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森当然也没有让上司们失望,凭着他多年的航海基础,很快就掌握了驾驭这种新式帆船的基本技巧,并且被王汤姆亲自下令提升为大副。至于他此时的心态,早就跟刚刚被带到三亚时有了巨大的变化。林南让他接受李清扬的提问,还有意提到他之前的身份,武森也并没有表现得很在意。
李清扬抱拳一揖道:“武兄即是安南军官,为何又会来到三亚当了船员?”
武森自嘲地笑道:“是安南军官没错,不过在下却是败的那一方。来这里嘛,最初也不是自愿的,战俘并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
“是在下失言了!”李清扬赶紧道歉。他心里只想着海汉与安南朝廷之间有合作的协议,对方派军官过来常驻似乎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忘了海汉跟安南的南方小朝廷还干了一仗。至于作为战俘被抓到这里来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个问题他根本不用去问武森,自己就很明白答案了。
“无妨。”武森摆摆手道:“在下最初被抓来的时候也觉得各种不服,不过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从长那里学了不少东西,才知道自己过去真是井底之蛙。承蒙长们不嫌弃我粗笨,还给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在下现在对执委会只有感恩之心。”
李清扬听他这个口气,与先前碰头的罗升东、魏平简直如出一辙,当下便转移话题问道:“先前林兄说今年海汉与安南曾有过交战,不知武兄可是亲历者?”
武森点点头道:“在下的确亲历了顺化一役,见证了长们所说的碾压式进攻。不过这顺化之战倒也并非是海汉参与进来的唯一一战,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过数次参战经历。若不是海汉民团介入,北方朝廷大概早就已经被灭掉了。只可惜南方朝廷空有三十万大军,却完全无法防住为数不过几千的海汉民团,一次次地在战场上失败,最终连都城都丢了。”
林南和武森口中声称的三十万大军,李清扬并不太相信,以安南的幅员面积和人口,南方朝廷能养个十多万军队大概就是极限了。真要有三十万军队,别说打仗,光是后勤就足以吃垮了他们的国库。不过即便三十万这个数字水分严重,但肯定要比海汉民团的规模大多了。而武森亲口承认战败的事实,倒是基本证实了林南之前的说辞。
武森接着说道:“败军之将,只会面临战后的清算。像在下这样的人,即便不死也是囚禁终生的命。如今能有机会继续在海上谋生,在下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李清扬忍不住问道:“海汉民团,真的如此可怕?”
武森苦笑道:“不是可怕,是让人绝望。你可以在战场上看到你的对手,但你却永远没有伤到对方的机会,海汉的火炮和火铳在百丈之外就开始收割士兵的性命,根本就没有与他们面对面交战的时候。我们原本以为可以凭借兵力的优势硬生生把这个差距填平,但一千人、两千人、三千人……这样无休止地填进去几千人命之后,海汉的炮弹和铳弹依然无穷无尽地射出来,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李清扬追问道:“听说顺化乃安南国第一坚城,正面战场不敌海汉民团,那你们踞城而守,总是能行的吧?”
“并没有什么鸟用。”武森摇摇头道:“所谓坚城,也只是对过去的作战方式有用,但民团军一来,就直接把城墙给轰塌了。城墙都塌了,这城还怎么守?再多的人也挡不住海汉的炮弹,守下去也是白白送死,所以城破之后,守城的部队有很多都直接投降了。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朝廷不够忠心,而是完全看不到半点获胜的希望。”
“借口!”李清扬对于武森的这种说法并不信服,自古以来战死沙场的将士多了,难道看不到取胜的希望就不战了?要是那样谁还会在战场上拼命杀敌。安南军队的这种做法,在李清扬看来其实更多的还是贪生怕死,当然了,海汉民团在战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倒性优势肯定也是原因之一。确实想想也很可怕,双方在武力上的差距甚至用人命去填都填不平,而这种单方面的屠杀对士气的打击无疑会相当大。
武森苦笑道:“我知道你现在会怎么想,其实我武森也并非贪生怕死之徒,当初在顺化城外驾船向海汉民团起决死冲锋的时候,我麾下数百人都抱定了必死之心。怎奈实力悬殊巨大,我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海汉民团,就统统被火炮轰进了河里。死很容易,但活下去很难,我选择活下来不是因为我怕死,而是不想让那些在战场上失去性命的同袍白白地死掉!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子女,总还是得有人来照顾才行的!”
李清扬肃然道:“是在下想岔了,武兄莫怪!”
武森这番话让李清扬也想到了自己目前的处境,的确如果一定要选择忠君报国的话,并没有人会阻止他自行了结,但李清扬也有自己割舍不下的东西,而这些事情与是否怕死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武森摇摇头道:“没什么好怪的,既然林队长带你来跟我聊天,想必我们的处境也有相似之处。想来我应该不是第一个跟你聊天的对象,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管你现在信与不信,我还是得对你说一句,海汉实乃明主!”
是不是明主,李清扬现在并没有肯定的决断,但从前后接触到的这些投靠了海汉的外来者来看,最起码在投靠海汉之后的日子还是过得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