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就业安置
长期以来,英国智障人士一直被安置在大型机构中。他们远离社会,遭受隔离,作为公民的许多权利被剥夺。由于人们认为智障人士是没有工作能力的,因而他们没有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实现社会融合。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当时的智障人士走出安置机构,直接为军队提供服务或进入工厂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才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并推动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去机构化”运动的兴起。其后的20年间,大量的证据表明,智障人士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应用自己的能力,如在庇护工场学习的技能可以迁移到社区等其他环境中。
“帮助弱势群体找到工作的长效解决办法是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培训”(dee, 1997)。基于这一理念,英国政府将残疾人工作部门由社会安全部转设在教育和就业部,希望通过教育和就业而不是福利途径更好地解决残疾人的一系列问题。1997年8月启动“从福利到工作”项目,政府决定花2亿英镑帮助残疾人找工作。
(一) 渐进模式
工作是人的社会存在及社会地位的体现,它不仅使个体在经济上独立,而且为人们创设社会交往机会。就智障人士而言,就业带给他们的益处可能远不止这些。在工作环境中,智障人士还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减少因障碍导致的自卑心理,并促进社会接纳程度的提高等。
20世纪70年代,在渐进模式的指导下,智障人士接受职业培训,进入庇护工场工作。虽然该模式实现了培训与就业间的转衔,但它并没有为智障人士进入竞争性就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辅助,与正常化思想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渐进模式的不足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来,如重度智障人士难以通过该模式在正常环境中作业,而对于生活在“工作活动中心”(work activity centre)的个体来说,他们往往需要10—19年才能真正进入社会就业。此外,渐进模式下智障人士的融合程度非常有限,他们的工资也很低。
(二) 支持性就业
20世纪80年代,“支持性就业”模式在全球逐渐兴起。支持性就业指的是残疾人在真正融合的环境中工作,从求职至工作的各个环节得到专业人员持续、即时的支持。支持性就业有4种具体安置模式,其中3种为团体安置模式,1种为个别安置模式。团体安置模式的安置对象主要是程度较重的智障人士,他们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支持服务。与庇护性就业一样,团体安置模式下的智障人士获得的工资较少,融合程度也较低。个别安置模式被认为是可以有效实现社会融合,提高智障人士工作能力的模式。同时,个别安置也是安置成本最低的模式,因为该模式不需要为智障人士提供职前培训。个别安置中,智障人士先经过个人职业能力评估,依评估结果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培训在岗位上进行。“安置并培训”成为该模式的基本指导原则。自1996年起,英国先后建立了210个支持性就业服务中心,支持性就业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支持性就业的初始成本较高,但是已有研究表明,经过大约5年的运行之后,它的成本和有些庇护工场的成本相同。
支持性就业中的支持性服务一般是由某个组织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些人员称为“工作教练”(job coach)。工作教练的主要任务包括:确认每个智障人士的优势及其工作能力;工作匹配以确定最适合的工作环境;代表智障人士谈判以获得职位;任务分析,确定指导智障人士工作的步骤;使用系统化的指导和自我管理技能教导智障人士如何工作;促进智障人士和同事之间的交流;随着智障人士对工作任务的掌握逐渐减少支持度[8]。
实践表明,工作教练的存在有两个不利影响:一是干扰被支持者与同事间的交流,二是夸大了被支持者的障碍程度及其所需服务。基于这些原因,目前支持性就业倡导“自然支持”(natural support),障碍人士的同事成为提供支持服务的最佳人选。
四、 小结
英国的智障人士社会融合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机构安置、社区安置,到现在的支持性安置[9]。在为智障人士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raddock, d., et al. living circumstance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o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england and wales, and australia.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1,7:115121
[2]emerson, 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in england.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04,29(1):7984
[3]mason, j. & murphy, g. h.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on probation: an initial study.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2,12:4455
[4]moss, s. aging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prospective from nine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experts and information in rehabilitation, 1992(1):1436
[5]walsh, p. n., et al. family views of th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ial support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2001(2):292309
[6]hensel, e. & rose, j., et al. subjective judgments of quality of life: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 those without disabilit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2,46(5):95107
[7]emerson, e. & robertson j., et al. the quality and cost of community瞓ased residential supports and residential campuses for people with severe and complex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0,25(4):263279
[8]stevens, p. & martin, n. supporting indiv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 challenging behavior in integrated work settings: an overview and a model for service provisio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1999,43(1):1929
[9]holt, g., et al. biomed瞞erope project: service provision fo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european compariso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0,44(6):68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