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涛,我们就不能回避这样一个有名的团体,即竹林七贤。www.Pinwenba.com那么,竹林七贤都有哪些人呢?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这七个人当中的老大——山涛。当然,说山涛是老大,没别的缘由,只是因为山涛在这七个人当中年纪最大,最懂得生存之道。关于竹林七贤的资料不是很多,大都来源于《世说新语》以及《晋书》中的记载。当然,也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史料可寻。因此,要想了解竹林七贤,或者说了解山涛,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否则,很难展开叙述。那么,这个切入点是什么呢?简单的来说,就是要了解竹林七贤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政治文化背景。明白这个之后,我们才能够对山涛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所以,在讲述山涛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即历史上著名的曹马之争。景初三年元月二十二日,即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而此时,有一个人正心急火燎的赶往皇宫的路上,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司马懿。对于司马懿我不想多说,因为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早已被我们熟知。
据说,司马懿平定了辽东公孙渊的叛乱之后,在某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魏明帝曹叡枕在自己的膝盖上,说了一句让人费解的话——你看看我的脸。然后,司马懿就低头一看,这一看让他心里一凛。原来,魏明帝曹叡此时的脸与往常不一样。司马懿醒来后,心里总觉得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来不舒服为何缘故。难道有大事要发生?司马懿隐隐觉察到。果然,在不久之后,京城传来消息,魏明帝曹叡病危,急招司马懿回京。
根据《三国志·明帝纪》的记载,奄奄一息的魏明帝曹叡看到司马懿时,司马懿流着眼泪登上龙床,见礼之后,曹叡对司马懿便开始了托孤。就这样,司马懿成为辅助曹方的顾命大臣。然而,魏明帝曹叡深知司马懿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因此,他留了一手,让曹爽也成为顾命大臣,以此来遏制司马懿,共同辅助曹芳。按理说,曹叡这样的安排是很正确的,两个辅助大臣,一个是曹氏的宗亲,一个是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互相牵制,权利制衡。可是,曹叡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即便是他这样费心的安排,依然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最后连江山都成为别人的了。
由于曹爽的专横跋扈以及自我权利的膨胀,无疑给了司马睿在曹马之争中反戈一击的机会。最后,以曹爽为首的势力集团失败而告终。从此,历史进入司马氏统治时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曹叡托孤的问题上。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君主临死前的正常行为。殊不知,这次托孤事件竟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竹林七贤。
曹芳即位后,改年号为正始。这也意味着曹马之争上升为曹爽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夺权争斗正式开始。那么,竹林七贤最先卷入这场政治漩涡的是哪一个呢?答案就是山涛。
为什么是山涛呢?这是因为,山涛跟司马懿是同乡,他们都是河内人士。山涛在河内怀化县,而司马懿在河内温县。我们知道,在古代,甚至是现在,都是很讲究同族同乡关系的。这么一来,就很容易形成一个连带关系。这种连带关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比方说,古时候讲究连坐或者是株连,即犯了法一起遭殃。至于好处就不言而喻了,要是有一人在朝中当了大官,那可是会让很多人都沾光的。这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是,山涛跟司马懿是亲戚。如此一来,即便是山涛不主动出去做官,那也很难逃脱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之间的政治漩涡。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看山涛与司马氏的复杂亲戚关系就明白了。山涛的祖姑母山氏嫁给了一个叫张汪的人,之后便诞生了历史上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即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张春华。后来,张春华还被尊称为晋宣穆皇后。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张春华生了两个在历史上饶有影响力的人物,分别是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
按照上述关系的类推,我们可以出这样一个结论,山涛的表姑夫就是司马懿,而司马师和司马昭与山涛之间的关系就是表兄弟。到了后来,司马炎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而理所当然,司马炎就是山涛的表侄子。
你看,这么复杂的亲戚关系,可谓是盘根错节,山涛能不卷入司马氏集团与曹爽集团的政治漩涡么?不过,我们还是先暂时放下这问题。我们来看另外一个问题,既然上面说到山涛跟司马氏有亲戚关系,那他有没有利用这个关系而进入仕途呢?
