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 18《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

18《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8《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田若虹

2018-04-15 作者: 《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编委会

18《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田若虹

继上海墨海书馆于1857年创办《**丛谈》月刊之后,《瀛寰琐记》月刊于1872—1877年间,由上海《申报》馆创办。Www.Pinwenba.Com 吧它不仅是上海最早的中文期刊之一,亦为中国第一种文艺刊物。前者主要宣传科学、文化常识和一些宗教内容;后者则为综合性文艺副刊,碑、铭、颂、诔,传记、书信,杂作,诗词歌曲,译作等,古今丛残无所不有。它连载的蠡勺居士译的小说《昕文闲谈》和静轩居士译的日本名著《江户繁昌记》,是迄今所知的近代最早的完整译作。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申报馆钱昕伯与蔡尔康编辑,并由上海中华图书馆印行的《屑玉丛谈》,变《瀛寰琐记》之名而仍乎其意,乃申报馆嗣出之《瀛寰琐记》。或因稀缺绝版诸因,现今学界关于《屑玉丛谈》的文字报导尚止于体例与版本信息,而未究其文本及相关内容。研究《屑玉丛谈》对于管窥近代早期文艺刊物,了解中西交汇之际文化的变更及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尤其对于近代小说、野史及通俗文化之研究不无意义。

本人偶于江门特藏馆旧籍中,觅得《屑玉丛谈》光绪间申报馆版本六卷,喜而读之。此书为初集六卷,全书共有四集,各六卷,线装,石印本。《屑玉丛谈》初集目录下标:乌程钱徵昕伯、上海蔡尔康紫黻同辑,元和顾乃言慎之校字。页首与反面分别有“中华图书馆印行”与“上海中华图书馆印行”字样。卷首有钱昕伯、蔡尔康序,各卷中亦有序跋。

初集全套目次为:

第一卷从扈·隆福寺小记沈伯锷梦谈随录厉秀芳孔氏三出辩沈畏堂

第二卷燕京杂记无名氏营口杂记诸仁安越州纪略隐名氏常熟记变始末谭嘘云守虞日记谭嘘云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第三卷松江府志摘要闽山莀第四卷海天余话钱壑第五卷物类相感志苏轼蜂房春秋胡启俊花史爱菊罗浮梦记醉石四海记醉犀科场焰口醉犀秋红霓咏杜元馨 第六卷 霜猿集华阳仙闺集钱蕖馨山晓阁词集孙宗其后注曰:“右书二十种二集嗣出”。

紫黻称是书“统其名曰《屑玉丛谈》。并标之为初集。示一己之搜罗有限,四方之著述无穷也。”①其书之体例为琐记。

从初集序文可获知《屑玉丛谈》与申报馆其他刊物之关系;辑者编书之状;刊物资料来源;刊物之缘起、宗旨及内容;以及编者与主笔之情况等相关信息。

第一,《瀛寰琐记》与《屑玉丛谈》的关系,后书乃前书之嗣出。是“变《瀛寰琐记》之名而仍乎其意”,其刊“问世初名瀛寰琐记,后名寰宇琐记,又名四溟琐记。”②《屑玉丛谈》与此前之《四溟琐记》、《寰宇琐记》,皆乃《瀛寰琐记》之异名,而非如有论者称之为不同之刊物,如曰:“英国商人《申报》馆创办。1872—1877年间先后出版《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寰宇琐记》附属刊物”。或曰:“文学杂志在晚清源远流长,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杂志主要是《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寰宇琐记》、《侯鲭新录》等。前三种都是由《申报》馆创办的”。③《屑玉丛谈》与上述诸种实则《瀛寰琐记》之异名而已。

