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收假返回邮电所
2018-04-15 作者: 蒙蛮勤乐
第308章 收假返回邮电所
六天的假期很快结束,阿星和兰花收拾好行装,辞别阿爸阿妈赶回邮电所。一路上,阿星跟兰花谈起了民族风情。说着说着就谈到了云南民族。阿星笑道:“无论填写什么履历,在填写民族一栏时我们都把自己归属于彝族,其实,我们的祖先究竟是何民族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兰花一怔:“什么?你连自己的祖先是什么民族都搞不清楚?你不是常跟人说自己是不会说彝族话的彝族吗?”
阿星笑道:“我们华夏国有五十六种民族,都是经过社会学家详细调查后定义下来的。躲在大山旮旯里的我们却没人为我们做调查,生活在彝族群落里,我们就只能把自己定义为彝族了。你想想,南诏时的皮罗阁才是彝族,大理国时的段氏却是白族。我们是从大理迁徙到这里的,你说我们应该是什么族?”
兰花想了想:“也是哦,这个问题忒复杂了。两朝的王族是不同的民族,而你们又跟段氏王族同姓,这个,确实不好定义。”沉默了几秒,又笑道:“刚才你也说了,我属于地道的土著彝族,既然没法将自己归类,那就将自己纳入老婆的民族行列吧。”
阿星:“即便你不是我老婆,我也早将自己归类为彝族了。人人都有族别,偏我不伦不类。想想也实在可笑。我们的先人是大清初期才迁徙到这里的。躲到这里以后就再也没走出过大山,几次世界大战都与这里无关,这里也可算是世外桃源了。我们的先人没见过外面的繁华世界,也没接受过什么文化教育。文化的极度匮乏,让我们的先人落后于其他种族。”
兰花笑道:“我的先人也强不到哪儿去。听我爷爷说,他们那代人的精神享受就是围着一堆篝火吹起竹笛、芦笙、跳跳脚、青年男女唱唱情歌;小孩子们则坐在火塘边听阿公阿婆讲些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悲喜故事。如若能看到皮影戏、或是听到敲着木板的先生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的章节故事,那是最高精神享受了。”
阿星笑道:“说到《三国演义》,我曾听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兰花:“说来听听。”
阿星:“你听过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吗?”
兰花小嘴一瘪:“切,这故事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阿星:“可这个故事是孟获八擒诸葛亮。”
兰花大感新奇:“什么?孟获八擒诸葛亮?哪儿有这事。是你杜撰的吧?”
阿星:“你可能不知道我爸原来是干什么的。他曾参加过特殊年代的工作队。这个故事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兰花:“阿爸是从哪儿听到的这个故事?”
阿星:“那是一九七一年一月,工作队来到蒙化,晚上,各族同胞和文工队的同志们一起搞军民联欢。文工队演出完了,由各族同胞出节目。我爸也陪同工作队队长坐在主席台上观看各族同胞演出的歌舞。这时,只见一个彝族汉子手敲小鼓,一边敲一边跳,来到主席台前,只听他大声唱到:‘《三国演义》讲什么诸葛亮七擒孟获,根本就是胡编乱造,事实上是孟获八擒诸葛亮。’接着,那个彝族同胞就唱了孟获八擒诸葛亮的经过。我爸仔细听后发现他所唱的内容基本上与《三国演义》里的情节相同,首先是锦带山遇到埋伏被擒;渡泸水部属恼恨献首领,偷袭敌寨再次失败,第二次被擒住;然后是杨峰父子捉主帅、诈降败露、火烧藤甲兵等。里面的细节也大多取自《三国演义》。只不过是把胜利者诸葛亮换成了屡战屡败的孟获罢了。弹唱的彝族艺人绘声绘色,讲得有鼻子有眼,令熟读《三国演义》的我爸和工作队队长等人大感诧异。最后那个彝族艺人说诸葛亮第七次被擒后仍然不服,还嚷着要与孟获‘大干一场’。孟获笑着放走诸葛亮和其手下兵马,双方摆开阵势,孟获和诸葛亮阵前单挑,诸葛亮使出浑身解数也胜不过孟获,还被孟获第八次走马生擒。
第八次擒获诸葛亮后,孟获在中军帐里戏弄诸葛亮:‘你还有什么本事?尽管使出来让我瞧瞧。’诸葛亮听了孟获的挑战,微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根谷穗,对孟获说道:‘我用这个胜你。’孟获一看大笑,说道:‘大刀大斧尚且奈何不了我,何况是一根小小的谷穗?’说完,又是一阵仰天大笑。可是孟获笑声未绝,诸葛亮闪电般出手,忽将谷穗扎在孟获的心脏上。这柄‘谷穗剑’终于使孟获倒了下去,不得已,孟获最终降顺了诸葛亮。”
听完这故事,兰花皱眉道:“谷穗剑胜诸葛亮?这是啥意思?”
阿星:“我爸第一次听到‘八擒诸葛亮’的故事,他也感到十分惊奇,不同民族对同一段故事居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太值得去深思了。看完彝族艺人表演的节目,工作队队长转过头对我爸说道:‘我们家乡也有这个故事。依我看,说‘谷穗’击倒孟获,征服孟获的部属,是讲诸葛亮让当地老百姓栽培稻谷,发展生产,深得民心,最后征服了我们少数民族。这就是诸葛亮用谷穗剑击败孟获的含义。其实,那个民间艺人是没悟透故事内涵。”
兰花:“也许是吧。听着有趣的故事,走了这么远的路也不觉得乏,还有没有啊?说来听听。”
阿星替兰花擦去额头上细碎的汗珠,指了指路旁的一块大石:“歇歇吧,看把你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