魏国的第三个皇帝齐王曹芳正始八年,即公元247年。在这一年的一个晚上,有一个人表现得很奇怪,白天的时候他都很正常的工作,可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有人发现他神秘的失踪了。这个失踪的人就是竹林七贤的老大山涛。根据《晋书·山涛传》的记载,“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邪!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邪!’投传而去”。(《晋书·山涛传》)
大意是说,山涛在40岁的时候才做了官,为郡主薄。后来,因为“举孝廉”被推荐为河南从事,与石鉴为同僚,两人一起共事,关系甚好,达到“共宿”的地步。到了半夜的时候,山涛突然醒来,一蹬腿把正在熟睡的石鉴给弄醒了。然后,山涛说了一句让石鉴感到莫名其妙的话,如今都什么时候了,你居然还睡得着。你可知道当今太傅称病在家的真实意图么?石鉴一听,这都什么什么,人家太傅有病自然要在家中休养了,再说了,就算是当朝宰相,如果他三天不上朝,一句话,皇上也会下令让他卷起铺盖卷走人。你瞎担心个什么?山涛又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依我看,我们还是不要在别人的马蹄之间讨生活啊!石鉴没有再理会山涛,转而睡着了。可山涛却睡不着,而且他很急,连官符印信之类的东西都不要了,跳下床一烟溜就消失在夜色之中。等第二天早上,石鉴一醒来,怪事发生了,山涛不知去向。这就是山涛半夜辞官。
大家读到这里肯定会觉得奇怪,这个山涛为什么要在半夜失踪?他到底在害怕什么?我们先看山涛提到的太傅是谁。太傅即司马懿。司马懿称病不上朝,原因为何,其实说来很简单,不过是采取以退为进,等待时期的反戈一击的策略而已。但是,我们要彻底揭开山涛半夜辞官之谜,还得交代山涛的一些相关经历才行。
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山涛在河内郡的怀县出生了。山涛所在的山氏家族并不显赫,在当时称之为庶族。什么是庶族呢?即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当然,庶族还有另外两种叫法,为寒门和寒族。通过一个“寒”字,我们都可以理解庶族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了。一句话,出生低微,位卑身贱。至于山涛的父亲山曜也没做过的什么大官,仅担任过一个小地方的冤句令,即县令。我在想,要不是因为竹林七贤,要不是因为山涛,山曜恐怕就如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无明星,没人知晓。山涛自幼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可是他却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努力学习,《晋书·山涛传》载,“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也就是说,山涛很小就失去父亲,家庭贫寒,却有器量,卓然不群。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中讲述的自然无为之道,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这大概也是山涛为什么能很好的生存在乱世之中的重要原因吧!大约在山涛3岁的时候,一件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却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就是,山涛的表姑张春华嫁给了司马懿。
由于山涛有着非凡的才干,因此,年少的他早已在乡里声名鹊起。这不,名气居然传到了司马懿那里。据说,山涛在17岁那年,山氏家族中的一个族人去司马懿家中做客,在闲聊中,这个族人便向司马懿说起了山涛,大概的意思是说,山氏家族出了个牛人,今后可以跟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起治理天下。司马懿一听,笑呵呵的说了一句话,“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世说新语·政事篇》)司马懿认为山氏家族不过是一个小族,怎么会出这样一个人物呢?可见,司马懿的门第观念也是很重的。
根据前面个的讲述,山涛是一个“每隐身自晦”之人,即他不愿意出仕做官,只想隐居在乡里。这当然是他的性情所致,然而,我想应该还有原因,这就是山涛出生低微,他没有什么机会为官。隐居乡里恐怕也是出于无奈。可能大家要问,山涛可以去找司马懿呀!是的,可山涛偏偏就是没有去找司马懿。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山涛并非趋炎附势之人。这么说来,大家肯定有觉得矛盾了,山涛不是在40岁的时候就出仕为官了吗?是的,他是做官了。不过,这也印证了我刚才所说的山涛不是不愿意做官,而是他机会太少,或者没有,而他又不愿意做那趋炎附势之人。那么,就剩下一个可能了,即等待做官的机会。对此,我们可以在《晋书·山涛传》中找到答案,“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
山涛在没做官的时候,穷得叮当响,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因此,山涛的老婆韩氏十分抱怨,说这样的日子是没法过了,迟早一天得饿死。山涛也知道这是老婆在对自己发牢骚,就宽慰的说,你就忍耐一下吧!等我做了三公那样的高官,保管让你过上好日子,金银绸缎用都用不完。韩氏半带讥讽的说,就你,也不想想咱家的出生。山涛却不以为然,说,我看啊!你还是担心一下有没有资格做三公的夫人吧!这个三公我曾在讲述陶渊明的时候讲过,即司徒、司空、太尉,是总揽朝政的大官。
