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1 > 09.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

09.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9.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

2018-04-15 作者: 熊显华

09.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世称卧龙先生。Www.Pinwenba.Com 吧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在世时先为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谥为忠武侯。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少年时父母双亡,追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自比管仲、乐毅,好读《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徐庶等名士。其智谋超群,为世人津津乐道。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1.

说诸葛亮是一个超级谋划者,一点都不为过。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有那么一帮给力的朋友给你吆喝与捧场,想不出名都难!那么,在诸葛亮的谋划生涯中,他都结交了哪些给力的朋友呢?

清代的李恕谷曾说过:“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这句话道出了广交朋友的好处,比如胡适,正是因为在生前“交友以自大其身”,所以他的思想能靠朋友传播四海。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10年,这10年他都干什么去了,是真的隐居吗?显然不是。诸葛亮13岁的时候,跟他的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离开老家山东,跟着叔父诸葛玄流转四方。后来,诸葛玄在豫章任太守,大约一年后,叔父在南昌西城的民变中被杀害。其实,在当时纷乱的社会背景下,死于非命是家常便饭。为求安稳,诸葛亮决定隐居。于是,他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襄阳城西的隆中居住了下来,过着“躬耕于南阳”的布衣生活。

隆中距离襄阳城不过20来里,因此出行比较方便。再加上襄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来北往的人特别多,各地瞬息万变的局势,襄阳城的人都能很快捕捉消息。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隆中,而非其他地方,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这里做一下补充说明,襄阳城是一个士族、名士聚集而且经济繁荣的好地方,像荆州牧刘表就是依靠着襄阳的名流才得以在襄阳立脚的,刘表为了巩固和他们的关系,还娶了蔡瑁的姐姐为后妻。至于经济繁荣,这个也是有史料记载的,史书上说:“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从公元197年到公元207年期间,襄阳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当时,有很多人都在这个地方避难,这些避难的人中,既有才学很高的知识分子,也有因战乱弃官而来的下级官吏,还有因战祸无法生活而逃亡的农民。你想想,这样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诸葛亮能看不出来吗?更何况,这些流亡到襄阳的人,带来了北方的各种信息,这对诸葛亮审时度势、规划天下都是大为有益的。

在隆中的10年,诸葛亮可没有闲着,他广交朋友,以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很多人以为诸葛亮就是一个“安分”的隐居者,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东汉末年,那些中下层的名士亲自下田耕作是很普遍的。比如,流寓到东吴的徐州人步骘,他就是亲自种瓜给自己吃,还有钟离牧亲自开垦田地,种了20多亩的水稻。这些看似隐居的人,若不是这样“躬耕田”来引起注意,又有谁知道他们呢?所以,诸葛亮隐居隆中并不“安分”。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一般人如果想要出名,怎么能不去依附“青云之士”呢?司马迁的话中虽然带有些许无奈,却也道出了事实。颜回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那么用心地读书,如果不是孔子为他宣传,他能被那么多人知道吗?

现在回到诸葛亮的身上,如果诸葛亮是一个草包,那他的朋友能知道他吗,那他还会得到力荐吗?诸葛亮与襄阳地区的庞德公、荆州地区蔡氏和蒯氏以及刘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有点名气的人都很看好诸葛亮。也正是因为他们,诸葛亮的名声得以远扬。如果换做现代,诸葛亮绝对是那个地区大哥级别的人物,少人敢惹。

当时,刘备被曹操打得如同丧家之犬,他急着要去见诸葛亮,除了诸葛亮本身的卓越才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有朋友向刘备极力推荐。既然诸葛亮如此有影响力和魅力,那刘备岂有不用之的道理。

诸葛亮的成就,要感激向刘备推荐他的最关键的两个人。我们先来看推荐人之一,即他的给力朋友司马徽。

司马徽是谁,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是中国东汉末年有名的隐士,庞德公曾称他为“水镜先生”,后人称他为“好好先生”。据说,水镜先生以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他牛叉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面相、谈吐、体型迅速地判断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看人看得如此的准,更神奇的是,凡是经他看过“觉得不错”的人后来都是成了大器的。

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比诸葛亮还牛的庞统,人称凤雏先生。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没有人认识他。他的叔父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