第二,钱昕伯与蔡尔康序文中皆称奉尊闻阁主之嘱作序。尊闻阁主何许人也?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称:“《申报馆丛书》二百三种,二千九百八十六卷(内五种不分卷未计),正集六十种,题尊闻阁主辑,即《申报》创办人英商美查。”④尊闻阁主是否为英商美查呢?钱徵昕《屑玉丛谈》序曰:“其时尊闻阁主方搜辑残编断简用活字版排印成书,月出一卷。问世初名瀛寰琐记,后名寰宇琐记,又名四溟琐记。”不难判断“辑残编断简”的尊闻阁主乃《瀛寰琐记》之主笔。其后《屑玉丛谈》初集中的某些篇章在结集出版的申报馆丛书系列中,如卷二之《常熟记变始末》、《守虞日记》、《营口杂记》等,皆统冠之曰“尊闻阁主辑”。⑤“尊闻阁主”究竟乃主笔乎,美查乎?目前尚无资料佐证。我们知道美查(Ernest Major)是《申报》的出资人和产权拥有者,1872年美查邀集伍特华、蒋莱亚、麦基洛各出资400两,在上海设立了申报馆,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而《申报》主笔与经营者则由其聘请的中国人担任。负责报刊总主笔的先后有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黄式权、蔡尔康等。尊闻阁主其人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三,关于稿源。《申报》是我国最早的商业化报纸之一,其创办之始即公开宣称以谋利为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该报广征各类稿源,“先碑、铭、颂、诔,次传记、书信,再次杂作,末则诗词歌曲。……其中鸿文巨制舆夫新奇俶诡之作靡不咸备。”从而广泛地联系了当时社会上有影响的“文人韵士”。钱序称:“凡承同人邮稿来者,俱藏诸行箧,日积月累,正如山僧乞米,……盖已哀然盈尺矣。”⑥蔡序称:“主人方广罗群玉之储,永寿聚珍之版,以故鸡杯贾客龙威大人出邺架之所藏,比荆州之暂借。仆与昕伯得乘清画,分勘奇书锦绣……”⑦《申报》第一号所刊《申报馆条例》之二即称:“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记事之类,概不取值”。“概不取值”的条例,调动与鼓舞了众多的文人骚客之创作积极性。所以征文启事一出,各种稿件源源而至。其所咏多为上海滩特别是十里洋场的近事,如《观西人斗驰马歌》、《沪北西人竹枝词》、《洋泾竹枝词》、《洋场竹枝词》之类,亦颇具新闻性,这些竹枝词把所谓“同治中兴”之后的上海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后申报馆又征求采访新闻。由于稿源丰盈,不得不扩大报面,申报馆便增出综合副刊,报纸销数也因而迅涨。申报馆亦曾用活字版印行仿乾隆版《聚珍版丛书》名著160余种,以及《古今图书集成》等,故紫黻谓之“广罗群玉之储,永寿聚珍之版”。清代陆寿名《续太平广记》、张朝的《虞初新志》、李宗孔《宋稗类钞》、种蕉艺兰生《异闻益智丛录》以及《屑玉丛谈》等数十种文献,皆为其时小说文献编纂的代表性成果,将小说文献编纂推向了高峰。

第四,《屑玉丛谈》在刊行中采取了“逐月分排分派断续割裂”的形式。自《瀛寰琐记》始,《申报》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对于长篇作品便采取了先分期续刊,后结集发表单篇的报刊文学形式,如《申报》所刊之译作《昕夕闲谈》,先是续刊,其后以单行本行世。《屑玉丛谈》初集卷二所刊之《常熟记变始末》、《营口杂记》⑧等亦无不如是。钱序记曰:“或如数万言长稿,窘于篇幅,未能全刊,势必逐月分排分派断续割裂,阅者病焉。余谓聚古今人之丛残,授之剂劂,不当限以时日,亦不当限以体裁,但择其可传而已。”⑨其始“阅者病焉”,并不习惯这一新的形式,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新的理念、思想及内容对读者视野的冲击,这种现代形式也渐为读者所接受,并且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了专事创作的职业作家队伍的形成。

《屑玉丛谈》之执行编者钱昕伯与蔡尔康。二人曾皆任过“尊闻阁”之编辑与主笔。据说郑逸梅曾写过一张有关蔡尔康的特色名片。这张名片中间有“震旦江苏上海蔡尔康”。下附有极小的小字:“字子茀,号紫黻,晚号支佛,外号铸铁庵主、缕馨仙史。清帝退位后,改号采芝翁。”右上角则有“四品衔分部主事,奏保经济特科,大举优恩贡生。历办《申报》副主笔,《沪报》总主笔,《新闻报》开创正主笔,《南阳官报》采访委员;历掌《万国公报》;广学会正翻译”。左下角则有“世居老北门内西穿星街十九号,通讯处:老西门北敦润里二十五号”。又在反面印了他的著作10多种。蔡尔康当时亦曾译介过数种史学著作,如:(英)李思伦白著《万国通史》,编译过上海广学会印行的《李傅相历聘欧美记》,以及述(罗马)搜奇豹瑟著(美)林乐知译《论腊丁族人就衰之故》等书。

钱昕伯,名徵(征),别署雾里看花客。浙江吴兴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与王韬长女苕仙在上海结婚。1872年《申报》创刊时,曾被派赴香港考察报业。1874年回沪。清光绪元年曾主持编辑出版《申报馆丛书》,卷帙浩繁,许多珍贵资料得以保存。又曾主编中国最早的画报《寰瀛画报》5卷。他主持《申报》编辑部“尊闻阁”长达二十余年。

