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 > 第九十二章 决定命运的小关之战

第九十二章 决定命运的小关之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九十二章 决定命运的小关之战

2018-04-15 作者: 尉迟青云

第九十二章 决定命运的小关之战

高欢换掉皇帝后,迅速稳定了局面,然而,毕竟感到不舒服,觉得洛阳处于西魏和梁国的攻击范围之内,太不安全了,就决定迁都邺城。命令下达后,三日即行,四十万户民众扶老携幼的迁徙,怨声载道一路。

在国家分裂之后,关中的大片土地丢失,形势异常严峻,高欢励精图治,积极备战,准备彻底解决关中问题。但是,战争是国之大事,牵扯了无数的生命,绝不能掉以轻心。

高欢首先要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深知鲜卑将士与汉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就是一个火药桶,战争就无从谈起。以孝文帝之高瞻远瞩,也没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自己在仓促之间,解决如此敏感的问题是不可能的。高欢明白这不是着急的事,越急越容易出问题,而是采取了和稀泥的政策。

高欢经常对飞扬跋扈的鲜卑大佬讲:“你个姥姥的,汉人是你们的奴仆,爷们儿为你们生产粮食,女人为你们打毛衣,上交地税国税把你们养肥了,为什么还要欺凌他们,长点心吧!”

安抚了鲜卑人的情绪,高欢又对内心不满的汉人小弟做思想工作:“鲜卑这帮兔崽子是你们雇佣的打手,得到你们一些下脚料,为你们看家护院,卖出老命保你们有心情吃酒喝茶,干嘛那么恨他们呢?”

高欢是两面许愿,让胡汉两方都以为自己是胜利者,因此心理平衡。经过这么忽悠,迅速稳定了国内的情绪,东魏国内一团和气。由此可见,权臣手腕自是翻云覆雨,出手就是大手笔。

高欢就是这么忽悠,让矛盾暂时隐藏在冰山之下,但满街贴告示,也有不识字的。有一次,高欢要出门砍人,中书令杜弼请求高欢出征前先消除内贼,解除后患。高欢觉得奇怪,自己的内部很忠心啊,于是问内贼是什么人。杜弼不知顾忌,开口就说是那些对百姓巧取豪夺的鲜卑贵族,这些人罪大恶极,人民恨之入骨,个个都该剁了。高欢听后,若有所思,没有立刻予以回答,发布军令集合,命令营中将士搭弓搭箭,高举大刀,握鞘向前,形成刀墙,夹道排排站立。然后,高欢带着杜弼立在刀墙之前,拍着他的肩膀,让杜弼在刀墙之间走几步。杜弼“幼聪敏,才华横溢”,虽然以军功起家,但实际上是一个文人,文字能力极强,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浑身哆嗦,冷汗直流,当时就忽悠瘸了,几乎是爬着过去。

高欢态度严肃,声色俱厉的呵斥说:“搭箭不射,持予不刺,举刀不砍,你都被吓得失魂落魄。鲜卑贵族将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百死一生,虽然有人或许有贪污冒抢的行为,但与他们平时的战功相比,怎能相提并论!”

杜弼诚惶诚恐,脑袋不会急转弯了,只剩下一片空白。

高欢实际上很欣赏杜弼,因为这个人为官清洁仁恕,敢言直谏,深恶贪官污吏,是一个难得的清官。看到杜弼这个怂样,估计会长记性了,于是推心置腹的说:“孤亦知贪不可纵,但方今西寇未灭,时局未稳,士人又望南方萧梁为正朔,若仓促之间强加抑裁,恐怕拎菜刀的尽归黑獭、识文断字的都投奔了萧衍,如此则大事去矣。今日之事,孤记下便了!”

杜弼这一次真正长了记性,几个响头磕下去,脑门子青肿,成大鹅了,长跪不起,对老板的英明神武佩服得五体投地。高欢权臣手腕,深知镇服小弟,光靠收买不行,有时还得吓唬,让小弟有所畏惧,这就是恩威并施。高欢一箭双雕,既堵住了多嘴谏官的嘴,又收买了鲜卑将士的心,两头都压住了。这等深谋远虑,不是普通人能够想到的,怪不得能够混得这么大。

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北方冷风呼啸,高欢率大军挺进,分三路进攻西魏。此次出兵,高欢势在必得,以高敖曹率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大都督窦泰率军攻潼关,亲率主力进至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在浮满冰块的黄河上建造了三座浮桥,摆出全力以赴的进攻姿态,以此吸引西魏军的主力。在这种态势下,第一次东西魏大战,小关之战拉开序幕。

按照战场形势,高欢的军队远远地超过了宇文泰的军队,如果单论人数,宇文泰军不堪一击。不过,战争向来不是光靠查人数定胜负的,如果是这样,中国人岂不是早就征服世界了!说穿了,这是一个智力游戏,当然,还得看谁更能拼命,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宇文泰向来能打,而且经常是以少胜多,高欢这一次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果然,宇文泰一眼就看穿了高欢的诡计,于是对小弟们说:“高欢三面进攻我军,搭建浮桥要过河进击,实际上是想吸引我军注意力,一个幌子而已。这是给窦泰创造机会,能够夺取潼关后从西面夹攻我们。窦泰是一员骁将,屡战屡胜,将士必然骄横。我们发奇兵先击窦泰,窦泰一败,高欢则不战自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