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十里洞
2018-04-15 作者: 张培良
重游十里洞
侯春江杜良盛
2012年8月25日,邯郸市跃峰渠沿线景点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大都年事已高,年龄在六十岁左右的就算是最小的了。Www.Pinwenba.Com 吧他们对沿线的工程如数家珍,兴奋异常,激动不已,原来这就是修跃峰渠时峰峰矿区民工团团部和各施工营的负责同志。是他们亲手修建了跃峰渠主干渠的十里洞、群英洞、向阳洞、水利枢纽斗天闸、友谊闸和悬崖峭壁上的七千多米明渠。时隔三十七年过去了,这些老同志又重聚在一起,想到跃峰渠再走一走,到十里洞再看一看,老同志们再见一见。特别是2011年12月3日,邯郸晚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难忘十里洞”文章之后,在矿区特别是在修建过跃峰渠的人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大家也想知道,当年修的跃峰渠怎么样了,十里洞还通水吗,这些水又到哪里去了,发挥的作用大不大。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当年民工团的负责同志积极筹划,尽量把能去的老同志都找到。说实在话,现在找到一些老同志并不容易,他们都不在岗,又多次搬家,联系方式也改变了,有的为儿女献余热都献到国外了,但搞筹备的同志还是一番热情,千方百计,组织起了约三十名左右的老同志一道同行。
百里渠线皆景观
行程开始了,当车子行驶到老刁沟时,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几十米高的激流飞天而下,雪白的浪花拍打着岩石,轰鸣的水声激荡回响,俨然又一个黄果树瀑布移到此处。特意陪同前往十里洞的邯郸市跃峰渠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盖永强介绍说,这是老刁沟瀑布,就是跃峰渠引来的漳河水,目前流量有十几个。啊,这就是我们当年的劳动成果,几十年来仍然发挥着作用。老同志们纷纷下车,拍照留念。老刁沟第一站景点,就给我们回顾当年修建跃峰渠添了信心。
老刁沟瀑布的水通过老刁沟水电站流到哪去了?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原团施工员曾任区水利局副局长的杨贵友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答案。他说,跃峰渠水流入滏阳河后,对滏阳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年我们矿区在滏阳河上陆续建成的橡胶坝有5座,形成的观赏水面有50多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的滏阳河橡胶坝工程坝长110米,坝高6.5米,可形成观光水面25万平方米,投资概算2600多万元。围绕滏阳河,我们进行了河床清淤、整治河堤、铺设彩砖、树木绿化、安装栏杆、建设湿地等工程,使沿线20里长的滏阳河改变了模样,这都是有了跃峰渠水带来的变化啊!
是啊,跃峰渠水流入滏阳河,墨绿般的河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焕然生机,水面上百鸟飞翔,鱼儿跳跃,荷花盛开,游船如织,河岸上好几处乐园,使人们有了休闲好去处,人们或散步,或玩拳,或钓鱼,或歌舞等,悠闲自乐。跃峰渠连着滏阳河,为这一切提供了条件。你说,我们参加十里洞建设,又把水引到黑龙洞滏阳河,怎么能不感到自豪呢!大家心情振奋起来,在车上热烈地讨论着,当时修跃峰渠光知道引渠浇地农业用水,没想到时代发展这么快,这渠水不仅浇地,还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原商业局科长韩永江说,跃峰渠水的到来,使滏阳河两岸居住环境都改变了,你看商品房的名字都带个水字,如水岸名都、滨河花园,这个湾那个湾的,带个水字就增值,连房价都涨上去了,成了风水宝地。原峰峰矿区统计局局长王富林早晨去河边公园遛鸟,晚上沿滨河路散步。他说,滏阳河成了人们锻练身体的好地方了。和滏阳河紧相连的就是磁县著名的溢泉湖了,景色更加宜人,用的也是跃峰渠水。