诸葛亮是不是跟庞统一样呢?答案是不一样,诸葛亮的成名跟襄阳著名的隐士庞德公有很大关系。庞德公被誉为“知人”,即很会看人,而且与司马徽、徐庶有密切交往。刚好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这样一来,诸葛亮跟庞德公就是亲戚。有了这层关系,那庞德公肯定不忘记捶起大鼓推销他儿子的小舅子,这样诸葛亮想没名气都不行了。估计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都源于庞德公的推销。

刘备曾经拜访过司马徽,问他对天下事的看法。当时司马徽回答说:“我不过是区区一隐士,怎能看透天下事?”司马徽真是谦逊得让人没话说,以他的才华怎么可能看不透天下事呢?刘备听后耷拉着脑袋,不料司马徽又说:“虽然我不能看透天下事,但是有两个人可以看出,一个是伏龙,一个是凤雏,你可以去请教他们。”

刘备一听,大喜过望,头立马高昂起来,长期吃败仗的他感觉救星来了,于是赶紧问司马徽到底是谁。司马徽进一步介绍说伏龙是诸葛亮和凤雏是庞统。伏龙就是隐藏起来的龙,龙为什么要隐藏起来呢?有句话说得好,“龙非池中物,一飞可冲天。”伏龙不是真心想隐藏起来,它是在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啊!司马徽将诸葛亮比作伏龙,可见评价之高,刘备听后恍然大悟。

另一个力荐诸葛亮的人是徐庶。徐庶的名字并不陌生,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帮刘备打了胜仗,要不是因为曹操囚禁其母,他应该是终生追随刘备的。徐庶离开刘备前曾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刘备当时的心态还真奇怪,司马徽跟他说的再也明白不过了,他居然没有立即去找诸葛亮,可能他觉得自己是“汉室正统”,很了不起,诸葛亮应该主动去投奔他才对吧。徐庶又说:“诸葛亮的才华胜过我千倍,你应该诚心诚意地去请他出山。”

刘备点头称是。就这样,经过司马徽、徐庶这两位给力的朋友的推荐。诸葛亮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要出山了,之后便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的策划实在是高明,他通过朋友,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隆中看似隐居,实则是“隐而不隐”。当然,诸葛亮的给力朋友绝对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人,还有很多。比如,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这些人都是诸葛亮在隐居时认识的。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于是,诸葛亮谋划人生的策略——靠朋友推荐出山成功实现。

2.

诸葛亮能被称之为卧龙,足见他的不一般,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一个草包。在他的谋划人生的前期,他必须为自己打好“才学谋略”的基础。那么,才学谋略从何而来?

诸葛亮广阅群书,吸取精华,开拓创新,为其所有。《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从小就“好为《梁父吟》”。《梁父吟》讲述的是春秋时齐国“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当时,齐景公的身边有三个勇士,这三个勇士分别叫做田开疆、公孙接、古冶长。在古代能称之为勇士的人,除了胆量过人,还有就是武艺高强。同时,这三个人都曾立下很大的功劳,是齐国响当当的人物。

既然都是勇士,而且也意气相投,田开疆、公孙接、古冶长决定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由于他们自恃武艺高、功劳大,所以非常骄横,常常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什么人物,晏子的厉害和声望谁人不知,这三个勇夫竟敢不把他放在眼里。更何况,这三个人还没被封王封侯呢?你想想,那晏子能容忍吗?要是日后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岂不危险?于是,晏子就跟齐景公说这三个人必须除掉。

尽管齐景公觉得除掉这三个勇将未免可惜,但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而且晏子那时太有权威了,齐景公就同意了晏子的建议。

晏子得到齐景公的同意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地除掉田开疆、公孙接、古冶长。晏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呢?

有一天,通知他们三人说,国君为了表彰你们,要给你们赏赐。这三个勇夫心肠特直,哪会想到这其中有蹊跷,听说国君有赏,当然兴冲冲地去了。到了殿前,他们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盘子里放着两个桃子,一阵芬香扑鼻而来,三人都忍不住想品尝一下。

这时,晏子出现了,他不慌不忙地说:“你们三位都是国家栋梁之才,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不过,现在桃子成熟了的只有两个,国君想让你们品尝,就请将军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说完,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三个人顿时傻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礼让还是争夺呢?

