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认为,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于是不料蒋琬旧病复发,未能成行。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于是朝廷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蒋琬于是上书给后主:“为汉室除残去秽,是我应尽的职责,自臣奉辞来到汉中,已经六年了,由于我资质驽钝,又兼疾病,并无进展,俯仰惟艰,寝食不安。现在曹魏跨带九州,根深蒂固,想要除去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和东吴合力,成犄角之力,就算不能迅速将魏国吞并,也慢慢将其蚕食掉。但是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举步维艰,废寝忘食,于是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地势险要,进退有资,羌胡人心存汉室,昔日以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应该是首要的事情,宜用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出军西北,我当率军后继,而涪县水陆通达,万一东北有变,应付不难。”于是蒋琬进驻涪县,病情加重,延熙九年(公元246年)病死。被追谥为恭侯。[13]历史评价陈寿:“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诸葛亮:“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15]袁宏:“公琰殖根,不忘中正。岂曰模拟,实在雅性。亦既羁勒,负荷时命。推贤恭己,久而可敬。”
王夫之:“蒋琬改诸葛之图,欲以舟师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愈非策矣。魏兴、上庸,非魏所恃为岩险,而其赘余之地也。纵克之矣,能东下襄、樊北收宛、雒乎?不能也。何也?魏兴、上庸,汉中东迤之余险,士卒所凭以阻突骑之重突,而依险自固,则出险而魂神已惘,固不能逾阃限以与人相搏也。且舟师之顺流而下也,逸矣;无与遏之而戒心弛,一离乎水而衰气不足以生,必败之道也。先主与吴共争于水而且溃,况欲以水为势,而与车骑争于原陆乎?魏且履实地、资宿饱,坐而制之于丹、淯之湄,如蛾赴焰,十扑而九亡矣。故蒋琬死,费褘刺,而蜀汉无人。”
轶事典故出生轶事相传三国时期,涓水河畔有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叫伊家湾。这里住着一对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子女的蒋姓夫妇。有一天晚上,蒋妻梦见一颗明亮的星星直落床头,扑入自己的怀中。俗话说:“星子兴子”,这是得子的吉兆。不久,她真的怀孕了。夫妻两个甚是高兴。一个旭日灿烂、朝霞满天的早晨,蒋妻生下一个白胖儿子。小孩刚刚落地,一道祥光忽然从后厅直射天空。顿时,屋顶瓦片纷飞,后山百鸟飞舞,池塘鱼儿欢跃,湾里牛嘶马叫。蒋父想,妻子得梦为吉兆,孩子出生吉兆再现,就为儿子取名为“琬”,以美玉来象征吉兆。蒋琬小时候长得眉清目秀,聪颖过人。湾里男女老少都很喜欢他。小蒋琬发奋读书,苦练武艺,十几岁就以才识渊博,武功高强而闻名于乡里。后来,蒋琬随刘备入蜀,为诸葛亮所器重,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攻打魏国时,他主持兵源粮饷供应。诸葛亮死后,他代亮执政,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蒋市街蒋琬老年还乡,在伊家湾栽桑种麻,养鱼做菜,与乡邻们同甘共苦。他还将一生积存的钱财在涓水河右岸兴建了一条小街,并让当地一百多户没有房子住的穷人,集中在那里居住,做点小本生意,使他们安居乐业。蒋氏家族和乡邻门集居在这里,亦农亦商,俨然街市。于是这里便被人们称作是“蒋市街”。[16]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一场暴雨,涓水河水涨将蒋市街造成了巨大的损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蒋市街人民自发组织,在废墟上建起了一个“井”字型的新镇。于是按当地口音,“蒋市街”又被称为“井字街”。[16]籍贯考证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蒋琬是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
双峰沿革: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初,从湘南县析置湘乡县,双峰境域部分地属湘乡,隶荆州零陵郡;至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置衡阳郡,湘乡、连道皆属之。此后一千多年间,双峰皆隶属衡阳湘乡,为湘乡中里的铜梁二十三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析出湘乡,先后属益阳专区、邵阳专区和涟源地区。1982年,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双峰隶属娄底地区。1999年7月,娄底地区撤地设市,双峰隶属娄底市。
而据《祁东县志》载:蒋琬(168-246),字公琰,今祁东砖塘镇人。
公元246年竟卒于军,后主刘禅追封他为恭候,葬于涪(今绵阳市郊西山之顶)。魏将钟会破蜀至涪,扫琬墓至祭。绵阳太守李象丙(长沙人)重修琬祠墓,挥毫题目:“一代名臣留片址,千秋知己属同乡,零陵公辅长沙守,南国文光信有光。”(古代砖塘曾隶属零陵管辖)在砖塘的麻子岭,解放初还有72座麻衣祖坟。为汉代砖室墓葬的汉墓群体,现为祁东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塘也依汉砖尚存而得名。
又《双峰县志》载:“三国时,蜀丞相蒋琬家族集居于此,亦农亦商,俨然街市,故名蒋市,是境内最早设立墟场之地”。现为井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今井字街原名“蒋市”街,即以蒋琬姓氏命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夜暴雨,千年古镇蒋市街毁于一旦。蒋市街人民在废墟上建起了一个“井”字型的新镇。所以,“蒋市街”成为按当地方言谐音的“井字街”,始易今名。今县域内黄龙大山有蒋峰岭,岭上仍存一古寺——蒋峰寺,此乃蒋琬少时读书养性之所,亦可佐证。
延熙六年(244)十月,蒋琬进驻涪县,后因疾转增剧,不能理事,朝廷遂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延熙九年(246)蒋琬卒于涪县,谥号为“恭”。蒋琬卒后葬于涪城西山(今四川绵阳西山),墓前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墓侧有蒋恭侯祠、蒋琬铜像及安阳亭等。有《蒋恭侯集》1卷,收入《麓山精舍丛书》;《丧服要记》一卷,收入《隋书·经籍志》。
三国志·蒋琬传》: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琬承命上疏曰:“芟秽弭难,臣职是掌。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暗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