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 12.3环境激素的危害

12.3环境激素的危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有害因素,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因而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防御功能和防御系统,以抵抗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这种防御功能也就是人的免疫功能,防御系统也就是免疫系统。人类依靠免疫功能,可以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并当其进入体内后,能控制其发展,并消灭和消除它们;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纯洁,从而保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降低人体的免疫机能,使人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产生各种疾病,引发癌症。但是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其机理和过程都还不很清楚。

对生物行为(中枢神经)的影响

对生物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毒害:影响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垂体等对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导致激素合成、释放、传输异常,引起神经传导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其对生物中枢神经的影响还会导致精神抑郁症的发作和自杀现象。

12.3.3环境激素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近年来新的受关注的化学物质正在不断出现,溴化灭火剂、合成雌激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人造杀菌产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成分等迄今被忽略的污染物目前正被大量排放。这些化学物质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的广泛影响正日益引起生态毒理学家的密切重视。

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根本对策是不向环境释放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应该加强下列工作:

1.对目前生产和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筛选出对人体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进行优先管理。

2.研究制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标准和管理法律。把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纳入法规、标准之中,对其整个生命周期活动进行监控,建立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完善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运输、使用和管理制度。

3.控制、减少甚至停止对环境和人类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已于2004年11月1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要求自生效日起最晚10年内应最终消除《公约》首批列出的9种杀虫剂类POPs的生产和使用。在这9种杀虫剂类POPs中,中国至今还保留着六氯苯、氯丹和灭蚁灵的生产和使用,应采取措施,逐步削减、控制和淘汰这些危险产品。

4.加快无毒害替代产品的研制和应用步伐。在农业方面,应积极采用生物农药、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发展绿色化学,推行清洁生产,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原材料;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设备;控制有关行业“三废”污染物的排放,堵住源头,实施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严禁垃圾焚烧等,减少二英等污染物的排放。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环境激素的污染途径、主要污染源、产生的危害、作用机制以及污染控制、防治对策等的研究力度。

6.开发环境中痕量环境激素测试技术与设备,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微量或痕量监测技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中国环境检测的科学技术水平。

7.开展环境激素类物质的降解技术研究,探索高效、环境友好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去除方法。

8.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让公众了解环境激素的危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环境激素对生态环境和生物体及人体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治理环境激素污染的研究正在展开。开发绿色化学,加强污染治理;进一步健全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大众的社会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个人的行为,拒绝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影响;人类正在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制止和抑制环境激素的产生和蔓延。

思考题

1.为什么大量环境激素类物质会出现在环境中?

2.环境激素对动物和人类健康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环境激素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4.食品中可能含有哪些环境激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