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文言文阅读(3)
2018-04-15 作者: 蔡明
3.3文言文阅读(3)
3.3.215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解析:示例: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Www.Pinwenba.Com 吧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四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3.3.2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元帝异之()
解析:①热水②对……感到惊奇3.3.217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A.明帝问何以致泣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C.皆以美于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解析:答案是C。
3.3.2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解析:①谁说你见多识广呢?②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3.3.219【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解析: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意思同即可)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意思同即可)聪慧(意思同即可)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3.2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解析:治理国家(意思对即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意思对即可)
3.3.2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解析: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节奏感很强。(意思对即可)
3.3.22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
解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3.22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句子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解析:答案是A、D。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3.3.224解释加点字的词。
(1)篁竹(2)佁然(3)俶尔(4)翕忽解析:(1)成林的竹子(2)愣住的样子(3)忽然(4)轻快,敏捷。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解释,一定要注意词义的准确性。
3.3.225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解析:(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似的。(2)朝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本题考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在解释中要抓住几个关键词:(1)中的“可”是“大约”的意思,“许”表示约数;(2)中“斗”“蛇”都是词类活用,可译为像北斗星那样,像蛇一样。
3.3.226文中写小石潭概貌,依次写的内容是、、、、、、。
解析:答案是:潭水卷石树蔓游鱼日影岸势竹树。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注意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
3.3.227写游鱼时,能体现水清澈的句子是,这句话跟上文的相照应。写鱼时采用结合的手法。
解析:皆若空游无所依水尤清洌动静3.3.228写潭的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子是和。
解析: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3.3.229文章写潭上凄清气氛,其实是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这种写法是。
解析:寂寞、凄凉、孤愤移情于物3.3.230第一段中用行动写心情的一句是。
解析:伐竹取道3.3.231第一段点出小石潭的环境,又表现了发现小石潭的喜悦心情。试归纳作者“心乐之”的原因。(用原句作答)
解析:①闻水声,如鸣佩环。②水尤清洌。
3.3.232第一段中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时,用了、、、、、等动词写出了作者的欣然前往;写小石潭的概貌时,用、、、等词写出了石的不同形态,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初来小石潭时的心情是。(用原话回答)
解析:行隔闻伐取见坻屿嵁岩心乐之3.3.233写游鱼既有态描写,如,又有态描写,如,其目的是从侧面烘托水的。
解析:静佁然不动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清澈(2008·哈尔滨)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3.23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谢:
解析:违背道歉3.3.235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素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受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发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解析:答案是C。接受3.3.236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解析:(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3.237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解析: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诗二首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唐·王睿)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
(郭沫若)
刘一儒传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真,亦居正姻亲①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②,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③,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④归。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⑤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⑥。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注释】
①姻亲:因婚姻关系而构成的亲戚。②居正当国:张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国政。③坐斥:获罪遭贬斥。④移疾:上书称病辞官。⑤扃(jiōng):关闭。⑥恬让:淡泊谦让。
3.3.238“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
解析:“画师”“画工”“工匠”“画匠”等。
3.3.239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此类似,唐代诗人杜牧也曾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
解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3.240阅读《刘一儒传》,写出文中与加点的“皆”意思相近的一个词。
解析:悉(尽)
3.3.241《诗二首》中画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请你也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作出评价。
解析:示例一:为官一身清,赢得高洁名。示例二:不求名利守高洁,一生恬让留清名。示例三:清廉正直垂青史。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3.24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把酒问青天:
(2)念无与乐者:
解析:(1)端起酒杯(2)考虑,想着3.3.243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解析:答案是B。
3.3.24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3.2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炼含蓄饶有余味。
解析:答案是C。
3.3.246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解析: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2005·长春)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3.3.247选文出自古典名著《》,这部书的作者是。
解析:三国演义罗贯中3.3.248曹操对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选段中集中体现了他这种处世哲学的语句是什么?
