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 28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郭豫适

28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郭豫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乔木和施老在谈到鲁迅及其文章时,语气之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崇敬。施老在回忆中多次提到冯雪峰,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施老编杂志、编丛书常通过雪峰得到鲁迅的支持和帮助。施老另撰有《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载《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记

述二三十年代他和鲁迅、冯雪峰之间的关系。

施老在谈话中还把回忆往事推到自己年青时候读大学的经历,说到1926年他和戴望舒、杜衡在震旦大学念书期间都加入了共青团,三个人曾经互相配合完成散发传单的任务。施老和乔木谈话时对此说得很简略,而他在《震旦二年》一文中对此有具体的记述:

“我们接到了散发传单的任务,便在一个晚上,**点钟,三个人一起出去散步。在拉斐德路(复兴中路),马思南路(思南路),吕班路(重庆南路)一带,一个人走在前,留神前面有没有巡捕走来。一个人走在后面,提防后面有人跟踪。走在中间的便从口袋里抽出预先摺小的传单,塞入每家大门上的信箱里,或门缝里。有时到小店里去买一盒火柴,一包纸烟,随手塞入一张传单在柜台底下。”《震旦二年》,载《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4期。施老说:

“有一次,我差一点被捕。”他回忆说:那一年(1926年)我于除夕回到松江,打算在家过完年后回上海,后来沪杭铁路交通一度中断,等我回到上海时,方才知道望舒和杜衡被捕了,如果我当时在上海,也会一起被捕。乔木同志问:“听说他们被捕是有人告密?”施老说,我后来听说,他们被捕与震旦大学国民党右派学生有关。

接着施老还说了一段话:包子衍前几年翻阅《申报》,包子衍那时被借调到北京,在鲁编室和我们大家一起参加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子衍同志不幸于1990年7月4日在上海病逝。他告诉我,1927年9月份某一天,《申报》上有国民党市党部公布本市共党分子名单,其中有我的名字。那时我和戴望舒、杜衡实际上已受到注意。“四·一二”后,蒋介石公开逮捕、杀害**员和革命工人,我就离开上海回到松江老家,望舒和杜衡被捕后经人说情保释,其后也离开了上海。为了确切地了解施老当时向乔木所说的这段话,我事后询问过施老。他回信中告知:那一天的《申报》是1927年9月6日,标题是《市党部公布本市共党分子名单》,其中有以下文字:“(震旦大学)有C.Y嫌疑分子:施安华、戴朝寀、戴克崇。”施先生告诉我,他入团时用的是化名“安华”,这也是他的笔名。戴朝寀就是戴望舒,戴克崇就是杜衡,二戴入团时均用学名。

施老并说:这个名单公布,是警告性的,并不是通缉令,各大学及文化机关共有二百多人名见报。

五、 《唐诗百话》“是一本好书”乔木和施老的晤谈完全是谈心式的,话题有远有近。乔木关心地问:施先生前几年动过手术以后,近来健康情况如何?生活情况怎样?施老如实、简要地说:现在就是住房较小仍有些困难,身体情况还好,还在写作,相当忙。这时我插话:施老这些年奋力著述,出手快,产量多,除继续主编《词学》学刊以外,施老多年和词学界同志共同努力,主编《词学》学刊,此系迄今为止全国唯一重要的词学专刊。该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不定期出版,已出版了十期。还接待许多人的咨询,为报刊撰写诗文,并编著、出版了多种著作,现在手头还有不少任务。乔木听了很高兴,他说:这次来看望施先生以前,已看过施先生的《唐诗百话》,这种书使人读了有益,“是一本好书”。乔木说到这里,在座同志不止一人都反映,现在社会上有些书不好,应当有一些好的书把坏的书“挤”掉。大家谈到除应出版新作之外,也应该多出古典名著、鲁迅的书和有关的研究著作。

谈到《唐诗百话》这本书时,施老当场从书橱里把书取出来,签了名奉赠客人。他还对乔木说:这本书再版,可否请您写一篇序文。施老笑着说:“如果您肯赠序,这本书销路就会更大啦!”又说:

“如果忙,写五百字如何?”乔木也笑着说:“那怎么行?您是大家,又是一本大著,怎么能只写五百字呢?”关于此事,我曾记在《胡乔木同志谈〈唐诗百话〉》那一篇短文里,其中曾说:“乔木同志读书心细,对唐诗又甚熟悉,他当时还就书里个别地方提出意见,请施老斟酌。”但短文未能细说,现在就此作一些具体的补述。

乔木就《唐诗百话》谈到了好几位诗人和作品,其中谈到孟浩然。乔木对施老说:您这本书有介绍有评说,讲了许多知识,对读者很有帮助,个别地方我提出来跟您商榷,书中有个地方说孟浩然

所作“都是五言诗”,此语不确,孟浩然其实也作有七言诗。乔木还举出了孟作七言诗的例子。他建议施老在此书再版时是否可改一下。对于乔木这个意见,当时施老没有表示同意与否。我不知道他当时是没有听清乔木这几句话呢,还是出于礼貌不想打断客人的话,想多听听乔木发表意见?我还想到,会不会是施老手稿上落笔时“都”字前面少写了一个“大”字?还是手稿上原有“大都”两字但被漏排了一个“大”字,其后又被漏校了?这在近年来出版的书刊中,已成了常有的事。

