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大学影视鉴赏 > 二多媒体时代影院艺术的流变

二多媒体时代影院艺术的流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多媒体时代影院艺术的流变

2018-04-15 作者: 虞吉

二多媒体时代影院艺术的流变

作为一种产业,电影最终是要和观众见面的。Www.Pinwenba.Com 吧数字技术在改变电影载体的同时,也会对电影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对影像艺术的接受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电影以胶片为动像载体,一般的受众无法配置相应的设备,必须到电影院和其他人一起观看电影,因此电影又被称为影院艺术。正如希腊哲人柏拉图曾为我们讲过的那则关于“洞穴”的寓言一样,观众是在黑暗中欣赏电影的。当今,这样的境况仍然存在。不过,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为便捷的观看方式,在影院之外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的确,除了电影院之外,电影仍然有很多传播渠道。在各种媒体大融合的今天,电影的传播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纵观业界和传媒市场,目前电影和电视、网络、手机的融合趋势最为强烈,而电影正在这些不同的载体和接收终端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 电影与电视的融合

电影与电视由敌对走向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视作为视像艺术的现代载体有诸多优越性,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电影和电视的融合无疑是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

电视诞生初期,电影和电视各守边界,各自在自己的领域谋求发展,电影专供电影院放映,而电视剧则只在电视台播出。特别是在电视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正逢好莱坞走向衰落,于是爆发了一场历时十年的电影与电视之间的“战争”。20世纪50年代,当一些电视台播放故事片,把一部分观众从电影院吸引到家里去的时候,好莱坞八大公司的老板莫名其妙地认为这是对电影的冒犯。米高梅的一个董事长大动肝火,宣称好莱坞天生要和电视对抗到底。于是,好莱坞拒绝向电视台出售一切故事影片,即使是在仓库里要坏掉的影片也不出售。这场“战争”后来被人们称为是愚蠢的、错误的战争。当然,这种错误是有一定原因的。商业电视大多是从广播业派生出来,当时电影界并没有注意到电视是他们潜在的市场。然而,十年以后,电影巨头们才发现自己的错误,他们完全可以把影片卖给电视台来提高或者弥补票房收入。至此,电影和电视握手言和。

时至今日,电影和电视的合作已日益密切,尤其在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多媒体时代,电影和电视的趋同性日渐强烈。随着影视合流趋势的发展,电视台有了专门播放电影的电影频道,而这个传播电影平台的存在进一步促成了影视之合流,诞生了电视电影这一新事物。

作为电影和电视合流的产物,电视电影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对它的界定和理解比较模糊。邵牧君认为:“电视电影仍是电影,是电影的一个品种,只是由于放映方式不同而得名,就像贺岁片因特定档期而得名一样。”邵牧君:《谈谈电视电影》,电视电影是由电视台作为电视节目投资拍摄的,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符合电视播放要求的电影,自身并不具有有别于影院电影的美学特征。广播学院苗棣教授认为:“电视电影是一种兼有影视特点的新兴艺术样式,他指出在发源地美国,电视电影是一种由电视业提出或批准创意,主要由电视业出资,专门为电视制作,并且在电视上首映的电影节目。”也有人指出,电视电影是专门为电视制作的“小屏幕”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电影,具有新世纪的特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电视电影从其本质上看仍然是电影,不过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在播放形式上有别于电影。电视电影同时融合了两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优势,是电视与电影高度结合的产物。事实上,电视电影到底是电影还是电视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促进了影视的合流,促进了影视事业的发展。总的来看,电影和电视的合流或者说电视电影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电视、电影制作技术的趋同性。传统的电影以胶片为载体,而电视以磁带为载体。在清晰度上,电影要高于电视。然而,当电影和电视都以数字设备作为载体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电视的清晰度增强,特别是超清数字电视的出现,在视觉清晰度方面电影和电视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这样,在媒介渠道上,电影和电视出现了一致性。从载体层面上考虑,电影和电视实现了共通或者说是融合。

其次,电视电影兼具影、视两者的优点。电视电影是按照电影的制作要求和方式拍摄,在电视上播出的低成本电影。因此具备电影简洁、集中和艺术性高等特点。同时,电视电影又符合电视的叙事规律,适应电视的收视习惯,具有接收方便、廉价的特征。对电视电影而言,虽然不必强调大场面的气氛,但是要在叙事的策略上动脑筋,电视电影若吸收影院电影中精致的声画语言的叙事技巧,会进一步激发观众的视听审美潜力,扩展影视审美经验。这一点随着电影进一步融入电视和电视接收终端设备的优化,相信不久一定会出现更加优质的电视电影。

再次,电视电影是发展的需要和观众的选择。传媒技术的发达,媒介之间的交叉地带逐步扩大,媒介间的融合共通,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影和电视作为动像载体而合流也是媒介合作的趋势。但是,作为影院艺术的电影和作为家庭艺术和娱乐方式的电视,又决定了两者是不同的,也决定了电影和电视的观看经验是有区别的。长期以来,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审美经验是超日常的,对生活提炼的程度要高于电视。我们在一个封闭的黑暗空间中面对唯一存在的银幕,无论是银幕上那些恢宏的场面或者是那些细节特写,包括精致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都和我们日常生活是有区别的。因此,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需要以一种超越生活的经验去体验和感受,也就是说,看电影是需要思考的,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电影的内容又是极其丰富的,一般的观众很难完全体验。而电视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看电视的环境也是轻松的。多数电视剧以日常生活和空间为背景,并且是针对不同群体的专门节目。于是,电视的观众伴随着电视剧中的人物一起在漫长的时间中度过。长此以往,观众习惯和熟悉了电视的叙事和传播方式,更愿意选择电视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体验。但是,电视剧往往过于冗长,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程度不够。电视电影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观众在电视和电影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状态。它摄制费用较低,同时具备电影和电视的特征,因此获得了很多观众的欢迎,同时也为一些艺术家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促进了影视事业的发展。