公孙接心里想着,如果论功的话,我们三兄弟都有功劳,我如果不吃桃子,就显得我示弱。那我还不如先他们一步。想到这里,他第一个开口说话了,说自己当年曾杀过野猪,打死过老虎,吃个桃子不过分吧!这个公孙接一点都不客气,说完就拿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见公孙接第一个拿桃子,心里发毛了,说:“我曾跟随国君出征,一个人就击退了三军,难道我不应该吃桃子吗?”话刚一说完,就准备伸手拿桃子。

古冶长原想客气一下,没想到两个兄弟这么不客气,自己如果再不开口,那桃子就没了。古冶长将手一扬,愤怒地说:“要论功劳我也不比你们差,想当年我随国君出征,当时国君危在旦夕,唯有渡过黄河才安全,岂料河水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咬住了马腿,马受了惊吓就把车拖向了深水激流中。我连眼都没眨一下,跃入水中与那只大鳖厮杀。为了彻底消灭那只大鳖,我潜水百余步,又顺水追杀了九里,终于把大鳖给宰杀了,然后我一手握着割下来的鳖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顺利地渡过了河。如果要比功劳,你们比得过我吗?可你们毫不客气地就把桃子给抢了,真是气死我了!” 古冶长越说越激动,竟然拔出了剑。

公孙接和田开疆见状,先是一愣,然后突然醒悟过来,面露愧色。其中一人人说道:“是啊!要说勇猛,古冶长在水中搏杀巨鳖,我们比不上;要说功劳,古冶长用命保护国君的安全,我们也不如他。可我们却先把桃子抢走了,让真正功劳大的人没桃子吃,这是品行操守问题,我们也太贪婪无耻了。”两人说完,羞愧难当,便拔剑自刎了。

古冶长看着躺在地上的两具尸体,后悔不已。他仰天长叹道:“我们本是兄弟啊!可现在你们因为我说的那自大的话死了,我真是不仁啊!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于是他也拔出剑自刎了。

就这样,仅仅两个桃子就轻而易举地将三位猛将除掉,不得不佩服晏子的智慧。智慧谋略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置人于死地。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读《梁父吟》?我想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以诸葛亮的智慧他不可能看不出《梁父吟》所蕴含的道理。换句话说,诸葛亮能通过《梁父吟》看出当时的世道正需要像晏子那样智慧的人。因为,智慧的力量比武力的力量更为强大。谁拥有智慧与谋略就可以稳操胜利的主动权。对于晏子,诸葛亮可能不大喜欢。

对此,我们可以试做一下分析,三士田开疆、公孙接、古冶长就算真如晏子所说联合起来,等实力足够大了将对齐国构成威胁,可是,这三个人都对齐景公有恩啊!更何况,晏子的担心也不过是假设啊!齐景公为什么还要同意晏子对他们痛下杀手呢?而且是杀人于无形。如果说权力大了就要威胁到齐国,那你晏子呢?丞相的权力不是更大么?所以,晏子的品行存在问题,齐景公估计是被晏子忽悠一番后糊里糊涂地同意他杀三士。晏子是齐国两大名相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管仲。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就是没有晏子。可见,诸葛亮对晏子并不喜欢。否则,以诸葛亮的个性,他不可能不喜欢晏子的。因为,尽管晏子是个智慧谋略之人,但他用错了地方,滥用权力害死良将。再者,司马迁的《史记》里曾记载关于晏子的评价:“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国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而管仲是个很奢侈的人,常常“富拟于公室”。诸葛亮历来主张节俭,并且以身作则,可他决口不谈晏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么?

除了《梁父吟》,诸葛亮还读了什么书?对此,我们从刘备的一篇遗诏可以看出来,这篇遗诏是针对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刘禅的。遗诏里提到了希望刘禅能读《汉书》《礼记》《六韬》《商君书》《申子》《韩非子》《管子》等书。其中刘备提到了诸葛亮为刘禅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书。如此看来,刘备是读过这些书的,而且还觉得这些书都很不错,否则他也不可能推荐给刘禅了。我们如果从这些书的内容来看,可以洞悉诸葛亮智慧谋略的来源之处。