解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3.24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评价曹操斩杀故人吕伯奢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解析:能围绕选文内容答出曹操狠毒、不义、奸诈中的任意两方面即可。
(2008·长沙)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3.25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
(2)多会于此()
(3)春和景明()
(4)不以物喜()
解析:(1)迫近(2)在,到(3)日光(4)因,因为3.3.25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解析:(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3.3.252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解析:!,?
3.3.253《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解析:气象万千心旷神怡3.3.254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解析: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3.3.255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解析: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2006·福建厦门)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
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3.3.25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解析:①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3.3.257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
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
解析:①3.3.25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解析:答案是B。
3.3.25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解析: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3.3.260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
解析:(1)答案是C。(2)示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示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009·徐州)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3.3.26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之妻私臣私:
(2)皆以美于徐公以:
(3)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4)卒得反国反:
解析:(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3.3.26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①时时而间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及鲁肃过浔阳解析:答案是B。
3.3.26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
解析:(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
(3)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
3.3.26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原因:
启发:
解析:原因: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2006·河南)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释】
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3.3.26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解析:(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3.3.26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解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3.267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解析:(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3.3.268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人民高枕无忧,贪图享受,那么国破家亡,人民遭殃的命运是逃脱不了的。
(2008·天津)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①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②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⑤?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注释】
①隐然:隐约之状。②洼然:低深之状。③荀伯子:南北朝时宋朝人,曾任临川内使。④张芝:东汉人,善草书,人称“草圣”。⑤岂……耶:表揣测语气。
3.3.26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岂信然耶信然:羲之之书晚乃善善:
解析:确实如此完美3.3.27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
译文:
解析:然而后世没有人能赶上(王羲之)的,或许是他们在学习上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3.3.271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并非天生而成,而是通过勤学苦练才达到成熟的(或“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006·湖北仙桃)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
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3.3.27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洌()
(2)不可具状()
解析:(1)格外(或:特别、尤其)
(2)详细(或:全部、一一)
3.3.27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B.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C.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D.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解析:答案是D。
3.3.27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解析: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
3.3.275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解析:(1)第一空:一(或:1)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第三空:谪(或:谪居)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
(2009·南通)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3.3.27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解析: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3.3.27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帝素嫌其人()
②良久不去()
③帝怒形于色()
④外间百姓正望雨()
解析:①一向,向来②离开③脸色④期望,盼望3.3.27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刑以惩恶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解析:答案是C。
3.3.27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帝竟从其请。
②左右皆震恐。
解析:①皇帝最终同意(听从)了他的请求。②身边的人都感到惊恐(害怕)。
3.3.280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解析:①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2005·山东高青)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俗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3.3.28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或:
(2)以子之长以:
解析:答案是(1)有的人(2)凭。此题考查课外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主要在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内容句子的把握上。只要结合注释,细心作答,题目不难。
3.3.282翻译画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解析: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本题注意意思的转折。
3.3.28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析:本题只需写出寓意: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阅读文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松喻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①。有人移之盆盎②,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③,灌之溉之,蓬蓬如偃盖焉④,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岫岭之间⑤,干青云⑥,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⑦,相去何玫口耶!
噫,士君子之**于人⑧,亦犹是尔。
(《杂著十种》)
【注释】
①亭亭:直立的样子。②盆盎:这里指花盆一类的盛器。③节:树木的枝干交接处。④蓬蓬:形容枝叶茂盛。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盖:遮阳障雨的用具,如伞盖、车篷一类。⑤岫岭:山峰。岫:峰峦。⑥干:冒犯,冲犯。干青云就是直上青云。⑦矫:强壮的样子。矫矫:昂然出众的样子。⑧**:失去操守,沦落。
3.3.28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有人移之盆盎。盎:
②蓬蓬如偃盖焉。偃:
③然以视夫岫岭之间。岫:
解析:盎:ànɡ偃:yǎn岫:xiù3.3.28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非不取悦于人。悦:
②凌碧霄。凌:
解析:悦:喜欢、高兴凌:乘、直上3.3.28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句是()
A.虽数尺,自亭亭也。
B.士君子之**于人。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