齐。
孙膑看罢,不觉流下泪来。然后热情招待传信人丁乙,并写了回信请他带回去。信中讲,“自己十分思念故乡,但目前已成为魏国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为魏国建立了功勋,年老后,一定与两堂兄在齐地故乡相聚,欢度晚年。”
不料,那丁乙根本不是齐国人,而是庞涓的心腹家人…接上回,话说庞涓骗到孙膑回信,就仿其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仕魏乃不得已、碍于情面。不久一定回国,为齐王效力!”然后将此信交给魏王,并进谗言道,“孙膑久有背魏向齐之心。近日又私通齐国使者。臣为忠于大王,忍痛割舍兄弟之情,现截取孙膑家信一封,请大王过目。”
“你看该怎么处理?”魏王看罢书信,很是气恼,问道。
“孙膑才能不低于我,若放他归齐,将对魏国霸业不利。所以…”庞涓没说下去,也不用说下去。
“杀掉他?”魏王一语道破。
“我与他毕竟是同学、兄弟,还是让我再劝劝他。要同意留下来,最好。若不想留,仍要归齐与我国为敌,请大王把他发到我府中,让我把他软禁起来,使他不能为他国所用即可。这也算是让臣尽了做兄弟的情意。您看怎么样?”庞涓一副为朋友尽情尽义的神色。
魏王虽气恼孙膑,但在庞涓请求下,还是同意了。
庞涓当晚便问孙膑,“听说兄长接到了家书?”
孙膑对朋友毫不隐瞒,“是。信中要我回乡。可我怎能辜负魏王及兄弟待我的深情?于是我辞回了。”
“兄长真的不想念故乡?”
“久别故乡,怎能不想?只目前不能回去。”孙膑叹道。
庞涓深表同情,说道,“兄长不如请魏王准一两个月的假期,让兄长回乡扫扫亲人之墓,然后再归来?”
“恐怕魏王会怀疑我去而不归,不会答应的。”孙膑心有所动。
“兄长明天试试看。我在旁边为兄长再说几句。以兄长为人品行,魏王会相信的!”庞涓道。
“全仗贤弟促成了!一旦扫墓归来,我一定全身心报效魏王,再无他意!”孙膑很感动。
于是庞涓辞别孙膑,当夜就入见魏王,“臣奉大王之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不但不改,反怨恨大王。他明天还要当面以请假之名,要求回齐国!唉,我真是爱莫能助了!”庞涓一脸无可奈何。
第二天,孙膑上朝,很奇怪没见到庞涓,因为昨晚说好一起见魏王的。还以为他因事耽搁,就先对魏王讲出要请假回齐之事。不料话刚一开口,魏王就大发雷霆,不容他解释半句,就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押到军师府问罪!
见到孙膑被捆绑进军师府,庞涓装作一怔,问押解官员道,“我因事耽误一会儿,正要上朝。这,这是怎么回事?!”
押解官员宣布魏王命令,“孙膑私通齐使,要叛魏投齐,请军师问罪!”
庞涓大惊失色,忙对孙膑说道,“不要着急,我去魏王面前替你求情去!”说罢,急惶惶离家上朝。
见得魏王,庞涓道,“孙膑虽有私通齐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见,不如让他成为不能行走,面有罪记的废人。这样,既成全我们弟兄的情分,又无后患,您看怎么样?”
“就照你意思办吧…”魏王对孙膑相当失望,无奈点头到。
庞涓回府,流下泪来,对孙膑说道,“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争苦求,才免于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鲸面。”说罢,哽咽不已。
孙膑叹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性命,这全赖贤弟救助愚兄了!以后我定要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