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大学影视鉴赏 > 三跨世纪的发展:危机与转机(1990—)

三跨世纪的发展:危机与转机(199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跨世纪的发展:危机与转机(1990—)

2018-04-15 作者: 虞吉

三跨世纪的发展:危机与转机(1990—)

进入90年代,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电影市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Www.Pinwenba.Com 吧一方面,电视已经全面超越电影,成为中国传媒的新贵,大量的电视娱乐节目把观众从电影院拉回家中;另一方面,80年代末的娱乐片浪潮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很多粗制滥造的影片使得观众不愿回到电影院。电影的观众人数锐减,由1979年的293亿人次猛降到1990年的162亿人次,1992年更是滑落到谷底,只有105亿人次。如何挽救电影的危局,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1993年1月,广电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开始进行电影行业的改革。这个文件的核心是:1.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发行)。2.电影票价要原则上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幅度最大、最触及体制核心的改革措施,打破了多年来电影发行由中影公司垄断的格局,促进了电影的复苏。

(一) “主旋律”与多元化格局

“主旋律”电影在这一时期得到历史性的突破,进入一个高峰期。1991年,为纪念中国**建党70周年,出现了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如《周恩来》(丁荫楠导演)、《开天辟地》(李歇浦导演),以及1992年的《大决战》(李俊总导演)等。这些影片在全国各地以庆典的方式不断上映,开始了新一轮的“主旋律”热潮。1993年,以纪念**主席诞辰100周年为契机,《重庆谈判》(李前宽、肖桂云、张夷生导演)、《井冈山》(李新导演)和《秋收起义》(周康瑜导演)等反映**战斗生活的“主旋律”影片相继出现。1997年,配合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谢晋导演了《鸦片战争》;同时,八一厂耗时数年、投资巨大的战争巨制《大进军》、《大转折》、《大战沪宁杭》也相继完成。此外,《焦裕禄》(王冀邢导演,1990)、《蒋筑英》(宋江波导演,1992)等反映中国**优秀干部和反映我国研制原子弹历史的《横空出世》(陈国星导演,1999)、反**斗争的《生死抉择》(于本正导演,2000)等影片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生死抉择》还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尽管这部影片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其反映的内容无疑与群众的情绪形成某种契合。

在“主旋律”电影之外,中国电影还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种风格的影片争奇斗艳。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继续着他们的创作,而新生的第六代也开始崭露头角。谢晋作为老一代的电影艺术家老当益壮,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他于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获得了第1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及最佳摄影等多个奖项,为他富于传奇色彩的导演生涯添上了新的一笔。第四代导演谢飞的《香魂女》(1994)、《黑骏马》(1995)、《益西卓玛》(1997)等为他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誉。吴天明的《变脸》(1995)、黄蜀芹的《画魂》(1994)、郑洞天的《人之初》等影片都体现了第四代导演新的艺术追求。

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在这一时期都有许多佳作问世。特别是张艺谋进入了电影创作的高产期,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不断给国人带来惊喜。他拍摄的《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有话好好说》(1997)、《一个都不能少》(1999)、《我的父亲母亲》(1999)以及《幸福时光》(2000)等影片,不仅在国际国内频频获奖,而且观众的反应极其热烈。这些影片题材广泛,有古代,有现代;有农村,有城市。其电影语言形式多样,风格迥异,他成为蜚声国际影坛的著名导演和国内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导演之一。

陈凯歌不像张艺谋这样高产,但是他的作品延续了《黄土地》以来的深沉思考和人文关怀。他拍摄的《霸王别姬》(1993)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金棕榈奖”。这部史诗性的影片使陈凯歌的国际声誉达到了巅峰,至今看来仍然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之后的《风月》(1996)、《荆轲刺秦王》(1999)所引起的反响较之《霸王别姬》逊色不少。

第五代其他导演比较重要的影片还有:田壮壮的《蓝风筝》(1993),黄建新的《背对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5),何平的《双旗镇刀客》(1990)、《炮打双灯》(1993),孙周的《心香》(1991),宁瀛的《找乐》(1992)、《民警故事》(1995),李少红的《血色清晨》(1990)以及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1997)等等。

姜文作为演员无疑是成功的,他在《芙蓉镇》、《红高粱》、《本命年》等影片中的表演炉火纯青,塑造了很多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作为导演,他同样出手不凡。尽管至今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和《鬼子来了》(2001)两部作品,但作为第五代后的重要导演,他是不可忽略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电影,充满了姜文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反思。整部影片格调鲜明,节奏明快,激情四溢,对当时盛行的灰暗、憋屈的电影(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二嫫》等)进行了颠覆。

张建亚的影片稍显另类,《三毛从军记》(1992)和《王先生之欲火焚身》(1993)都改编自著名漫画。他在这两部影片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影片具有了黑色电影的特点。他曾说《三毛从军记》是为两类人拍的,一类是真正没文化的,一类是真正有文化的。他在娱乐片创作上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冯小宁是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导演。他的“战争三部曲”《红河谷》(1995)、《黄河绝恋》(1998)和《紫日》(2000)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他的影片既吸取了好莱坞电影的长处,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他那“短周期、低成本、大气势”的创作特点,更是令电影界感到惊奇。影片《黄河绝恋》有很多“大场面”,其成本只有400万元,而同期的《红色恋人》成本高达3000万元。