《六韬》《申子》《韩非子》《管子》这四部书法家色彩比较浓厚,主张“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刘备的养子刘封犯了罪,刘备丝毫不讲情面,把他给杀了。这样看来,在诸葛亮抄写的这四部书中,首先对他和刘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读过这些书的。比如,《申子》一书,其作者是申不害,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各种原因,《申子》这本书到汉朝时就只剩下《申子》两篇了,其他的篇目流失了。诸葛亮能读到的也就这两篇而已,但他居然如此推崇,还亲自为刘禅抄写,并加以批注。由此可见,这部书对诸葛亮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诸葛亮要刘禅也读此书,是另有寓意的,他也希望刘禅能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样一来,诸葛亮以及他以下的大臣们都忙得团团转,诸葛亮自己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如《韩非子》这部书,韩非子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在《主道》一篇中韩非子讲述了为君之道,其最核心就是要求国君要隐藏自己的**和想法,从而做到“大不可量,深不可测”,意思是是说,做臣子的如果猜不透国君,就不会有不良的企图,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做国君的要“无为于上,静退以为宝”,很多事情都要交给臣子们去做,这样一来就可做到“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这才是为君之道,这才是明君之道。诸葛亮将很多事都一手包揽了,实际上居于幕后,让刘禅在幕前,有了功劳归皇帝,有了错误就惩罚自己。这种行事策略,就是源自于《韩非子》的思想精髓。刘禅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是“扶不起的阿斗”,是昏庸无能之人,但同时他享有盛名,甚至有人将他比作齐桓公。这些都是诸葛亮智慧谋略的功劳,或者说高明之处。在这里做一点小小的补充,齐桓公是重用了不起的人物为相,刘禅也是重用了不起的人物为相。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因为重用了厉害人物为相而成就了一番霸业。因为管仲,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因为诸葛亮,刘禅的江山得以存在几十年而不倒。这至少说明,刘禅也是知人重用啊!

至于《六韬》,这是一部兵书,诸葛亮岂有不读之理?还有《孙膑兵法》,里面有《八阵篇》,诸葛亮据此改良后的《八阵图》,其阵法之绝妙,让人拍手叫好。这些都是诸葛亮读以致用的结果。当然,诸葛亮读的书可能远不止这些,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总之,诸葛亮是取各家之长,以达经世致用。这是诸葛亮谋划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

3.

经过一番准备与谋划,诸葛亮蓄势出山了。公元207年,英俊潇洒的诸葛亮时年27岁,这一年的冬天他离开了居住10年的隆中,伏龙真的要一飞冲天了。那个吃了不知道有多少败仗的刘备,终于开窍了,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希望他能出山相辅。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有了精彩绝伦的《隆中对》。

三顾茅庐就不用说了,这是诸葛亮智慧谋划的成功案例。我们只说《隆中对》,这是诸葛亮超级智慧的体现,是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精确、有远见的分析与预测。《隆中对》规划了日后三国鼎立的态势,也成为后世各种策略规划的典范。用现在的话来说,《隆中对》就是一份特别牛叉的企划书,或者说国情咨文。总之,《隆中对》制定了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充斥着诸葛亮的踌躇满志。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是刘备问诸葛亮的一段话。当时,刘备很直白地告诉诸葛亮,他也想抢地盘,当老大。可那个曹操老是要欺负他,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样的不利境地呢?

诸葛亮的回答很耐人寻味。他并没有显得很自大自狂,而是一步一步地娓娓道来,让刘备心悦诚服,立刻就决定请他出山相助。其实,《隆中对》既有利于刘备,也有利于诸葛亮。换句话说,诸葛亮出山既可以辅助刘备成就霸业,也可以让自己龙飞冲天,流芳万古。

对当时的环境分析,诸葛亮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在黄巾起义后,东汉的根基毕竟不稳,天下可谓是四分五裂,群雄逐鹿,到处都有抢地盘当老大的人出现,都有着想做皇帝的野心。这样说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真的要遍布天下了,换句话说,机会来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能力去把握机会。先是董卓被曹操干掉,然后吕布也嗝屁了。那么,还剩下哪些人有机会和实力呢?

答案是曹操和孙权。先说曹操,诸葛亮这样分析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袁绍应该是在董卓之后最有能力统一北方的大佬,就是这样一位让很多人都期望很高的人物居然被实力弱小的曹操给办了。这说明什么?智慧谋略的重要性,诸葛亮看中的正是这一点。对此,曹操自己也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曹操的成就就是因为善于用人,注重谋略的力量,他身边的智囊团就是为他提供谋略的巨大宝库。同时,曹操本人也是一个善于运用谋略的高手,这样的一个人,再加上这样一个智囊团队,袁绍岂有不败之理?

