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个案,是极端行为,我觉得还是心理不够成熟。可是,当官的不是也有跳楼自杀的吗?”许老师一时也说不清楚了。
“也许形式一样,但是性质不同。当官的自我了结多是逃避责任和刑法,而学生多数是学习原因,成绩好与差不重要,重要的是压力确实存在,毕竟每人各自的要求不一样。”林思觉得如今的学生只要对自己有所要求,都会感到学习中的压力,毕竟现在是以成绩论英雄。
“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压力感往往来得越大,用尽了能量,筋疲力尽,剩下的就是绝望。而要求越高,失望越大,不堪学习压力,只有死路一条。”许老师和林思想得一样。
“相比之下,学生的压力有时比成人的还大,除了服从,他们一点选择权也没有。”林思指的是整体现状。
“这种让成绩说话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伤害,你看看咱们哪个学期不是在赶课,不是给教学量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学生早都想明白了,考个及格就挺OK,总得留点精力干自己喜欢的事。”许老师说的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只要及格了就欢呼雀跃十分高兴。
“这是想得开的聪明学生。你赶你的课,不跟你一路狂奔了,反正到头来考个及格就行。”林思认为学生挺务实。
“好像是哪个学期了,因为赶课,你都冒火了。”许老师话赶话地问道。
“那不是冒火了,那是招架不住了。”林思马上解释:“教学是个双边活动,这就需要合理设计,不是说备课要备学生吗,言外之意就是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多大的课程量老师都不在话下,一路说,不就讲完了,问题是学生消化不了。”这,才是她担心的。
“那次你是怎么想的,就不怕得罪科组长。”许老师当时就捏把汗。
“还能想什么,我是给气糊涂了,那还是教学吗,那简直就是蛮干。”林思好像又要冒火了。
说到那次“冒火”,是发生在哪个学期的事林思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一看到科组长定的赶课计划,一股大火忽地窜上脑门,“这哪里是教学,这是胡来”,她当时就是如此想。当然,那次赶课也有人为因素,不然她也不至于爆发,气得还写了两千多字的帖子,标题就是:“如 此 赶 课 为 了Why?”把赶课的原因里里外外分析个透。
当时她就想,看看那整个教学计划,不是梦中写就是醉后画,也不知道怎么还通过了。先说期中考试前,那差不多可上30节课,可计划上只写讲5个单元,一个单元讲4节课,20节课足够了。期中考试后,不算元旦后的5节期末复习课,总共只有18节课,白纸黑字却写要上6个单元,那需要24节课,这么简单的算术,那科组长竟然没算清楚,或许也是因为老了,糊涂了吧。“18个苹果24人分,一人怎能分一个!你是科组长,又兼高二课,你是如何把的关,你不负责谁负责?如此计划不是失误是什么?造成的结果不是事故是什么?矿工砸在矿井里,酒店餐馆起了火,总要有人来负责。难道学生只有食物中毒才算事故吗?不幸,太不幸。一次计划不认真,几百名学生成了赶课牺牲品!罪过!”这是林思帖子里的原话。
“你当时真冲动,说写就写,说得那么犀利逼人。”许老师明显还没忘记那件事。
“你说,18个苹果24人分,怎样每人都分一个?”林思听了许老师的话,较劲的毛病又犯了。
“分半个可以,分整个的就难,除非弄几个假的来。”许老师还真有高见。
“每到年关,当个老师最幸运,把课一赶就过关,不像企业要查数据报表还要验收等。”林思一想起这事,就难免话多。
“报表数据还有假的呢。”许老师立时接过去说,“这年月有假不怪,没假才奇。”
“也是,墙里墙外都有假,学生只能是牺牲品了。”林思明白许老师是啥意思。
“你不是还写了个痛斥小文章吗,看来是真上火了啊。”许老师一下子又触到了林思的敏感神经。
“我那是气坏了,明明不可为之事,他还一本正经地下命令,能不气吗。”林思就是认死理,看不惯就得说,不认真的事就不做。她不是领会不了科组长的意思,她只是真的不想糊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