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条渠
2018-04-15 作者: 张培良
还是那条渠
李天增
金秋时节,我又一次来到跃峰渠,沿着干渠上行,一直到渠首。Www.Pinwenba.Com 吧百里长渠流水潺潺,渠道两旁绿满山、花满坡,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当我漫步在宏伟壮观的险峰渡槽上时,耳畔仿佛响起了当年跃峰渠通水典礼时的鞭炮声和欢呼声。
那是三十四年前的1977年9月15日,我作为河北日报记者,有幸亲临跃峰渠通水典礼大会现场,采访跃峰渠建设者的事迹。
那天的大会主席台就搭在离这里不远的工地上,当主持人宣布通水的口令时,顿时鞭炮齐鸣,欢声雷动。只见渠首闸门打开,漳河水倾泻而下,浪花飞溅如雪似玉,流水哗哗高奏凯歌。通水的消息早就传到十里八乡,沿线民众扶老携幼来到渠边,双手捧起多年渴盼的甜水,喜极而泣,说不完高兴的话,道不完感激的情。作为刚调入《河北日报》的一个小记者,那天我采访最多的就是普通群众,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们的笑脸。我也是农民出身,看得出来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是对未来流溢着的希望。
提起建设跃峰渠的艰辛和工程的宏伟,30多年前采访时的情景像在电脑上浏览照片一样展现在脑海:这条大型山区灌渠,全长244.98公里,参加工程建设的10万余人实行军事化编制,两年时间钻透了54座山峰,工程量之大、施工之难,没有亲身经历,不可想象。在悬崖上施工,运送砂子、水泥、白灰等物料就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没有提升设备,全是民工肩扛背驮上去的。炮洞狭窄转不开身,人们就跪着打锤,趴着掏渣。没有电灯,就用手电和自制的“萝卜灯。”放炮后排风设备不佳,衣服和席片在驱赶浓烟中派上了用场……我在当记者之前曾经有过放炮采石的工作经历,深知其中甘苦,但采访时当我仰望高耸云端的悬崖峭壁时,仍然不免心里发憷,于是,对工程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顿生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如今,那情景似乎依然在眼前。
记得那次采访中,我对建筑质量格外关注,曾细细地查看过石料勾缝等建筑构建的细节,因为这毕竟是关系到后代子孙的大建设。历史是最好的检验师,如今30多年过去了,那些建筑细节如今又怎么样呢?这次重访,我又特意地留意了那些地方,发现它们除了变得苍老之外,依然硬朗,渠沟的砌石依然严丝合缝,就连险峰渡槽上最易损坏的那一个个水泥栏杆也基本完好,而个别损坏的栏杆顶端裸露出的钢筋依然粗壮遒劲。须知建设跃峰渠时,“十年动乱”的影响尚存,经济相当萧条,技术十分落后,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而工期又一再提前,但工程质量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临来前,心里曾有一份隐忧,觉得跃峰渠可能毁坏到了相当的程度,眼前的情景却大出意料。真难想象,三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日晒,工程基本完好无损,这太难能可贵了,真该叫那些当今随处可见的“豆腐渣”工程的项目经理们到这里接受教育!
山,还是那道山,渠,还是那条渠,人易老,渠中流水却永远年轻!
(作者曾任《河北日报》驻邯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