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 > 第一章天女的儿子

第一章天女的儿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于拓跋力微的出生,有一个神故事。当初,拓跋力微的父亲拓跋诘汾曾率领几万骑兵在山泽中打猎,漫山遍野的追逐着狐狸和兔子,忽然间彩云飘飘,天门中断楚江开,万丈光辉普照大地。在奇异的光辉之中,一辆蒙着车棚的马车从天而降。到了地面,车门打开,草原上鲜花瞬间开放,彩蝶飞舞,一位美丽的妇人在大批侍卫的拥护之下款款而来。

圣武帝拓跋诘汾莫名其妙,惊奇地询问她是谁,这个漂亮的女人回答说:“我是天女,受命前来与您成婚。”

这是天降好事,是个男人就不能不动心,拓跋诘汾高兴异常,于是一同洗洗睡了。清晨,天女要走了,对拓跋诘汾说:“明年一周年时,再在这个地方相会。”

天女说后就分别,马车离去时如狂风暴雨,四个引擎喷云吐雾,犹如狂风暴雨,扶摇直上九万里,一眨眼就飘进了天际。

拓跋诘汾的眼睛都直了,脑袋里的疑问说什么也想不通,昨天晚上的舒服劲儿还没过呢,走的也太快了吧!他不知道,在那一刻,他已经成为了国际名人,因为他已经是有史可考,第一个和外星人发生亲密接触的地球人。

过了一年,圣武帝拓跋诘汾如约而至,果然又同天女相见。天女把所生的男孩交给圣武帝说:“这是您的儿子,望善加哺育照料。子孙相传,会世世代代做帝王。”说完后就离去了,衣带飘飘,平步青云,万丈光芒平地起,一眨眼就不见了。这个孩子就是拓跋力微。所以当时人有谣谚说:“诘汾皇帝没有妇家,力微皇帝没有舅家。”

这个故事还算靠谱,没有按照惯例给开国皇帝的老爹戴绿帽子。但这个荒唐的故事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是一个民族在童年时期的童话,这个童话有多少可信性,也就见仁见智了。

在拓跋鲜卑内部的七十五个异姓部落中,属于匈奴的就有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鲜卑联盟后,与之杂居共处,相互通婚,逐渐被鲜卑化。据研究资料表明:“拓跋”的含义,乃是北方人谓鲜卑父、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拓跋力微是其父诘汾与匈奴故地之天女结合所生,实际上是给鲜卑与匈奴通婚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此后,随着拓跋氏的发展壮大,有不少中原汉人和乌桓等民众也成为鲜卑化的新居民。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就是曹丕代汉那一年。中原改朝换代,拓跋鲜卑也遭到了变故,西部蛮族进犯,大草原烽烟滚滚,血流成河,国内民众流离失所。这时,拓跋力微已经长大成人,接过了老爹的衣钵,无奈之下,依附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

拓跋力微虽然落魄了,以至于到了寄人篱下的地步,但这小子虎倒不落架,依然拽的二五八万,十足的英雄豪杰的器度,当时人莫能测知,还以为就是一个官二代。

好朋友是要拔刀相助的,窦宾为拓跋力微出头,率部攻打西部蛮族。没想到,蛮族凶猛,动起手来生猛麻辣,窦宾的军队被打得大败,窦宾的马匹都丢了,丢盔弃甲的徒步奔跑。拓跋力微也在逃跑的人流之中,看到了窦宾的狼狈,当即派入把自己所乘的骏马送给他。窦宾返回了故地,命手下的小弟找到送马的人,将加以重赏。悬赏告示贴的到处都是,拓跋力微看着微微一笑,根本没搭腔。

这个世界最难隐瞒的就是秘密,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过了很久,窦宾才知道来龙去脉,大为惊讶,打算分出国家的一半报答拓跋力微的救命之恩。人家是替自己出头才惹的祸,如果趁机要好处还是人吗!拓跋力微不接受。窦宾过意不去,于是把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嫁给了拓跋力微。

嫁出了女儿,窦宾老丈人还是意犹未尽,一再询问女婿的愿望。拓跋力微实在没招了,以为老丈人要撵自己走,于是请求率领小弟向北居住到长川。窦宾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出大队人马保护女婿一家迁徙。来到了新的牧场,拓跋力微率领小弟躬耕陇上,埋头繁衍生息,过了十多年,仁德的教化大行,各旧部民众都来归附。

曹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窦宾临终,告诫他的两个儿子恭谨地拥戴拓跋力微,不要搞小动作,因为你们玩不过他。窦宾的两个儿子早就对老爹有意见了,干嘛好好的老板不当,偏要给人家抬轿子!现在大权在握就要暗中策谋作乱,夺取整个部落的控股权。拓跋力微发现了阴谋,不动声色的设宴招待,然后就把他们剁了,将小舅子的财产据为己有。因为拓跋力微为人公正,虽然这件事不太光彩,各部大人也没有意见,都表示服从领导。经过这一次兼并,拓跋鲜卑兵强马壮,打手众多,能拉弓骑马的有二十多万人。

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率领部落百姓迁徙到定襄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同年四月,拓跋力微设坛祭祀上天,各部大佬都很给面子,前来助祭,只有白部大人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赶到。拓跋力微勃然大怒,于是下令征召,在所有的人面前公布他的罪状,然后一刀剁了。杀了一只鸡,吓坏了一群猴,远近恭敬,无不震动慑服。

拓跋力微告诉各大人说:“我遍观前代匈奴、蹋顿之流,苟且贪图财利,抄掠边境民众,虽然得到了一些,但死伤太多,得不偿失,还结了对头,百姓困苦,不是长远的计策。”各部大人同意他的见解,于是同魏国友好亲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