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行人中间,潘可为西装革履,只有李青林穿着国军少校军服,并且身后还跟着一个明显是警卫的丁狗蛋,侯班主不知道前因后果,于是将李青林当成了救命恩人。只见他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道:“多谢长官救命之恩”
李青林连忙拉起侯班主,道:“别这样,你也算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我们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实在当不得你这样的大礼的。”
侯班主手捧着那几块银元对熊学军和吴汉成道:“你们跟随我学艺多年,师傅现在不名一文,真的也没什么好送给你们。这位长官是个好人,他会好好照顾你们的,你们跟在他身后一定要好好干,凭着你们学艺时的吃苦精神,你们会混出个好前程的。”
熊学军和吴汉成确实在侯家班跟随班主学艺多年,师徒之间感情很深,不然他们也不会冒着犯法的危险给侯班主筹钱。现在师徒三人即将分别,熊学军二人眼泪汪汪并且频频点头,显然记住了侯班主的嘱托。
送走了侯班主,李青林让丁狗蛋叫来人力车,众人开始往苏浙会馆进。
进了苏浙会馆的大门,一个小伙计迎了上来,潘可为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并指名要见馆主。
小伙计拿上名片进了里间,不一会儿,小伙计又快步跑了出来,说馆主有请。
会馆是明清时期在都市中由同乡或者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迄今所知建立最早的会馆是明朝永乐年间始建于北京的芜湖会馆。
朱元璋安邦定国之后倡导读书,永乐十三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即恢复科举考试,因此全国各地读书人云集京城,以图一夜成名天下知。
这些读书人经多年苦读,他们中间很多人家境一般甚至十分贫寒,又因为乡音难改人生地疏,在租住旅店等一些小事上常受一些黑心店家欺凌。一些先期到达京城已经做官或者经商的同乡十分同情这些小老乡,他们相互邀请、筹措资金并购置房产,以供来京赶考的举子们和来京城谋事、旅居者住宿之用,会馆因此应运而生。因为主要是给应试的举子们居住,此时很多会馆称为“试馆”。
明清时期资本经济蓬勃展,一些成功的生意人也开始在北京等地开设会馆。因为他们开办的会馆一般只吸收同行业者加入,并且为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些人利用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形成行业垄断,这种会馆又被称为“行馆”。
还有一些会馆纯粹是移民组成的,这是一种类似于同乡会的组织。来至于同一地域的同乡们利用会馆或集会,或宴请,或祭祀向西安,或照顾乡民,或联络乡谊等,一些落难的相亲也可以到会馆来暂住,或者求助乡亲帮助等。
光绪十三年废除科举考试之后,会馆接待举子的功能尽失,但是那些官吏、商人、学者、学生等还是利用会馆和同乡加强联络,目的就是联络同乡感情,将同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势力,以打击排挤政敌、协调工商业务、应对同行竞争、照顾抚恤落难乡亲等。
潘可为的军统特别重视这种社会关系,戴笠曾经交代过,所有军统人员要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士交朋友,因为这些人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的消息是极为灵通的。
因为事务繁杂,会馆一般都有一个馆主或者管事来打理财产、联络人员和处理杂事,潘可为直接找馆主,这确实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做法。。.。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