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这种穿州过府的特殊道路,不但耗资巨大,而且征用沿途地皮也将会涉及到大量的土地纠纷,也只有海汉这种新生国家,土地几乎都集中在官府手里,才能顺顺当当地把这种特殊道路修建起来。
刘尚又道:“人已上车,怎地还不开动起来?”
“别急,多半是在装运货物。”姜翰曾多次乘坐火车,对于运行状况倒已十分熟悉:“这火车装卸货物当然没有上下乘客这么快,耽搁片刻也很正常。”
刘尚见车上的人大多面色如常,显然也是早就知道这种情况。不过等待的时间也不长,片刻之后便听到站台上传来了尖利的哨声,刘尚感觉车身微微一颤,接着便慢慢朝前方运动起来。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奇妙,在没亲历之前,他也很难想象出既非人力又非畜力的车厢是怎样自行运动的,但看到车厢外的景致正慢慢加速向后倒退而去,他才敢断定这种状况是真的就生在自己眼前。
相较于过去所乘坐的各种畜力拉动的车子,刘尚觉得这火车的行驶倒是十分平稳。假如是牛车马车要跑到这样的速度,只怕车子都快被颠散架了。来三亚坐过火车的人对此都交口称赞,果然这东西名不虚传,的确是有过人之处。
不多时火车便抵达了胜利堡车站,下车出站之后,姜翰便带着刘尚穿过胜利广场,往东北方向的田独河上游行去,三亚市立图书馆便坐落在胜利堡以北不远处的山脚下。
这座图书馆于1629年开始兴建,一年之后落成完工,不过随着馆藏资料的逐年增多,直到目前也还在分阶段地慢慢进行扩建。整个图书馆占地超过百亩,为防火考虑,建筑全都是砖石结构,并就近引入了田独河水流,在各建筑物之间的空隙中挖掘了一道人工溪流。青山碧水之下,数栋灰白色建筑次第坐落于绿树掩映之中,可算是颇为幽静的一片区域。
市立图书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公众开放区与非开放区,后者基本只对穿越者及极少数的高级归化干部开放,普通民众无法进入到专门隔离开来的这片区域。而前者则是对所有国民开放,就连没有取得海汉国籍的人士也可以进入这里,查阅放置在公众阅览区的文献资料。当然这些文献资料并不见得非要来图书馆才能看到,基本都是海汉公开出版的各种报纸和书刊,市面上都能买到。
但海汉国民除了浏览这些公开资料之外,还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明,向馆方借阅一些非公开的书籍资料。比如刘尚颇感兴趣的火车原理相关资料就是属于这个类别,以他目前的身份是接触不到的,只有经由姜翰出面借阅,他才能有幸看到这些资料。
不过刘尚也不想第一次来就将自己的意图表现得太过明显,而且他目前真正想从这里查阅的资料也并非火车相关——这玩意儿就算知道其原理也没用,拿去别处仿造不知道要多少年月才能成功,而且就算仿造出来又能有多大用处?难道还能学海汉这样,花费巨资专门修一条道路来给它跑不成。
刘尚真正感兴趣的是海汉的政体和军事相关,而老板姜翰希望他能够将海汉过去的对外战争改编成故事性更强的章回体段子在茶馆表演,这就给了他申请查阅这方面资料的充分理由。
至于编段子说书这事,刘尚可真没打算将其作为自己在三亚的长期事业来经营,他并非专业说书行当出身,只是脑子好口条顺,加之以前跟说书先生打过比较深的交道,所以才选了这个职业作为自己在三亚潜伏期间用于掩饰身份的职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海汉对善于搞宣传的人都比较重视,过去也多有说书先生被吸纳进入海汉官方机构的事例,这大概就是进入海汉政体的一条相对安全的捷径了。
刘尚相信自己在这个圈子里打出名气之后,很快就能引来海汉相关部门的关注,来邀请应该也是大概率会在近期出现的状况。届时鲤鱼跳龙门,就不用再在茶馆里做这编故事哄下里巴人的行当了。
刘尚主意到这市立图书馆虽然没有围墙,但却用人工溪流将整个建筑群都圈在了其中,只留下几条通道出入,而且大门处也有武装人员把守,看样子海汉官方对这里的安全也比较重视。
出入图书馆的公众开放区并不需要出示什么身份证明,直接从入口处挨个进入就行了,也不用接受什么搜查。但入口处立着硕大的牌子,上面白底黑字写明了“严禁携带易燃物进入”字样,以及列出的各种违禁物品。姜翰和刘尚都是打着空手,倒也没有什么违禁物品,当下便直接就过了。
进了大门没走多远,便看到前方这栋建筑物门前挂着“公众开放区”的牌子。姜翰以前曾来过图书馆,轻车熟路地带着刘尚从大门进去了。
刘尚虽然来之前就大概知道图书馆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但他以前从未进入过类似这样的地方,所以在步入室内之后,刘尚的感官也立刻就受到了冲击。
刘尚先所感受到的便是安静,室内的砖石梁柱上到处可见挂着大大的“静”字,屋内虽然有不少人或坐或立,但却没有人大声交谈或是出别的响动。
其次他现这屋里的能见度远比他想象的明亮,屋顶使用了大量的方形玻璃来加强采光,墙壁上也同样是有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虽然屋内空间很大,但采光一点不差,那些正在伏案阅读的人也都没有再借助火烛之类的照明工具。
当然了,这种地方到处都是易燃的纸张,如果使用火烛照明,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海汉人在房屋设计方面加了不少巧思进去,再加上不计成本的运用玻璃材料,才会有了这么理想的采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