通过这段记述,我们可以看出,山涛这个人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真才实学。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大言不惭”,要位居三公了。当然,也证明了,山涛是在等待机会,只要机会一到,他肯定不会放过的。后来,山涛真的做到了位居三公的官位。可以说,在竹林七贤中,山涛的官是做得最大的。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提一下,这就是,山涛在35岁的时候,他是有机会做官的,可他为什么没有做官呢,而非要等到40的时候才做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史料的推断,山涛跟魏明帝曹叡是同龄人,也就是说山涛35岁的时候,曹叡也是35岁,在这一年,山涛的表姑夫司马懿被曹叡钦定为顾命大臣,与曹爽一起共同辅助齐王曹芳。大家不妨想想,司马懿乃顾命大臣,给山涛一个官做得权利应该有吧!或者说,山涛去跟司马懿讲一下,说能不能照顾一下自己,那做官一事不是轻而易举吗?再或者说,司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要招揽人才,像山涛这样声望于乡里的人物,岂不也位列其中?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山涛在35岁的时候,他没有做官。唯一的解释就是,山涛看出了这其中隐藏的利害关系,即这涉及到站队的问题,司马懿和曹爽都是顾命大臣,他们之间本身就有着不可调和的争斗问题,这个时候,无论你站在哪一方,在聪明的人看来,最好两方都不要站,否则,后患无穷啊!因此,山涛在35岁的时候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原因就是,他无法抉择站在哪一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退而求次——隐居,然而等待更加成熟的时机。我们知道,在古代,你越是隐居,名气就越大。这当然,也为山涛40岁出来做官埋下了伏笔。
那么,什么时候才说得上时机成熟了呢?聪明的山涛瞅准了时机,在正始五年,即公元244的时候,司马懿在与曹爽的争斗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时候,山涛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可以出山了。于是,山涛从他的家乡河内郡开始做官。对此,我做一个简单的顺序排列。首先,山涛为河内郡主薄。其次,山涛为河内郡功曹。再次,山涛为河内郡上计掾。这三个官的职位都不算高。但是,这却成为了山涛的政治积累。没过多久,山涛就因为“举孝廉”而成为部河南从事。这是一个什么官呢?大致相当于朝廷任命到河南郡的特派员,是一个很有实权的职位。从河内郡主薄到部河南从事,山涛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在这里,我做一点补充说明,部河南从事中的“部”实际上就是指司隶校尉部,而当时担任司隶校尉与河南尹的两个人为毕轨和李胜。换句话说,毕轨和李胜就是山涛的顶头上司。按理说,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然而,毕轨和李胜却是曹爽的人。之所以做这个补充说明,是因为这关系到山涛的个人安危。为什么这样说,不管你山涛出于何种考虑,你认为时机成熟了,可以出山了,或者说你高风亮节,不愿意靠着你表姑父司马懿的关系做官。有一个事实,山涛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从你山涛做部河南从事开始,你就站了队,站在了曹爽集团这一边。虽然,这并非你山涛所愿。但是,司马懿会怎么想?他会好心的认为,你山涛没有站错队?只是为了天下苍生而出山?司马懿是何等人,他城府和谋略深不可测,指不准哪一天又翻身了。你看,读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快明白山涛为什么要半夜辞官了。
是的,山涛已经觉察到自己就快要性命不保了。因为,在这一年的四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要是判断失误,那真的是要掉脑袋呀!你说,山涛能不着急吗?能不连官符印信都不要了,趁着夜色消失得无影无踪吗?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事让山涛觉察到杀机四伏?原来,在正始八年的四月,即公元247年,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山涛的表姑张春华死了。张春华这个人,很不简单,她可是影响魏晋历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张春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都是左右当时政局的关键人物。张春华嫁给司马懿的那一年,大致时间为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这一年,正好是司马懿装病在家的第六个年头。而在此期间,张春华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感到颤栗的事情——杀人。
在《晋书·宣穆张皇后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唯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帝由是重之”。(《晋书·宣穆张皇后传》)
大意是说,在司马懿装病的期间,这一天,司马懿可能是心血来潮,就想着让家人把自己所收藏的书籍拿出去晒一晒。没想到的是,天突降暴雨,司马懿担心外面的书籍被淋坏。于是,也就没有考虑那么多,竟然跑出去收书,碰巧被家里所养的一个奴婢给看见了。这可坏事了,司马懿不是说自己重病在床,不能能随意走动么?如今怎么变得“活蹦乱跳”的?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见此情形,心中一凛。然后,就表现出很多女人都不具备的不寻常的一面,把这个婢女给杀了,避免婢女把司马懿装病一事说出去。婢女一死,烧火做饭,洗衣刷碗之事便没人做了,张春华就自己动手做婢女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张春华仅十八九岁的样子,她居然能在危机关头手起刀落,如快到斩乱麻,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由于张春华的果断出手,使得司马懿躲过一劫。
