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个洋人,说上个洋话,管他说没说到点上,那都是国际讲座或国际会议,都是了不起的教育教学大突破,都是现代派的标志,更是“国际视野”的充分体现,只是双方的关注点不同,老外很实际,总是想能否有合作挣钱的可能,咱们呢,当然少不了造个声势什么的。
没过多久,这大校长也要在学校开展“国际教育”,还请了个“名人”来学校开了个讲座,既然是“名人”,那“聘礼”绝不能少,这是潜规则!“花钱也是工作”,校长这句名言,用在此处刚好合适。这校长请的是某个边远外省学校的校长,不是“老外”,可为何打国际教育的牌子呢?主要是与主讲题目有关。先不说这校长大了远找来个校长帮衬工作有无必要,就看那讲题,才叫“牛B”,才真是不怕你不敢想,就怕你想不到。大校长找来的是个女校长,中国人,她带来的讲题正合这校长大人的意,且一点不啰嗦,直奔主题嘎嘣脆,杠杠的,就叫,《实现从中国人到国际人的转变》。“哗”,一看这个题目,就满心生疑:这“女名人”是不是有毛病,不然好端端的转变个啥?放着好好的中国人不做,偏要变成什么国际人,这没毛病?花那么阿公的多钱,就找来这么个想当“国际人”的“名人”,这也是工作?这钱也太好挣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俩校长还真“对上眼了”。
要说有些国人有些个毛病那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出国旅游还时不时闹出些不体面不光彩之事。有毛病当然要改,不改是不行的,说得通俗或实在点就是,要提高文明程度,再通俗些就是,不要做不文明之事,要规矩守法文明礼貌,不要因为你的不当行为,影响别人的情绪。这不是简单的入乡随俗,这表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也代表咱国民的良好素质。当然,这也要从娃娃抓起最好。可就这么简单的说教,他校长还讲不出,还要花钱去找“名人”?而这“名人”也还真有那么个冲劲儿,不用讲,那题目就可以让她一鸣惊人,或一下成为“创意明星”,只是这“国际人”不知她在哪儿见过,更不明白这大校长咋就那么轻易地去相信有什么“国际人”了呢。也许是想走什么捷径,或找什么偏方吧。嗯,难怪啊,当年有那么多人曾经跟着那“五本大叔”吃过绿豆茄子养生医病呢。
这人,只要一偏信着魔就丧失辨别力。不知这大校长千里迢迢找人来讲“国际人”是啥心理,怕是真着魔想当个所谓的“国际人”了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管你信否有“国际人”的存在,反正这俩校长应该是一起信了,而且还要把学生也变成“国际人”。不管他/她们俩的远大愿望能否实现,至少“敢吃螃蟹”,敢发出大声音,也可堪称精神可嘉吧。
谁都知道,一走出国门,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一个国民的自身素养,因此,必要的礼仪课该上。但要硬说成是“实现从中国人到国际人的转变”,则又哗众取宠了。首先,国际人是什么样的?谁能给出个标准定义?哪个国家的人是国际人?为什么?谁是国际人的代表?理由是什么?还有,衡量国际人的具体通用标准是什么样的?谁定的?有什么可信的科学依据否?如果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那应该就没有什么国际人了吧。就算你能拿出个标准,那也是胡说七八说,是你臆想出来的东西。虽然她那标题明显别扭和不清不楚,可大校长愣是没看出来。就算你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那也用不着硬塞进“国际”俩字,这两个字最大的作用也许是能把讲课费提起来。就算她是想讲如何提高国人的素质,但那标题还是不妥,“国际人”,那就是个“高大上”的蒙人一说,不然就是她自身水平或脑子有问题,再不然,也许她就不是为讲课而来,因为她讲的也是老调重弹;幸运的是她碰上这么个“花钱也是工作”的校长,当然就乐此不疲,远道而来了。
再看这“转变”二字的作用,那就是要大改痛改彻底改,不然怎么转、怎么变?不说是面目全非,差不多也得接近改头换面了,不然它就转不过来,变不过来,不知道这俩校长的本事会否有那么大,会否造就出几个新鲜的“国际人”出炉。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性,全盘否定要不得,好的要发扬,不好的就改掉,正所谓取长补短。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使自己更趋完美,但绝对的完美也不可能;不能盲目地骄傲自夸,也不能生硬地效仿别人,更不可能靠转换成什么“国际人”来提升自己。如此“天方夜谭”的话都敢拿来标新立异当讲题,这纳税人的钱还真是不值钱。
能转不能转,反正人家来了。
“这《实现从中国人到国际人的转变》,听着响亮,实则搬弄的还是个文字游戏。”林思过后跟许老师说。
“你又没听,怎么知道的?”许老师奇怪地问。
“我问了别班的听了讲座的学生。”林思说,“讲座是在阶梯会堂开的,只有五六个班的学生听了。”
“是吗?你没问问,怎么‘实现从中国人到国际人的转变’?”许老师打起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