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初鸣第六十八章金融灾难(上)
百年之后,有一个澳大利亚籍华人作家雪珥,写了一本书《国运1909》,其中有这么一段引言。“在‘官利’的制度下,不幸成为股东的投资者,会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以图短期套利。大清国终究难以建立起以契约和法制为根基的公司制!
这段话概括的总结了,清末上海证券市场崩盘的根源。
外滩一号上海众业公所(ThShanghaStockExchang,当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这过去的一年内,随着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大步迈进汽车时代,伦敦证券交易所橡胶价节节攀升,东南亚成为了橡胶产业的投资热土。上海,则成为了最佳的融资地。
橡胶股票是清末新政催生的一个新鲜事物,股票的行地在上海,行股票的却是欧美公司,股票所代表的产业在南洋。
1909年3月10日,花旗银行门口人山人海,上海市场最火爆的橡胶股票,来自美国的“万利来”国际橡胶产业集团公司,再次行新股三万股。
站在花旗银行的阳台上,面带微笑的方剑雄看着下面涌动的人头。短的洋人,拖着辫子的中国人汇聚在一起,不分社会低位的人人平等了一把!
方剑雄有限的历史知识,限制了他对这场风潮脉搏的把握。费舍尔在年前,果断的去了一趟芜湖,一番长谈之后,方剑雄同意了费舍尔的方案,最后再捞一票。
在此之前,费舍尔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运作,万利来橡胶集团,成功的被描述成一家拥有两万英亩橡胶园,一家大型橡胶加工厂,以及向米国汽车企业长期稳定供货的大型橡胶企业。
费舍尔成功的借鉴了方剑雄在人才招聘会上的作法,铺天盖地的报纸宣传,辅以数百“获利股东”的现身说法,万里来股票成功的把“一旦拥有一本万利!”这个观念植入投机者的内心深处。
银行的大门缓缓打开,人群开始骚动,维持秩序的巡捕们及时的挥舞木棒,喝阻那些试图破坏秩序者。很明显,呵斥已经不能阻挡人们对橡胶股票的热情,终于有几个倒霉蛋被巡捕拉出人群,按倒之后一顿棍棒伺候,人潮被震慑,队伍的秩序得到了保证。
“走吧,不看了!”冷静下来的方剑雄并没有多少激动,这一场盛宴尽管吃的肚子饱胀,但是更多的民族资本被西方投机者套走,损失的还是这个国家的元气。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由于这一场灾难,加剧了商办铁路的困境及清政府铁路国有化的决心。(作者语:清末铁路国有化,主因是商办铁路的失败,各省打着爱国旗号的商绅,在商办铁路的风潮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铁路国有化引了保路运动,清政府吃相难看是主要原因。然后,1912年,当民国政府接过铁路国有化的大旗时,吃相更难看,条件更苛刻,民间资本却居然没多大的反应,真是吊诡!)
“我这有不错的咖啡,要来一点么?”
道格拉斯春风满面,过去的一年多,花旗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展很快。先是万利来橡胶集团的股票,交给了花旗银行负责行。其次是对华贸易在道格拉斯先生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展。最关键的,欧亚集团用了一种瞒天过海的手段,通过注册地在美国的万利来橡胶集团的关系转手,从花旗银行贷款了一百万美元,并且这些钱全部用于从美国采购机械设备。
巨大的业绩,使得道格拉斯在花旗银行内部炙手可热,一直高举“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由于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在远东市场的拓展一直羁绊重重。口水都喊干了,结果却收效甚微。道格拉斯的异军突起,美国资本在远东市场万马齐喑之际,成为了一个绝无仅有的亮点!还是一个巨大的亮点!并且成功的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力。
美国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资本在华的业务之所以惨淡,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排华法案》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出于修补中美关系,并且眼红中国留学生多去日本,急于扩大美国对中国精英界的影响,美国在1908年正式推出庚子赔款留学事宜。
分析家们认为,庚子赔款留学的举动,成功的弥补了因为《排华法案》带来恶劣影响,催生了道格拉斯先生的成功。
对于报纸上分析家们的观点,道格拉斯先生嗤之以鼻!费舍尔先生用事实告诉道格拉斯一个真理,在中国做生意,先要搞清楚这个国家是一个人情社会。其次才能谈别的!由于取得了中国富商方剑雄的信任,费舍尔在这一位“中国传奇人物”的引导和资助下,在菲律宾投资的橡胶园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当然道格拉斯也很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菲律宾的橡胶园,现阶段不过种下了五千英亩的橡胶树苗,其他的一万五千亩,现在还是热带丛林状态。
但是这一切,丝毫不影响费舍尔的助手约翰在英国市场融资数十万英镑,并且随后把这些钱投入到橡胶园的扩建中。进而又在上海证券市场融资成功,并再次增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