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在暗示刘备多年征战一败涂地的原因之一就是身边缺少“谋略之才”。你看,诸葛亮又是在不知不觉中施展谋略——我诸葛亮就是你的智囊宝库。刘备身边不缺武将,而且他身边的武将都很厉害,比如,关羽、张飞、赵子龙。虽然刘备身边也有谋略之人,如糜竺、孙乾等谋士。但是,刘备缺乏真正有高瞻远瞩、惊天伟略之才的大谋略、大智慧家。与其他大佬相比,曹操有荀彧、郭嘉等深谋远虑的军师。孙权有鲁肃、周瑜等厉害的智囊团。这些人都能为他们的大佬看到几十年后天下的大势。而刘备呢?差不多是光杆司令一个,身边找不到一个像样的人才。

诸葛亮对刘备说的这番话,表面上看来是在对刘备处于劣势的分析,实则是在推销自己。诸葛亮如此谋略的高明之处在于:首先,他将话说得很委婉,不至于伤及刘备的自尊心。相反,还给刘备以思考的空间;其次,我诸葛亮能分析出你刘备目前的状况,以及你日后发展的方向,这说明我可不是庸才,我是有能力把你从泥潭里拉出来的。这就是诸葛亮谋略中的强者的生存之道。一般来讲,上司都害怕大权旁落,担心身边比他高明的人带来的威胁。如果过于聪明总是抢占上司的风头,有好果子吃才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杨修和祢衡。这两个人都很聪明,可惜的是他们太爱表现,太喜欢出风头了,总是处处展现自己的智慧谋略不比上司曹操差,你说你一次两次这样做,曹操能容忍。但你多次这样,那曹操不担心才怪。所以,杨修最后被说成是泄露军事机密被宰了。祢衡则被曹操用借刀杀人之计,让黄祖给宰了。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下属与上司的相处之道。相反,诸葛亮是知道得很透彻,所以,后来他能掌握蜀汉政权这么多年不是没有玄妙所在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认为,曹操当前的实力很强,正有如日冲天之势的刘备千万不能跟他硬碰硬,那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最后头破血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避其锋芒,学会忍耐,在忍耐中壮大实力。刘备之前就是不服输,跟曹操硬干,结果总是吃败仗,弄得连一个立足之地都没有。苏东坡在《留侯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养其全锋而待其弊。”苏东坡认为,刘邦能够战胜强大的项羽,主要是因为刘邦这小子太能忍了。而项羽不能忍,处处霸气外露,他的死穴就被刘邦看得一清二楚,项羽不败才怪呢?日本的德川家康,也是深喑此道,奉行“奴才哲学”,织田信长要他把老婆给宰了,他提刀就给做了。等到织田信长嗝屁后,他的天下就来了。

至于孙权,诸葛亮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对江东的孙权,刘备就不要起“打猫心肠”。为什么呢?孙权在位时,他的老爸孙坚,他的哥哥孙策都已经为他打好建立江山的地基了,而且江东民心稳定,人才济济,自然不能够跟他们争,反而要跟孙权成为朋友。成为朋友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抗拒曹操,使得曹操不可轻举妄动。二是可以借用东吴的力量,让自己休养生息,不断壮大势力。

诸葛亮为刘备提供的这个策略,可以说是让刘备光宗耀祖的最佳办法,实属上上之策。所以,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之后,便亲自前往东吴,实施他的“朋友计划”,让刘备逐渐走出了困境。

刘备当时在荆州寄住,对于此种状况又该如何解决呢?诸葛亮又说道:“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荆州这块肥肉,难道刘备你不要吗?这当然是“废话”,刘备岂有不要之理,只是他想要而力不足啊!诸葛亮是在诱导刘备,想要,那还客气什么?要呗!这个荆州实际上是刘表的地盘,刘表虽然昏庸无能,但他有爱民之心,所以荆州在他的治理下,还是蛮不错的。所以,当时出现所谓的“荆州学派”,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荆州如此有益,可刘表居然不给力啊!再加上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诺诺无为。这样的大好时机,对你刘备而言,岂不是天赐的礼物?“将军岂有意乎”,这话说得多妙啊!当时,刘备寄居在刘表的地盘,如果诸葛亮贸然说要灭掉刘表,这恐怕会让刘备觉得诸葛亮是心狠手辣之辈。所以,诸葛亮故意将这句话一语带过。换句话说,我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刘备还不明白,那只能说明你够笨的。