跃峰渠十里洞所在地是磁县白土镇区域,从张二庄岭向阳洞到五合斗天闸是十里洞的整体线路。当时的印象全是土路,现在可是变了,到白土地界,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我们修渠的五合地面。有了路,有了水,又有山,搞旅游就有了好条件。沿十里洞往里走,磁县利用漳河水搞了个小三峡,吸引了人们旅游,十里洞也已成了旅游景点,但要形成大气候,还要再策划再开发。如利用皮筏子游览十里洞,出来参观群英洞,然后欣赏大渡槽,远眺向阳洞,聆听那修渠时的动人故事,也许就是个好创意。在南方随便指个山头就是景点,三块石头垒个小庙就收钱,比他们强多了。搞红色景观,搞红色旅游,搞红色教育,整个跃峰渠和涉县129师串起来,就是旅游精品路线。这一天真的不远了,我们举双手欢迎它。十里洞五合斗天闸往里走,就看到了更加自然生态的世界。这里沿渠山路不太宽,紧贴大山蜿蜒而行,四面群山虽不险峻,但也层峦叠嶂,果树繁枝,野花盛开,不知名的小鸟飞翔而过。更可喜的是山路下面是漳河水,里面有十几个皮筏子在嬉戏玩耍,或是一家休闲、或是情侣热恋、或是好友作伴,划水而游,怡然自得,真是连心灵都净化了,把繁华都市的浮躁之气一扫而空。看来哪里有了水,哪里就有了绿色;哪里有了水,哪里就有了活力;哪里有了水,哪里就有了生机,跃峰渠真是功不可没,利在千秋啊。
勇闯难关话当年
大家在热烈地讨论着,车轮飞速转动着。在参观了向阳洞之后,十里洞就进入地界了。十里洞从上寨村南至到白土村东,共计5186米,上寨为进洞口,白土为出洞口。但这十里洞的上面已经被绿色的庄稼所覆盖了,有的上面已盖了民居,要从上面找到一点十里洞的痕迹还真是不容易。在1977年5月21日,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李达在参观了十里洞后曾说,这么大的洞也可当战备洞。说话之间,十里洞进洞口到了,这地方远离村镇,洞前显得很幽静。三十七年过去了,进洞口除了风雨沧桑外,其它没有什么变化,十里洞三个大字据说是模仿**手写体刻制的。两边对联分别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我们建十里洞的真实写照。洞口一侧是高不到两米、宽不到一米的碑文,渠中的水在静静地流淌,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白驹过隙,日月穿梭,五千民工奋战十里洞的日子也快被岁月磨平了。那山岗上“修通十里洞”用石块垒成的巨幅标语呢,那十里洞上面像山一样的石料石渣呢,那民工掘进十里洞震撼心灵的呐喊呢。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这不是昨天发生的事吗,而这一切都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这滔滔的渠水日夜不停的流向远方,它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看到这宏伟的工程,谁相信修十里洞的人平均年龄是仅二十岁左右的农民工呢?谁相信仅凭简陋落后的镐钎锤就能修建十里洞呢?谁相信凭借血肉之躯在一年零三个月就打通十里洞呢?谁又相信每天十多个小时拼命苦干的报酬是仅值当时几角钱的工分呢?然而,曾经参加过修建十里洞的人们相信,这就是历史,那是一段惊天地、泣鬼神,打通十里洞的英雄壮举。今天,这些用性命拼命创造奇迹的人们就来到了十里洞洞口前。
看到十里洞,大家的情绪反而平静了下来,远不像在车上议论得那样热烈。有的走到碑文前,看碑上刻写的简短的文字,怎么也概括不了那气壮山河的十里洞战斗。有的走上十里洞洞顶,眺望无际的庄稼地替代了当年那二十五眼天井上迎风招展的红旗和日夜不停的绞车转动声。有的走下渠底,捧起天上之水,引起无限情丝。渠水流过之处,是我们当年施工的好战场。是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我们日夜苦战,打通十里洞时美妙的篇章。当年峰峰公社党委副书记、历任正县级区纪委书记的薛成怀,今年整七十岁了,修十里洞时年仅三十三岁。他是在十里洞峰峰营滑坡地质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到来的,也是在邯郸地区跃峰渠通水日期已经确定,峰峰矿区民工团打通十里洞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到来的。薛成怀到工地,善于谋划,精于指挥,实干在前,和民工一起修隧洞,一起抬料石,一起打石夯,一起推排车。在战滑坡塌方的日子,吃住在工地,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连轴转,组织和带领民工战胜滑坡,打通隧洞,确实赢得了民工的赞誉。现在,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十里洞前,回忆这段往事深情的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和群众在一起,和民工在一起,这样民工才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力量。