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后来跟我说,这段经历感觉很微妙,其实她对佛包括藏传佛教了解得并不多,但她相信因果轮回,也愿意去看看了解这些。
次日睡了个懒觉,吃了早饭后才开车向古格王朝遗址开去。
离遗址还很远,就看到了山顶的寺庙,和一些坍塌的土屋。山下是大片的黄土坡地和低矮的山包,地面上布满了碎石,车想怎么开都可以。
古格王国遗址王宫城堡是从10世纪开始不断扩建的。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下到山顶高约两三百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多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古格周围的建筑都是土方,从下往上看,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仍感觉金碧辉煌,有些恍如隔世。走在废城中,有些凄凉,有些遗憾。从上往下看,能看出错落有致的街道,有的房间还能看到门窗的框架。燕子指着废墟对小不点说,瞧,那是个二室一厅,那是个三室一厅,古人很有智慧呀。其实古格的半山腰以上的房子很多是石头做的,古格遗址是当年的王朝所在地,它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住得越高地位越显赫,房子也就越好。
上面还有个寺庙,在维修,听那上面的民工说,只有固定的日子开放。听说里面有古格壁画,保存得挺好。上面还有一个通往国王密室的暗道,本想去看,但小不点说累了,不肯上去,我们也就作罢。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是战争还是灾难?这成了个难解的谜。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看札达县的地理环境,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土林和戈壁。吐蕃灭亡之后,阿里便成为了各派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作为古格王国所在地,扎达自然也成了朝圣者必须朝拜的地方之一。随着朝拜者的逐渐增加,原本脆弱的象泉河谷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不堪一击。加之战乱破坏,水利荒废,使当年繁华的都市变为了令人生畏的茫茫荒漠,仅留下了大漠之中的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倒的佛塔。可能环境恶化也是古格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曾孕育过辉煌成就的象雄文明和古格文明,但又神秘消失的象雄王国和古格王朝,今天只遗留下了千古的谜团,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戈壁。
古格废墟在高原耀眼的光下,依然灿烂。
站在曾经繁华的王朝山下,放眼望去,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枯树,衬托着千古的沉寂。当然,还有让今天的人们值得思考的深奥或浅显的道理。
就是今天,这里的生活也不是很便利,连最起码的水、电,都不能保证。
我们在扎达街上看到,许多店铺的门口都摆放着小型汽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加油站同样也是自己备有大发电机,每来一辆车加油时便启动发电机发电,供加油机使用。我们住的小宾馆也一样,刚到那儿,老板就催促我们几个赶快洗澡,要不一会停电停水就洗不成了。经了解,扎达原来是个停电多于有电的地方。
信步走到托林寺门口的街道上和寺庙旁边的小公园,园里设有一些健身器材,几个孩子在器材上玩耍。在河边遇一个藏族姑娘,我见她穿着工装,心想,她肯定能和我用汉语对话,于是便和她聊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她不但汉语讲得很不错,还能认识一些汉字。那姑娘叫扎西拉姆,长得小巧,脸上有着高原地带大多数人都有的高原红,她很礼貌,也很健谈。她在给我介绍了扎达概况后,叹口气说:“我们这个县城就是缺电,停电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一冬都没电没水。我听了大吃一惊,冬天的西藏是最需要电的时候,夏天倒还好一些,反正这里不是太热,用不上空调啥的,洗澡也好办。但是冬天没电怎么取暖,怎么洗澡呢?如果是牧民还能用牛粪烧火,这里可是城镇啊。
我问拉姆,没水怎么过?她说,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到了冬天你再来就能看到,路上有很多人骑着摩托车、三轮车去买水、拉水。
我真的无语了。载人卫星都上天了,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不能做到呢?我似乎看到了冰天雪地中,络绎不绝的各种车辆,拉着人生存必不可少的水,一走一滑地行进在马路上……在据说是太平盛世的今天,在全国人民全力支援建设西藏的今天,在电视台记者于街头喋喋不休地问大家“你幸福吗?”的今天,面对拉姆,我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惭愧、安慰还是指责点什么?
不过,我能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待到扎达有电有水时,媒体报道会说的词语是什么。就像所有主流报道一样,当年是怎么怎么穷困,现在是如何如何得到关怀而幸福,指责过去,美化现在,或成八股文或说现代“经文”,百念不厌,屡试屡爽,我自小听到的无一例外都是强大、幸福,哪怕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听到的也是这说辞。世界总是在进步,社会总是在进步,贬昨非而颂今是,无任何价值。脚踏实地做些真正有利于民、加快人民幸福指数的事,不是更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