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2018-04-15 作者: 吴义春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休克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Www.Pinwenba.Com 吧现在认为休克是一个以急性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其中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是引起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减少和细胞功能障碍的基本环节,正常微循环的结构见图9-1A。

一、休克的分期和发生机制

引起休克的原因可以不同,但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一系列机体的变化及微循环障碍的演变是基本一致的。以失血性休克为例,将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变化过程分为以下三期。

1.微循环缺血期 又称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或休克早期,也称休克代偿期,表现为微循环灌流明显减少。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060/20140822153546/images/128/Image0.jpg

A.正常微循环;B.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C.淤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D.DIC期微循环变化

(1)微循环变化的主要特点 ①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持续收缩,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尤其是前阻力明显增加,即前阻力大于后阻力;②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而动—静脉吻合支开放;③微循环灌流量严重减少,“灌”少于“流”,出现组织缺血性缺氧(图9-1B)。

(2)形成机制 ①在休克的原因(循环血量减少、内毒素等)作用下,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高。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激活α受体,导致小动脉和微血管收缩,且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大于微静脉,因此形成前阻力大于后阻力;肾上腺素可激活α受体,使微循环血管的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从而导致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流减少。②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及血容量减少均可引起肾缺血,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高。在严重的失血性休克,血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可比正常增高60倍。由于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强10倍),使小血管强烈收缩,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加剧。

(3)临床表现和代偿意义 此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见图9-2)。动脉血压基本正常,但脉压减小。该期是机体的代偿期,表现在:①回心血量增加,休克早期,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大量释放,引起小静脉和微静脉的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加。这些血管在正常情况下,可容纳总血量的60%~70%,被称为容量血管。肝血窦的收缩,也使回心血量增多。这种“自身输血”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得以补充。②组织液回吸收增加,由于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比微静脉高,造成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内静水压下降,组织液回吸收增加,回心血量增多,被称为“自身输液”。据测定,成人组织液回吸收量可达1500 ml/24 h。③维持动脉血压,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高。此外,由于小血管收缩,外周血管总阻力增加,使动脉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血压一般不下降,所以血压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休克的唯一指标。④保障心、脑血液供应,由于不同组织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的不一致性,皮肤、骨骼肌、腹腔器官和肾的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故血管收缩强烈,使这些器官的血液灌流量明显减少;冠状动脉的α受体兴奋,使冠状动脉扩张,心肌血液灌流则无明显减少;脑血管收缩反应也不明显,而能保持脑血流的相对稳定。机体通过血流重分布,使机体在有限的循环血量条件下保障了心、脑器官的血液供应,对维持生命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060/20140822153546/images/128/Image1.jpg

2.微循环淤血期 又称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或休克期,也称休克失代偿期,是微循环障碍的进一步发展。

(1)微循环变化的主要特点 ①微循环血管的自律运动消失,微血管收缩减弱和毛细血管前扩约肌松弛,使大量血流涌入真毛细血管网;②大部分器官组织血液“灌”大于“流”,血流缓慢,造成微循环血液淤滞,出现淤血性缺氧(见图9-1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