十里洞就是我们依靠民工干出来的,要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历史功绩。朱永堂,当年和村民工营长,在十里洞的施工中,他所带的营起着生死成败的关键作用。因为十里洞上了五千民工,和村营在施工高峰时上了八百多人,十里洞长5186米,和村营长3.68里,长度达1840米,工程量占十里洞的三分之一。在施工中打天井三眼,这三眼天井数量不多,但却是十里洞最深的,平均深度在八十米以下。另外,还计划一眼天井,因深度太深,改成了斜井,长度达172米。跃峰渠施工结束以后,朱永堂数次重返十里洞,因为他对这里的感情太深了,是他一生中付出心血最多的地方。只要一提起十里洞,他总是抑制不住深情的回忆。他不能忘记,和村营施工时的大塌方,一塌就是十几米高、几十米长,几节手电筒照上去连个影也照不到,黑咕隆咚,成百斤上千斤的石头往下掉,民工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就这样也得拼着命去抢塌方,决不能因为塌方延误了工期,影响了十里洞通水。他不能忘记,在施工时杜庄民工杜石命为了抢救发生了事故的两个民工,两条胳膊挟着两个民工,从隧洞底下冲上来,全身上下成了个血人。为了表彰奖励他的英雄行为,营部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并郑重奖励他一套新劳动布工作服,现在想都不能想,那时物质奖励就是一套劳动布工作服,实际上那时条件也就太差。他也不能忘记,他手下连队的连长班长们是那么地英勇善战,硬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设备落后的情况下打通了十里洞,荣获1975年邯郸地区跃峰渠群英会颁发的授于和村“挑重担攻难关掘进红旗营”的光荣称号,并在邯郸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碑前集体留影。这张照片被同去的民工保留下来了,以寄托那困难时期创造的辉煌。今天,朱永堂和当年团营领导们重游十里洞,给我们讲述这段历史的回声,让每个听者无不动容。
历任镇长、镇党委书记、局长、区市人大代表的张培良,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任义井营副营长的。他作为一个普通民工任施工员,又从施工员到连队指导员,在义井营前有险滩后有激流援军不至的情况下,挑起主抓施工的重担。也算团营领导慧眼识才,把如此施工重担放在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要知道,义井营也是一个十里洞的主力营,地处咽喉地段,要是不能如期完工,整个隧洞将被前后夹击。张培良还真不负众望,来自民工,带领民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和其他领导一起同甘共苦,使义井营提前完成十里洞的掘进任务,张培良也像一颗启明星为人们所瞩目。今天张培良重返十里洞,深知修渠之不易,为战友相逢而举杯,一首七律响彻大厅,诗云,跃峰战友重聚首,畅谈往昔岁月稠。转瞬已近四十年,感慨万千故地游。台庄渠首飞激流,十里长龙地下走。无私豪情动天地,岁月峥嵘竞风流。
悲壮滑坡大会战
战地质灾害滑坡塌方,一下子把峰峰营冲到了风口浪尖上。本来峰峰营的工程就挺艰巨的,民工团曾树峰峰营为战塌方营一面旗。好不容易闯过了难关,谁知道没松一口气,更大的难关又来了。那是一九七六年的七月份,十里洞整体修通了,个别工段有点扫尾活。邯郸地区确定一九七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即将全线试水,艰苦奋战了一年半多的民工们已经在迎接这个通水大喜日子的到来。然而就在这时,峰峰营整个长度达八十米的隧洞,被二十多米高的覆盖岩层全部塌陷下来,全团的目光瞬间聚焦这天井二十四号和二十五号的地方。峰峰营长高贵堂回忆这段战滑坡塌方悲壮史诗时说,那真是一言难尽,工程就要结束了,怎么就遇到这谁也没见过的滑坡塌方呢。滑坡到什么程度呢,不身临其境是难以置信的,在山头上有棵大柿子树,一直滑坡七八十米,从山头滑到坡底。滑坡的力量有多大呢,砌隧洞支撑两侧的圆木有二十到六十多公分粗,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的排过来,要是战争年代轰炸也塌不了。但滑坡劲大的时候,几十公分的圆松木竟被拧的像麻花一样,木材眼睁睁看着被拧折、被拧酥、被拧得不能再使用。加上连续下了十三场大雨,地质滑坡越发严重。