而益州,同样是个宝地。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益州绝对是一块让人心动不已的“肥肉”,那个刘璋纯属一个草包,不知道如何治理这块“肥肉”。你刘备若是能弄过来,你就有了荆州和益州,这时,你刘备不发达都难了。

4.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就偏偏选中了刘备呢?他为什么不选曹操或者孙权呢?原因很简单,刘备是一支大有作为的“潜力股”。这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诸葛亮很会看人,这可能是从司马徽那偷学的。

我们不妨想想,如果刘备是一个草包,那诸葛亮会出山相助他吗?很明显,不会。刘备能在强大的曹操的追杀下而不死,说明刘备还是很有能力的,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刘备虽然屡战屡败,但他每次都能“有人可依”。刘备有能屈能伸之心态,他先后依附了邹靖、毋丘毅、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更何况刘备居然能在曹操那里“活下来”,这不正说明刘备的依附能力超强么?实际上,依附能力也是一种生存能力,一种权谋和策略。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十年的光阴,是多么漫长啊!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上十年,他心中肯定是有所期待。正所谓“伏龙冲天”,这个天是谁,肯定是能有帝王之相的人。诸葛亮不出山则已,一出山就定要干得轰轰烈烈,流芳百世。也只有被称为“伏龙”的人,才能有如此的魄力与远见,才能有如此的智慧与谋略。

我们来看《隆中对》的记载:“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刘备是大汉的正统,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刘家的血”,这在人心思汉的情况下,他有着先天的号召力。换句话说,刘备可以光明正大地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而那个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路不正。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这是诸葛亮恭维刘备的话,有哪一个想干大事的人,不思贤若渴呢?除非他是傻子。诸葛亮给刘备“戴高帽子”,终其原因,还是因为刘备是一支大有作为的“潜力股”,他要给予刘备信心,要给刘备一颗“定心丸”。其意是说,放心吧!有我诸葛亮,打胜仗就是小事一桩。

这样说来,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了:

(1)刘备有诚意,否则不会有三顾茅庐之说了。

(2)刘备是汉室正统,有先天的号召力。

(3)刘备不是草包,他有他的高明智慧。

(4)各有所需。诸葛亮为“伏龙冲天”之理想,刘备为成就霸业。

(5)成就感。曹操和孙权已经有人辅助了,而且他们都很强。唯有刘备没有人辅助,如果我诸葛亮能让刘备败而复活,那岂不证明我很牛叉?

刘备跟诸葛亮在隆中的对话,说白了,就是一场密谋瓜分天下的会议,只不过被诸葛亮跟刘备冠以“光复汉室”的美名。这两个牛叉之人走到一起,势必会兴起惊涛骇浪。

而三国鼎立之局面,是这两个人的目标吗?肯定不是,真正的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为了能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诸葛亮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天下有变,刘备就可以兵分两路,北上宰了曹操,这是一路;另外一路就是进四川,然后跟东吴联合把曹操给宰了。这两路策略,实在是完美无缺。也可以看出诸葛亮谋略之高深。如果刘备自行北上宰了曹操,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刘备可以进入四川,然后联合东吴,一起把曹操给宰了。万一不成,那刘备还可以据守四川,然后伺机而动——于是,后来有了诸葛亮的北伐战争。

诸葛亮这种宰杀曹操,“光复汉室”的策略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据可查的。具体来说是这样的: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是先以四川为革命根据地占定关中,然后再向东跟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也是从荆州发家,然后在昆阳干掉王莽的主力部队,进而一统天下。既然刘备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如果能追随刘邦和刘秀两位先辈的路线招揽天下英雄豪杰,那不是更能说明自己的正统性吗?可见,诸葛亮为刘备考虑得多么的周全。而且,诸葛亮还提到了一点,这一点更是精髓。诸葛亮说“天下有变。”这个“变”字说明了什么?曹操毕竟不可能长生不老,曹操一死北方的局势将会有变动,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曹操死后,后来曹家的天下被司马氏给夺去了。那么,如果这个“变”的情况一旦发生,刘备该怎么办呢?诸葛亮也给出了答案,他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一部超完美的企划书。就算放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够受益匪浅。因为,这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