第五,《屑玉丛谈》初集内容之勘定,“有未经付刊者,有已刊而原版散佚者,要皆各标新义,或逸闻佚事足为掌故之资,遂都为六卷,故曰《屑玉丛谈》,是虽变琐记之名,而仍乎琐记之意也。”初集蔡序简论了各卷篇章之要义:“首之以《从扈·隆福寺小记》文成述事义取尊王,实足以冠冕群英,牢笼万有。继之以《梦谈随录》,则宦海之鸳鍼,名场之龟鉴也。又继之以《孔氏三出辩》,辟往古之疑,得立言之正。又继之以《燕京杂记》、《营口杂记》,是为风土外编,可补水天闲话。嗣是而《越州纪略》、《常熟记变始末》、《守虞日记》三种,连类而及,要言不烦,志赭冠之,倡狂红羊历劫,悯苍生之涂炭,黄乌安归,又则次《松江府志摘要》,删繁就简,殚见洽。又则《海天余话》十幅,蛮笺绘玉容于楚岫千行,锦字织瑶想于亲楼。又次则《物类相感》,志虽曰陶情实资格物。至于《蜂房春秋》、《花史》、《罗浮梦记》、《四海记》、《科场焰口》、《秋红霓咏》六种或仿比事属题之体,或祖搜神志怪之奇,或托主文谲谏之词,或显游戏神通之具,可资谈助,聊遣睡魔,抑志士抒愁啸歌,不废风人言志吟咏以传。缘取《霜猿集》、《仙闺集》、《山晓阁词集》三种终之,而统其名曰《屑玉丛谈》。”所述虽语之不详,尚可窥其要旨。《申报》发刊近一年光景,有人投寄了一篇仿《阿房宫赋》的《申报赋》,将《申报》所载内容概括为“小窃流氓,鄙道贫僧,恶少摸乳,老翁献臀,某甲某乙,为隐其人”。此乃上海有中文新闻报纸以来十年间未有之事,故在当时读者中引起轰动,认为《申报》可观。然至《屑玉丛谈》,内容则基本上摆脱了《申报》初期文艺副刊之低俗、媚俗之态,而更注重其新闻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其中如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初集卷一之《越州纪略》、《常熟记变始末》和《守虞日记》,其中署名为古越隐名氏者在《越州纪略》中述太平天国之乱,记曰:“流寇之乱始于黄巢,横于张李,尾其后者则所称为伪天王洪秀全是也。道光三十年,洪贼扰粤,西窜湖南,出湖北、江西,据江宁、安徽,旋陷苏州,而浙水东西已成累卵之势……自是以后,金城十仞汤池百步为贼所据”。又如《常熟记变始末》道:“伪忠王李秀成调黄文金窜江西遣贼将钱桂仁来守常熟……团练局董徐配援诈与贼和”。以及《守虞日记》所记:“十一日二更,贼驱众急攻水营,惟闻炮声不绝,人号马嘶,如怒涛奔湧,势不可遏。城中之勇不能出援,三更后方失,守营者数百人死亡殆尽,自是水营为贼所据”等,文中虽不乏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诋毁与偏见之词,然亦不难从中窥见太平天国运动之声势浩大与磅礴气势。

以修史志为己任之《松江府志摘要》取同治上海县志而摘其要,全文内容包括:图经、年表、分野、疆域、形胜、乡保、山、场、水、土产、风俗、户口、田赋、徭役、盐法、水利、城池、坊巷、桥梁、镇市、官署、学校、兵防、驿传、坛庙、第宅、塚墓、寺观、古迹、名宦、科目、名臣、独行、文苑、隐逸、艺术、游寓、仙释与遗事。

卷五《物类相感志》属于格物致知类。编者谢枋得称是篇为苏东坡尚未流传于世之书,曰:“此先生寿世外篇也,夫大学之言致知也,必曰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千古不易之理。我朝理学昌明,关闽濂洛诸子类皆能出其心得,垂示来兹,而独于格物一事,或者以格去外物当之呜呼。”全篇自身体、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到杂作,皆一一述及。如“文房”记曰:“腊梅树皮浸砚水磨墨有光彩”。“绢布上写字用姜汁及粉则不淹开”。“衣服”类,如:“夏日衣蒸以冬瓜汁浸洗,其迹自去”等,颇具知识与趣味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