峰峰营长高贵堂说,那时战滑坡塌方真是受罪了,几乎连命搭进去。工地离宿舍不算远,我一连二三十天没回过宿舍。饿了工地吃口饭,困了就在工地上躺一会儿,一步也不敢离开工地。那一次出工伤,鼻梁骨折,医生说最少住三个月医院,我缝合了一下,仅休息了几天就回到工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高贵堂说到这段往事还是那样动情。他说,去年冬天,我看到了邯郸晚报刊登的“难忘十里洞”,一连看了两三遍,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老伴问我你这么大个人了,看的啥还掉眼泪?我说,你快看,邯郸晚报把我修十里洞战滑坡塌方的事登出来了,真是不愿再想啊。这是现在说的话,但当时战滑坡塌方震动了全跃峰渠,震动了前后方,震动了地市区领导,可见这滑坡的难度和分量。区民工团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地区跃峰渠试水前拿下这滑坡塌方。为此,整个团部一起上,十一个营一起上,能用到的施工力量、技术力量、后勤力量、民工力量、领导力量一起上,土办法洋办法一起上,团部也搭起帐篷搬到了工地上。还有老虎连、尖刀班、硬骨头、钢铁汉,凡有十里洞荣誉称号的一起上,工地上战旗猎猎,气势如同泰山一般,能打通这十里洞怎么就打不通这八十米。今天来重游的人几乎都会战过滑坡塌方,上千人摆在这一处,那詄着干的劲头不是比天还高吗。这次重回跃峰渠,大家说一定要去看看那个战滑坡塌方的地方。现在这个滑坡塌方的地方什么遗存也没有了,连那个滑坡的山头也没有了,只有涓涓流水从隧洞流出。那上千人施工的场地上面长满了庄稼和建起了民居,里面重新修起的八十米隧洞战风雨战滑坡战塌方,巍然屹立。一晃三十七年,那会战的场面还是那样历历在目。
精细施工质为先
团里主抓施工的副团长、上世纪六十年代抚顺煤校毕业的知识分子谭继业,已是七十有五的老人。身体硬朗,鹤发童颜,在重游十里洞中,打开往事的闸门,对十里洞的每一处工程都了如指掌。他说,修十里洞遇到好多技术难题,那就要用科学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如隧洞那么长,不好摆开施工面。我们就制定了打天井的方案。每二百来米左右打一个天井,下去以后两头作业,增加工作面,最后实际打天井二十四眼,打斜井一眼,共计五十二个掘进面,同时进行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他说,一定要根据工程实际制定施工方案,就说隧洞掘进吧,要是大断面掘进,一次成巷,容易坍塌,走偏方向。而先进行小断面开采,再大断面扩展,两次成巷,使隧洞掘进科学合理。为原计划四年完成的修渠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看到了十里洞,还有三个人分外感慨。这就是当年抓施工测量的李贵堂、杨贵友、杜希望。那时候,团部的测量任务繁重。搞施工测量的真是辛苦,跋山涉水,早出晚归,跑遍了十里洞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山水水,精确地进行测量设计,指导民工营按正确施工方案掘进。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么大的工程,营连施工员全部来自农民。为了正确掘进定位,不使隧洞偏离,营连施工员什么土办法都用上了。有用木匠吊线原理的,有用煤窑掘进办法的,有用三点成线的,有用中间留鼻梁留孔透气的,还真的使十里隧洞测量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整个十里洞验收时,对串误差仅两个毫米,纵坡一致,复检符合要求,这是在现在看来也非常好的施工结果。当时年仅十五六岁、后任区水利局副局长的杨贵友说,那时测量早晨下隧洞直到测完才能上井,每天在工地十多个小时,反复测量计算,生怕出一点问题。有一次夜里十二点多钟,又是个冬天,一个营打电话说隧洞通了。我们几个赶忙穿上衣服就往工地实际测量,数里路远,全靠步行,那时就不知道什么叫苦和累,还落下个胃病根。现在这三位团技术施工员又重游当年测量的土地,心情分外激动,只是搞过测量的隧洞进不去了,那里正日夜不息地流着渠水。时在施工处工作,曾任区国土局局长李树声,是参加邯郸地区跃峰渠规划、勘测的工程技术人员,顺山峰起伏,跋涉在太行山。记忆最深刻的是民工团十里隧洞的规划、勘测、测绘,选线定位,都符合隧洞实际,保证了隧洞质量。科学规范施工,使十里洞这宏大的工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越是艰险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