实际上,在东汉末年能看穿天下形势的并非诸葛亮一人。那么,还有谁呢?这个人就是东吴的鲁肃。鲁肃版的《隆中对》要比诸葛亮早五年,他的深谋远虑可想而知了。有很多人对鲁肃的印象都是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给忽悠的。我们还是来看陈寿的《三国志》是怎么写的。

《三国志》里写到鲁肃跟孙权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当时孙权问鲁肃:“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孙权说这话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跟刘备相比,孙权的野心要比刘备小得多。孙权只想成就一番霸业,割据一方就足够了,而刘备是要一统天下,复兴汉室。

鲁肃听了孙权的这番话,有何反应呢?鲁肃大不以为然。他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鲁肃很聪明,他以古讽今,他用项羽加害楚义帝熊心的事情来暗示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强调说曹操是狼子野心,不抓住机会称帝那是傻子才会相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你孙权想割据一方成为偏安一隅的霸主,也是不可能的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那时东汉绝对是被曹操给据为己有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跟曹操硬干,而应该先大力发展江东,增强自身的实力,伺机而动。如果这种良好的形势一旦形成,就可以“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对于鲁肃这番精辟独到的见解,孙权竟然不以为然,反而说:“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孙权不想一统天下,他只想“辅汉”而已。

鲁肃版的《隆中对》跟诸葛亮的《隆中对》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地方,这就是荆州地区。鲁肃是为孙权服务的,诸葛亮是为刘备服务的,他们各为其主,日后争夺荆州使得双方都损失惨重,导致自相残杀的悲剧,这恐怕不是他们所愿。

最后,做一点补充,除了上述两版的《隆中对》,还有其他很多版本的,足见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群雄逐鹿。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原文列出,以飨读者。

(1)毛玠版隆中对。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2)沮授版隆中对。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3)甘宁版隆中对。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

尽管有这么多版本的《隆中对》,但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气派地入了刘备的眼和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具体实施了。这份堪称超完美的企划实施的情况怎样呢?其实,只实现了一半——三国鼎立,但这足以成为诸葛亮一生乃至后辈人的无限光耀。我们今人无不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企划只成功了一半呢?

这样的结局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首先,从时间上看,从公元208年到219年,刘备根据诸葛亮提供的企划案进行实施,首先夺取了荆州和益州以及汉中,实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分析,也是孙刘两家联合的战果。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起兵讨伐”了。遗憾的是,刘备最终没能统一天下。

其次,刘备和诸葛亮可能还是心急了一些。因为,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诸葛亮所说的“变”。当然,一些小的“变数”还是有的。比如,在公元217年,许昌的一些早就对曹操不满的官员联合当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准备宰了曹操,结果反而因为兵力太少而失败了,曹操是命不该绝。到了第二年,宛城的守将侯音反曹,结果被曹仁给干掉了。之后关羽进攻樊城,许昌附近的地方势力也趁机响应,均未取得实质性的战果。换句话说,这些小的“变数”并没有给曹魏政权带来实质性的威胁。不过,这也反映出刘备作为汉室正统的号召力。如果刘备能多等一些时日,也许可以累积成一股强大的反曹力量。所以,这是不可操之过急,需要耐心等待的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还要说说关羽,他确实是刘备手下的一位猛将,曾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后期的关羽没有好好地纠正自己的缺点,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导致曾经到手的荆州这块肥肉进了别人的口。荆州的失去,估计让刘备气得吐血,给他带来的损失就如大漠之沙数也数不清,也使得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规划出现了残缺。本来刘备的实力在得到荆州和益州后大增。但是,荆州的失去使得诸葛亮制定的两路伐魏的计划灰飞烟灭。如此一来,诸葛亮就只剩下北出秦川一条路线。

殊不知,要北出秦川伐魏付出的代价是无比巨大的,别的不说,后勤补给就是让人头疼的大难题。而耗尽一生精力的诸葛亮最终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实在是让人无比惋惜。关羽的个人失误,不仅害了他自己,也拖累了诸葛亮,使得北伐的难度大大增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