张春华一死,司马懿竟然拿这事大做文章,他上述朝廷,说自己刚经历丧妻之痛,再加上旧病复发,已经卧床不起了,也就不能参与朝政了。司马懿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就在于此时的曹爽集团势力太大,他只有采取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欲擒故纵之法才可以积蓄力量,伺机反攻。装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装病,只是为了麻痹政敌。朝中上下一听司马懿因病不能上朝,都以为司马懿是大势已去,曹爽集团基本上打败了司马氏集团。这时,唯有一个人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这就是山涛。他感觉到,司马懿就快要出手了。而司马懿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足以让对方致命。于是,山涛想到了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之一的走为上计。赶紧开溜吧!要不,命就没了。这就是山涛半夜辞官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原因。后来,事实证明,山涛的这一走是极为明智的。因为,就在两年后,曹马之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司马懿手起刀落,数以千计的人因此而命丧黄泉。我们不得不佩服山涛的卓越远见,不得不为司马懿的心狠手辣、深谋远虑而感到害怕与折服。
现在,我们不妨来对山涛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其一,有才华,小小年纪就名动乡里。其二,做人有自己的原则,不趋炎附势。其三,有理想,有抱负,隐居乡里20多年,只为等待时机。其四,有卓越远见,做事当机立断,能全身而退,远离曹马之争的是非之地。
既然山涛已经看出了司马懿装病的端倪,他也选择了远离是非之地这条路。我们不禁要问,山涛半夜辞官后,他到底去了哪里呢?
山涛趁着夜色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就使得我们更加想知道他的去向,他干嘛去了。在《晋书·山涛传》中关于山涛辞官后的行踪交代很简单,就一句话,“遂隐身不交世务”。因此,我们要想寻求到山涛的动向,就必须要联系到其他史料,方可破解。
根据《世说新语·贤媛》的记载,以及“遂隐身不交世务”,我们可以推断出,山涛隐居后,便去交朋友了,都交了那些朋友呢?答案就是嵇康与阮籍,“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世说新语·贤媛》)山涛与嵇康、阮籍一见面就达到“契若金兰”的地步,足以证明嵇康、阮籍非同一般。
据说,山涛的妻子韩氏在见了嵇康和阮籍后,大为欣赏,估计连爱慕之心都有了,这不,她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君才致殊不如”。(《世说新语·贤媛》)嵇康和阮籍走后,山涛问妻子,说你觉得他俩怎样啊!韩氏说您的才能比他们可差远了。可能又觉得做老婆的这样说自己的老公有点伤面子,又补了一句,“正当以识度相友耳”。(《世说新语·贤媛》)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在见识与度量方面是可以跟他们交朋友的。你看,这个韩氏真不简单,懂得为妻之道,又挺有见识的。他看出了自己的老公以及嵇康和阮籍三人的长短之处,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以至于山涛都说,嵇康和阮籍都认为我在见识度量方面要略胜一筹,“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世说新语·贤媛》)
山涛这次结交的两个朋友——嵇康、阮籍,对竹林七贤而言,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竹林七贤中三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走到一起了。而山涛的命运又将走向何处呢?
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之变”便拉开了序幕。高平陵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呢?正始八年的时候,司马懿不是装病推出朝政么,聪明的山涛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隐身而退。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山涛那样拥有卓越的远识。比如说,像曹爽一流,他们就没有看出问题的端倪,反而以为司马懿示弱,不具有威胁的力量了。因此,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更加骄奢淫逸。这人一旦有这样的心思,那权利的欲望就会急剧膨胀。
这不,在正始九年三月的时候,即公元248年,曹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人敢惹他,就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当时,有一个太监名叫张当,为了讨好曹爽——他知道曹爽喜欢跟宫女搞,于是,就把刚招进来的是来宫女悄悄的送给了曹爽。张当真够大胆的,要知道,这十来个宫女原本是属于先帝曹叡的。一个小小的太监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可想而知,当时的皇帝有多么的窝囊。曹爽见张当如此有心的为自己送宫女来供他享用,更是得意忘形。不仅如此,曹爽还用手中的权利,想谋害皇上。但是,他又担心有人会阻碍他。担心谁呢?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