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举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就上去看看有人家没有?”
经过一小时的观察,大家回来说没有发现有人,四周还有几个小岛,比这岛还要小,估计也没有人。张大用道:“这上面多植物,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 我在临安开见过。”
杨鹏举道:“你还会医术?”
张大用道:“知道一点。”
杨鹏举道:“这就好,至少大家有个感冒发热的,就不会没有办法了。张大用,你从今天起就不要做活了,你专心在岛上找药。剩下的人大家都要组织起来,找水的找水,找住处的找住处,找吃的找吃的。我们要先做好长久住下去的打算。”
大家分头行动。
杨鹏举和张大用过来看拓跋承德,拓跋承德上了岸后,气色好多了。
接下来,杨鹏举发现位于此岛东北的一个岛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岛屿的天空。海鸟在岛上产卵,数量极为惊人,登岸捡拾鸟蛋,俯拾即得。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猎,故鸟不怕人,捕捉极为容易。可是海鸟好似有两个不同的家族,只分别栖身在这岛和北面的小岛上,而居中的那个岛仅是两岛之间的停留站。白天两岛的海鸟各自离岛觅食,疲倦时便在居中的岛上休息,一到傍晚,便各自飞返自己栖身的两小岛。东北那岛除鸟多外,还有丰富的海产。这里的龙虾特别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鸭子那么大。岛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们身长约20-30厘米,有红色、黑色两种,都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在阳光下行走时,闪闪发光。
在此岛东约5千米处 ,也就是鸟岛的对面,还有一个岛,杨鹏举特意上去看了下,蛇多,简直遍布全岛,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则如小手指头细。蛇的颜色一 般以黄色、黑色居多,但都是无毒的。南小岛也许由于蛇太多,鸟类竟然绝迹。从远处海面望去,平坦的沙滩,绵延100余米,与另一处高达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杨鹏举高兴坏了,在这里吃不用愁了。为了便于区别,杨鹏举想给这几个岛命名,以便大家好分辨。于是杨鹏举看见有几个士兵在钓鱼,心里就有了主意,这岛就叫“钓鱼岛”,有鸟的那两个岛以方向分,一个“北鸟岛”一个“南鸟岛”,一个“蛇岛”,这样大家就区分开来。住的地方到处都是洞穴,一人一个都有多,但是为了相互照顾,大家还是住到一起。
这样过了好几天,杨鹏举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想法造船离开。可是这岛上根本就没有大的树木,用什么来造船?如何才能离开这地方呢?看来得看过往的船只了。因为他听张大用说过,这岛上药材丰富,有人采过的痕迹,这说明会有人来的。
拓跋承德经过这几天的调养,身体也恢复过来,他为了不让别人照顾,因此用手来学习走路。
为了记天日,拓跋承德每天在一棵棕榈树上划道数。这样过了半月,这天杨鹏举看到有船从东面过来。杨鹏举忙叫“钓鱼岛”的人把早也备好的烟点起来,并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在手中挥舞着,以便引起这条船的注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鹏举和众人的努力没有白费,那条船转向到“钓鱼岛”而来。
船到了,杨鹏举见船上的人不是南宋人的装束,男人穿着黑色的服装,而女人则穿着花色的服装,全都穿着拖鞋。有士兵说:“这些人好像我们东吴时候的穿着上。他们是哪里来的人?”
这时,有个头领模样的人站在船上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是哪里人?”
杨鹏举道:“我们是大宋人,这里是钓鱼岛。我们的船没了,请求你们支援。”
这时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女孩,十五、六岁的样子,她对杨鹏举道:“你们大宋和我们东瀛互有经贸往来。这样吧,你们上船,我带你们到东瀛去,一旦有你们大宋的船只,你们就可以回国了。”
请这女孩子这样一说,所有人都惊喜雀跃。
由于船只靠不了岸,所有兵士都只能从水里过去。杨鹏举待所有人兵士都上船后才发出拓跋承德不见了,他四下里找寻,原来拓跋承德坐在一里外的岩石上。杨鹏举喊道:“拓跋承德前辈,我们上船走吧?”
拓跋承德道:“你们走吧!我不走了。”
杨鹏举忙跃过去问:“拓跋前辈为什么不走?”
拓跋承德道:“我这样回去也没有意思,打又打不过别人,再说我晕船,再跑一趟不要我的命?我就在这岛上,自生自灭。”
杨鹏举道:“不可,我不能让你这样做的。”
拓跋承德摆摆手道:“你不用劝我了,我对东瀛素无好感,他们全是这忠不义之人。我有个徒弟就是东瀛人,他学会武功后不但不尊师重道,反而偷了我的秘籍逃回东瀛。所以后来我不再收徒弟,也不再用我的武功,四处找人比武。”
杨鹏举闻听此言,才知道拓跋承德不用本门武功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看来他成为武痴也是事出有因,如果他终老这钓鱼岛,那他的这身武功就将失传。杨鹏举问道:“你的徒弟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