哪知回到家里,我查翻了两部书,一本是施老此前赠我的《唐诗百话》,第446页上确有“他(适按:孟浩然)的诗也都是五言诗”一语;接着又查翻了《全唐诗》中孟浩然的诗,共二卷,孟作绝大多数是五言诗,但在大量的五言诗外确也有很少的一些七言诗,如七律《登万岁楼》:“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如七绝《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古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剪贴缩印本,1986年10月出版。

此二诗据《全唐诗》上册孟浩然诗第二卷。由此可见,乔木细心地读过《唐诗百话》这本书,至少是仔细地读过相当部分,又由此可知乔木对唐诗有相当高的修养,否则就提不出这个意见。一般读者,包括对唐诗有一定接触的读者,可能只知道孟浩然作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那些五言诗,未必知道孟也作有七言诗,因为孟的七言诗毕竟很少,在孟的全部诗作中简直不成比例。乔木的博学,他读书的广泛和治学的认真于此亦可见一斑。

这件事使我回忆起十几年前我们在北京编注《鲁迅全集》期间乔木审稿的一桩往事。那是在1978年12月间,乔木看了鲁编室送审的附有注文的新版《呐喊》单行本校样后,有一天晚上他请林默涵同志和鲁编室有关同志到京西宾馆去听意见,其时他在那里参加会议。有关同志回鲁编室后曾转达乔木如何认真细致审读校样的情况,说“他手里拿着《呐喊》的校样,在近三个小时中几乎是一口气不停地谈了三十多条意见”,见何启治、刘茵《播鲁迅精神之火》,那篇长文记述了新版《鲁迅全集》完成的整个过程,其中详细地记述乔木同志审读《呐喊》单行本注文的意见,文载《当代》杂志1981年第5期。有些是涉及政治性、思想性的,严肃认真地指出注文措词不可随便,要认真推敲;更多的是涉及行文造句等文字修辞方面的问题,他反复强调:“注释的文字要精练、准确、干净。”同上注。1978年他审读《呐喊》注文送审稿的情形,我是听别的同志传达;1989年他陈述对《唐诗百话》中有关孟浩然诗的一点意见,我是亲耳听到。这两件事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乔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待文字工作的严谨学风,实在很值得钦佩和学习。乔木在我的心目中,更像一位博学、严谨而又温和可敬的教授、学者和理论家。

乔木和施老的叙谈不知不觉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应当分手的时候,当乔木和施老握手告别、互道珍重的时候,显然两位老人都有惜别之情。

乔木同志出来后,还关切地询问华东师大现在的情况和我自京返沪的情况。我请他和市委负责同志有机会再到师大来指导。

六、 风范长存乔木同志

访晤施老后不久,我曾由校部转寄给他三本书。这三本书均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其中一本是《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文版,该书日文原版由日本伊藤漱平教授寄赠给我,我和有关同志筹划出版了这个中文本。为什么要寄这本书给乔木同志?因为那次交谈时,我曾提到这本书。又因为乔木同志当时还问及我近年专业研究的情况,故同时寄去的有拙著《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和拙编《红楼梦研究文选》两本。后来我收到了乔木同志一封亲笔信:“豫适同志:承惠赠书三册,稍稍翻阅,均有获益,甚感。

蛰存先生所著《唐诗百话》,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但嘱撰短文,自忖外行,殊难应命,便中乞代转告,希谅。即颂春节快乐。胡乔木1月21日。”此信写于1990年,信中再次称赞《唐诗百话》这本书,“嘱撰短文”即是当年施先生请他为该书作序,“自忖外行”自是乔木同志过谦之词。

1992年9月间,我从电视里得知乔木同志逝世的消息,感到十分突然和伤悼。前些日子,读到乔木最后一任秘书邱敦红同志发表的纪念文章:《他写了一部成功的历史》(写在胡乔木同志逝世一周年),其中谈到乔木最后写的《中国**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说:“这篇文章,是他在癌转移、全靠吃化疗药和‘兴奋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用他的话说是‘拼老命写的’。”文末又说:“乔木同志一生没有其他嗜好,从不爱玩也不会玩,读书、思考、写作,是他每天必须重复的三件事。”邱敦红同志此文载《人民日报》1993年9月19日。斯人斯事,令我钦佩无限,特别是想到乔木同志晚年自己身患癌症,却仍那样挂念着确需多加关心的大学和大学里的教授,想到他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心里非常感动。写这篇文字,一方面是记叙乔木访晤施老的往事,另方面也是借此纪念尊敬的乔木同志,愿他劳瘁一生之后得到永恒的安息!

(1993年9月起笔,11月底写完)(原载《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编入《庆祝施蛰存教授百岁华诞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豫适按:此文收入刘中海等编《回忆胡乔木》一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其后该书增补一批文章,改题杨尚昆等著《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仍由该社于1997年5月出版。在后出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中,收入本文时加了一条重要的脚注:“胡乔木说的这个人是张荫麟。——本书编者注。”1998年10月1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