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单就目前来说,《纽约时报》这篇出自主编的报道等于坐实了凯萨神童之名。
至于梅茨·巴莱特为什么要亲自动笔?
主要是因为他刚满十二岁的小儿子超级喜欢《变形金刚》。为了买玩具,经常揪着梅茨的胡子耍赖,弄得老来得子的主编先生哭笑不得,又不得不买。
一来二去,他对《变形金刚》越来越了解,也同样越来越喜爱,甚至他的助手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在变形金刚玩具出新款时立即提醒他。
只要出新的金刚玩具,他都会第一时间给儿子买到手。
前两天,孩之宝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全金属的金刚玩具,擎天柱典藏版。
梅茨二话不说买了两套,因为这个全金属的擎天柱精美逼真到,他有种这个汽车人首领随时会活过来的错觉。
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忍不住收藏了一套,另一套送给儿子,结果儿子收到礼物后激动地抱着他的老脸亲了又亲。
四十岁才再婚得子的梅茨老怀大慰之下,就在一位报社记者采访变形金刚读者的稿子下面加了这么一段点评。
凯萨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没觉得报纸上说的话有什么值得激动的。
很多时候影评人乐评人的话只能提供参考。
就好像你随便在哪面空白的墙上胡乱射上一箭,这些人会跑过去在箭的四周画上圆圈标靶,并指着它对众人说:
瞧!这就是射箭人的目标。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很多影评把一部电影解释的天花乱坠,各种引经据典,各种讽刺、暗喻、反讽、内涵,等你照着影评去问导演,会惊讶的发现该导演一脸迷茫。
这些导演自己都没想起来,没发现自己的片子这么牛叉。
所以这些奉承话,听听就得了,当真的都是傻波一。
凯萨知道自己毕竟拿下了孩之宝未来的荣誉,所以他否决了外公开玩具公司的提议,直接跟找上门来的孩之宝合作。
除了心中不能言语的愧疚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这件事上告诉家人的,唯一不符合年龄和见识的话。
“我们不做下游,制造业虽然是一国的基石,但是我们不去碰低端的制造部分。我们要想省心省力的赚大头儿,就必须抛弃制造部分,直接占据顶端的研发部分。”凯萨说这话的时候,全家有一个算一个都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爷爷李安澜,看着孙子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睿智,目光闪烁间暗藏欣慰之色。
任谁家有这样的子孙都一样,免不了梦中笑醒。
“比如说《变形金刚》这次和孩之宝的合作,每一个金刚都是来自我的创意,这就如同我就是产品设计方,他们必须按照我提供的图纸生产,而且我们还比一般的产品设计方多出了版权收入,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劳心劳力去开玩具公司建工厂?
能多赚多少钱不说,还容易惹人眼红。现在有一家老牌的玩具公司顶在前台为我们吸引目光和火力,我想,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凯萨的便宜老爸李锦回过神来,目光复杂的望着自己的儿子干巴巴的开口:“谁教你这些的?”
凯萨看了看老爸,又看了看一屋子亲人,耸了下肩膀的同时叹了口气,伸手掏出一个图书馆的借阅证仍在桌上。
“如果你们知道我一天在图书馆呆多久,看多少书,就不会这么问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凯萨心里想的却是:
重生了,从小屁孩儿就开始装逼,到处开公司建工厂,四处撒种子埋伏笔,别人还个个言听计从……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神童写书画画开演唱会都无所谓,资本运作公司管理同时精通这么扯淡的事情也有人信?
你说你有金手指!?
你特么敢说出来吗?
瞧瞧我这浪催的,刚要装逼,老爹就跳出来质疑有人教唆了。
以后还是低调点吧!别搞得装逼不成反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