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第六节 伤寒

第六节 伤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六节 伤寒

2018-04-15 作者: 吴义春

第六节 伤寒

伤寒(typhoid fever)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Www.Pinwenba.Com 吧特征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形成特征性的伤寒肉芽肿,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病变最明显,故有肠伤寒之称。患者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最多。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愈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可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用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来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以辅助临床诊断。人对伤寒杆菌易感性强,菌体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重要因素。

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细菌随粪便和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源,经消化道而感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消化道后,量少可被胃酸杀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菌量多时,未被杀灭的细菌进入肠腔,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特别是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进一步到达肠系膜淋巴结,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内生长繁殖,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致肝、脾、淋巴结增大,此时患者没有临床症状,称潜伏期(10日左右)。随后,细菌及其内毒素再次大量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各器官的病理改变。进入胆囊内的伤寒杆菌生长繁殖并随胆汁再度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使已经致敏的肠黏膜淋巴组织坏死、脱落并形成溃疡。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28/20140822153549/images/128/Image0.jpg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的巨噬细胞体积大,胞质中常吞噬伤寒杆菌、淋巴细胞、红细胞和坏死的细胞碎屑,又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称为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见图21-17),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伤寒小结和伤寒细胞均具有病理诊断意义。伤寒的病灶内一般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1.肠道病变 以回肠末段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常见。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分为四期,每期约持续1周。

增生的巨噬细胞体积大,吞噬伤寒杆菌、淋巴细胞、红细胞和坏死的细胞碎屑后聚集形成伤寒小结

(1)髓样肿胀期 肉眼观察,肠壁充血水肿,淋巴组织增生、肿胀,突出于黏膜表面,质软,色灰红,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凹凸不平似脑回(图21-18)。光镜观察,肠壁淋巴组织内伤寒细胞增生形成伤寒小结;病变周围肠壁组织充血、水肿,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此期患者体温呈梯形上升,骨髓培养(+)。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28/20140822153549/images/128/Image3.jpg

(2)坏死期 肉眼观察,坏死组织失去正常光泽(图21-18),呈灰黄或灰绿色。光镜观察,坏死组织红染无结构,周边及底部可见典型的伤寒小结。此期患者呈现稽留热,皮肤出现特征性玫瑰疹,粪便培养及肥大反应开始呈阳性。

(3)溃疡期 坏死组织崩解、脱落而形成溃疡,溃疡的形状与淋巴小结的分布及形态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的长径与肠管长轴平行(图21-18)。溃疡深浅不一,严重者可穿透肌层和浆膜层,引起穿孔。如累及血管,可引起肠出血。此期临床表现与坏死期大致相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