(二) 第六代的徘徊与突破

继第五代之后,北京电影学院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毕业的一批年轻导演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他们成为第六代导演。但是,他们给中国影坛带来的影响远没有第五代那样巨大和深远。一方面,因为他们的电影大多属于“地下电影”,能公映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选择的题材过于狭窄和个人化,对大多数观众而言是曲高和寡。但是,他们作品的写实性、原创性、现时性、个人性以及开放性是值得肯定的。第六代导演代表性的人物有张元、王小帅、贾樟柯、娄烨、路学长等。

张元的《妈妈》(1990),可以说是第六代的奠基性作品。这部自筹资金拍摄的影片成本不到20万元,在国内只发行了三个拷贝,却在10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这也是第六代比较通行的做法,即低成本制作、国际电影节参赛。1993年,张元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地下电影”《北京杂种》,这使被禁止的摇滚乐、性、暴力等符号开始出现在中国银幕。此后,他连续拍摄了《儿子》(1996)、《东宫西宫》(1996)两部影片,其中《东宫西宫》首次涉及了同性恋题材。遗憾的是,他所执导的影片大多不能进入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只能在民间小规模流传。直到《过年回家》(1999)才标志着张元开始回归体制内,之后的《绿茶》(2003)和《看上去很美》(2006)等影片也得以在国内发行。

贾樟柯是第六代中的后起之秀。他于1997年拍摄的《小武》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这部影片格调朴实甚至略显粗糙,但却客观地记录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类似小武(小偷)这类“边缘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体现出他深刻的反思精神和人道主义追求。《站台》(2000)这部长达193分钟的影片继承了《小武》的写实主义风格,用一种平缓得令人不忍继续的方式讲述了1980—1990年十年的历史,勾起了很多人对80年代的回忆。之后,贾樟柯又相继拍摄了《任逍遥》(2002)、《世界》(2004)等影片。

王小帅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于1993年自筹十万元拍摄了《冬春的日子》这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不少奖项,但在国内却藉藉无名。2001年,他导演了《十七岁单车》。这是一部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致敬的影片,同样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和国内的禁映。2005年的《青红》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他“解禁”获得国内发行的第一部影片。影片是他对自己青少年生活的追忆,关注的是社会变革下人的生存状态和变迁。

娄烨也是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于1993年拍摄的《周末情人》表现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爱情,在德国获得了“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最佳导演奖”。1999年,他的《苏州河》也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作品。

路学长同样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的《长大成人》(1995)虽然经过十余次修改,迟至1997年底才在全国公映,却是第六代中第一个“浮出水面”的导演。这部影片也是第六代向第五代发起的第一次挑战。《卡拉是条狗》(2003)平实地讲述了普通工人“老二”与一条叫“卡拉”的狗的故事,记录了变化中的中国历史。

此外,何建军的《邮差》、王全安的《月蚀》等影片也是第六代导演的重要作品。第六代作为一个创作群体,经过漫长的“地下生活”之后,逐步回归体制内,开始真正展现自己的导演才华。他们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以及在电影语言上的探索,都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又有一批新生代导演和作品相继涌现,代表性的有:张扬的《洗澡》(1999),陆川的《寻枪》(2002)、《可可西里》(2004),施润玖的《美丽新世界》(1998),张一白的《开往春天的地铁》(2001)和徐静蕾的《我和爸爸》(2003)等等。他们与第六代不同,没有游弋于体制之外,而是在创作中既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又认真考虑电影的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运用常规的镜语形式和流畅的剪辑,博得了现代年轻人的喜爱。

(三) 贺岁片与商业大片

提起“贺岁片”,大家肯定会想到冯小刚的名字。这位获得“市场特殊贡献奖”的导演,在中国电影市场长期低靡疲软的形势下,借鉴了港台在农历新年推出“贺岁片”的经验,于1997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该影片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甚至超过当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此后,他每年都定期在岁末推出他的冯氏喜剧“贺岁片”,有《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一声叹息》(2000)、《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5)等等,成为少数能与好莱坞影片相抗衡的商业影片。他的影片与王朔的小说渊源颇深。男女主人公戏谑的语言、离奇的故事,都对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种稍带“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王朔“痞子文化”在电影里的延续。葛优作为这些影片的主演,其幽默的表演和故作正经的语言为冯氏贺岁片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商业大片肇始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该片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进行打造,巨额的资金投入、豪华的演员阵容、庞大的巡回宣传,以及精良的画面质量,都是此前中国电影闻所未闻的。当然,其收获丰厚的票房回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张艺谋始终敢为天下先,将电影作为一个产业来做,明确追求电影的商业利润,并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努力。

《英雄》海报

不管《英雄》本身的形式、内容如何,其电影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是值得肯定的。《英雄》的成功,为民族电影如何在好莱坞的重压之下守住自己的空间提供了借鉴。同时,《英雄》在北美电影市场上取得不错票房成绩的事实,也增强了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市场的信心。此后,大投资、纯商业化操作的影片开始不断出现,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2004)、《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陈凯歌的《无极》(2005),冯小刚的《夜宴》(2006)以及周星驰的《功夫》(2004)等等。尽管人们对这些影片褒贬不一,但无一例外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激活了常年疲软的中国电影市场。

经典影片赏析

《红高粱》

出品: 西安电影制片厂

上映: 1987年

导演: 张艺谋

编剧: 陈剑雨朱伟莫言

主演: 巩俐姜文滕汝骏

摄影: 顾长卫

作曲: 赵季平

片长: 91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