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临床病理联系
1)颅内压升高:由于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隙渗出物堆积、阻塞脑脊液回流,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小儿前囱饱满等颅内压升高表现。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明显。
2)脑膜刺激症状:由于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软脑膜及软脊膜,使脊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处受压,当颈部或背部肌肉运动时牵引受压的神经根而产生疼痛,因而颈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而呈僵硬状态,称为颈项强直。婴幼儿常因发生腰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而呈“角弓反张”。当屈髋伸膝时,因坐骨神经受到牵拉,产生疼痛,称为屈髋伸膝征阳性。
3)脑脊液的变化:早期脑脊液澄清,随后因蛛网膜下隙有大量脓性渗出物,而呈混浊脓性,蛋白增多,含糖量减少,涂片或培养可查见致病菌。
2.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少数病例(多为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称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根据临床病理特点,又分为以下两型。
(1)败血症型 多见于儿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特点是脑膜病变轻,短期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皮肤出现大片紫癜、两侧肾上腺皮质广泛出血,称为沃—弗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时,大量的细菌内毒素入血,引起中毒性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脑膜脑炎型 脑膜炎波及软脑膜下的脑实质,由于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严重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损伤,使颅内压急骤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伴惊厥、抽搐、昏迷或脑疝形成。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三、结局与并发症
若能及时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痊愈。少数患者治疗不当,可发生以下后遗症:①脑积水,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②脑神经受损麻痹,由于炎症累及大脑基底部脑神经,引起相应神经麻痹征;③脑梗死,脑底部脉管炎导致管腔狭窄、阻塞,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因缺血发生梗死。
四、病理与临床护理联系
本病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1.病情观察 监测患者生命征,注意意识、皮疹、面色、瞳孔、情绪等变化。
2.对症护理 使用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注意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的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呕吐剧烈者,应从静脉补充能量。
3.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及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前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