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听就来脾气了:“小鬼子打到家门口了,万一南京沦陷我们都死无葬身之地,还谈什么棺材?”
儿子还是有些犹豫,老人却很坚定:“我死后用芦席一卷就可以了,你听我的话卖掉棺材就是孝;不卖就是不孝。”
最后父子俩达成一致意见,把卖棺材的钱捐了出去。
华毕成知道了这件事情,找到了这对父子,将他们的捐款都送了回去,自己掏钱垫上,老人家死活不肯,华毕成无奈,留下一元,丢入献金台,其余的硬是塞了回去。
华毕成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们这些军人不能御辱于国门之外,已经是对不起民众了,决不能再让您把卖棺木的钱都捐出来。这些钱您留着,好好生活,其余的我垫上,我华毕成一定多杀鬼子!要是赶不走小鬼子,你们都可以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祖宗十八代。”
说完,老人和自己的儿子泪流满面!
华毕成对着这对父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南京大献金,由于参加的人数太多,原定的三日改为五日,共计收到捐款折合超过法币一百万元。
杨娟和罗曼婷都看到了这一幕,甚为感动,于是杨娟回到旅馆之后奋笔疾书,一篇《金陵城百万大献金》一气呵成而出,她让罗曼婷去电报局发回上海。
罗曼婷跑到门口,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哎呀”一声叫了起来:“我可算想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了,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在常熟住的那家旅馆,那天忽然来了一大堆住店的人,后来被我骂走了,你还说了我一顿,那些人里面就有今天的那位将军,没想到我们在金陵又见到他了!”
杨娟也被罗曼婷提了醒。常熟城里面只有华毕成一个少将!这么说今天在献金台上的那个少将就是它一直要见的华毕成!自己只是几年前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华毕成来学校演讲见过他一次,那天在常熟因为华毕成戴着墨镜,人也多就没认出来是他。
现在想想,华毕成还和急着要采访那个卖棺材老人的杨娟擦肩而过,居然让自己的采访对象也是未婚夫在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都怪自己一听老爹要安排自己订婚,就和家里大闹了一场,作为受过西式教育的民国女性,最反感包办婚姻了。可自己和家里吵完之后才知道父亲给自己包办的对象正是民国万千女性偶像的抗日英雄华毕成。要不是不好意思向老爹认错,采访华毕成哪有那么难。
杨娟十分的懊恼!
杨娟的文章很快在《申报》获得了表,而且还是头版,总编给杨娟来了电报:
“盯死华毕成,他在哪里哪里就有新闻!哪张报纸有他,就是市民抢购的对象!”
《申报》还给杨娟搭了路子,军政部答应给他们向南京反应,安排一次华毕成的专访。
杨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华毕成展开贴身紧逼,罗曼婷对杨娟又是一通取笑。
华毕成在南京报纸上的频繁出现极大的刺激了日本陆军省,他们不能容忍一个“埋葬”了两位日本将军,导致一位日本海军中将剖腹的中国人继续如此高调的出现在报纸上,陆军省认为这将是对上海派遣军士气的一个沉重打击。
潜伏在南京的竹机关人员接到了暗杀华毕成的命令。
可是由于华毕成居住的颐和路使馆区的警戒十分的森严,华毕成日常的进出又都由军统或者侍从室人员的护卫。竹机关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要是这个命令早几天到多好,那时候华毕成整天在献金台附近出没,总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华毕成在南京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何应钦已经完全将华毕成当成了继关二哥和赵公明后的第三个财神爷,带着他穿梭在每一个募捐场合,华毕成的每次出现也能换回大笔的捐款。于是有人戏称华毕成为“招财将军”。
华毕成在南京继续为着中华民族的抗日大计发光发热,上海的战事却继续进行的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