国外的电视电影起步较早,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英国片《我美丽的洗衣店》、岩井俊二的《捆绑》、《烟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等,都是不错的电视电影作品。近年来,我国也拍摄了一些电视电影,像《阿桃》、《王勃之死》、《都市没有地平线》、《假如有明天》、《乡医》等都是这类作品。

《都市没有地平线》是一部被称作让人赏心悦目的电视电影。片中讲述的几段青春故事,既表达了年轻人的纯真、理想和激情,也涉及了青春岁月里经常需要面对的困惑、迷惘。歌手林依轮在本片中首次触电,扮演男主人公——广告公司总监程一度。请林依轮出演此片,用导演乔梁的话说,是因为他的时尚气质与创意总监的角色身份相当契合。除了男主角林依轮,主要演员还有“小巩俐”之称的电影学院研究生周显欣。

《假如有明天》是一部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片。影片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描写艾滋病患者曾经的沉沦,他们对家人的愧疚,他们对病魔的恐惧,以及他们渴望得到别人谅解和尊重的心情……明星们的出演,是该片的最大看点。著名影星赵劲扮演艾滋病患者孙宇,著名影星、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扮演徐大夫,人气颇旺的新星印晓天扮演年轻的艾滋病患者阿光。

《乡医》用自然流畅的笔触,刻画了乡村医生陈善林既滑头又朴实,既斤斤计较又慷慨大方这样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该片是著名导演杨亚洲拍摄的第八部电视电影。杨亚洲称,自己之所以青睐电视电影,完全是因为电视电影兼有影、视两者的优点,拍摄周期短,适合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该片沿袭了导演杨亚洲一贯的创作风格——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不俯视、不怜悯,而是用自然真切的方式娓娓道出小人物的故事。

(二) 影视与网络的融合

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真正发展壮大并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短短15年时间。但是,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把人类带入了多媒体时代,并给人类社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在网络盛行之初,有人预测,在将来,网络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将报纸、广播、电视吞并。预言终归是预言。网络的兼容性,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得到很好的证明。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给网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人们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新闻,获取文字和图片信息,还可以在网上观看电影和电视直播节目。由此可见,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已经起到承载和传播影视的功用。事实证明,网络不仅能传播和承载影视作品,在计算机网络上甚至还能创作新的影视作品,即网络电影。电影又衍生出新的品种。

1. 网络电影的含义及特点

这里所说的网络电影,是特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制作或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而不是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网络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凡是在网络上传播的电影都可以称作是网络电影;狭义的网络电影,则专指在网络上诞生的或者专门为网络传播而制作的电影。在此,有必要作一点说明。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是当今最优秀的传播媒介之一。从传播领域考虑,它是信息源、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三位一体的优质传播介质。网络普及后,凡是使用网络的人都有可能使用网络上的信息,而网络的大容量特征则进一步使自己具备承载和传播电影的功能。于是,网络用户,包括电影公司,纷纷将手中的影视作品放置在网络上,各大网站也都有专门的影视平台。相对报纸上网而言,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电影的网络化”。在电影的网络化过程中,一些网络用户开始利用网络资源,有意制作和传播一些短小的影视作品专门在网络上传播,像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鸟笼山剿匪记》等。它们的制作和传播不同于传统的电影,自身特点鲜明。因此,在这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对网络电影,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对上网的电影,好像只是换了一个观看环境,由电影院转移到电脑前而已。但是,狭义的网络电影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许多人知道网络电影还是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的。这个小片子画质并不优良,制作费用也不高,但是它以搞笑的手法、新颖的思维,将正在放映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社会上的一些敏感事情结合起来,颇有新意。该剧点击率很高,深受观众喜爱。当时就有学者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并称其为“网影”。

网络电影从一开始就受到网民的青睐,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网络上下载和观看电影,以致各大网站都开设了“影视”专栏,从而使电影在网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观众喜欢上了网络电影的呢?这其实是由电影和网络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电影结合网络后的几个特点。

(1) 观看的自主选择性

网络具有海量性的特点,可以存放大量的影视作品和资料,想看的电影在网上基本都能找到。面对大量的信息,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不像在电影院看电影,人家放什么你看什么。在网络上,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受任何限制;当你看到一半不能继续的时候,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其关掉,下次接着再看;同时还可以进行有选择的重点观看,从而完全摆脱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约束。

(2) 观众的主动参与性

作为网络和电影融合的产物,网络电影继承了网络的另一重要特征——交互性。这是网络制播电影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交互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也就是说,不仅专门为网络传播制作的电影具有交互性,上网的电影同样具有交互性。我们知道,传统的电影是按照电影创作者的意图和想法来创作的,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的喜好。电影创作者将自己拍摄的作品拿出来供观众欣赏,如果观众不喜欢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为电影已经制作完毕,不能再进行修改。但是,这种电影一旦放置在网络上,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观众在网络上不仅能看还能说。网络在提供下载和观看空间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对电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交流可以是网民之间的,也可能是直接和电影创作者展开讨论。而对狭义网络电影而言,交互性则显得更为广泛。这类影片完全利用了互联网开放、实时、交互的特性,观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看法,提出创意,参与影片创作的全过程。电影制片人及导演采用这种方式来迎合观众的口味,在影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收集观众的反馈信息,掌握影片播出效果的最新动态。一旦观众不喜欢,就及时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按照观众的意图来制作影片,因此制作出的影片能够满足观众的多方面需求。

2. 网络电影的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