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9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6699小说 > 黑色宿命 > 第371章 王导

第371章 王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71章 王导

2018-04-15 作者: 笑傲沧海

第371章 王导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小名阿龙。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着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早年就与晋元帝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到江南后,为司马睿联络南方士族,又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因讨华轶功,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谋反并攻入建康,以王导守尚书令。王敦又提及前议,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为王导所拒绝,只得退回武昌。不久,元帝因忧惧而崩,王导受遗诏辅立明帝,迁司徒。后王敦病重,王导诈称其已死,为其发丧,又派军击败王含,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事后,王导进位太保。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崩,王导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劝谏,执意征召苏峻入京。不久即发生“苏峻之乱”,后叛乱为陶侃、温峤所平定,王导又驳斥了众人欲迁都的念头,稳定了局面。

咸康五年(339年)卒,时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三日,遣使追谥曰文献。[1]其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人物生平早而闻名王导出身于名门大族琅琊王氏。是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王裁,官至镇军司马。

王导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在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从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当宰相的材料。”

最初世袭祖父王览的爵位即丘子。后被司空刘寔任为东阁祭酒,迁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都不到任。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助建东晋襄助琅琊当时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与王导素来友善。王导知道天下已经开始动乱,于是全心全意辅佐琅琊王,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志愿。元帝也非常信任器重他,两人就像好友一样。元帝还在洛阳时,王导总是劝说他要尽快回到藩国。

公元304年(永兴元年),元帝出镇下邳,不久迁安东将军,请王导担任安东司马,军事谋划,都听从其安排。

公元307年(永嘉元年),元帝听从王导建议,出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王导相随南渡。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被排斥,仕进很困难,当然不满意。王导想要在原东吴境内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

元帝初到建康时,吴地之人不愿归附,到建康已一个多月了,士族百姓还没有人来登门拜谒,王导为此事很焦急。正好遇上王敦来朝,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义德行虽厚,但名望还不够大,你现在威望名声已经很高了,应该帮一帮琅琊王才对。”正值三月上巳,元帝亲自出外郊游观看人们的修禊活动,乘着肩舆,摆着全副仪仗,而王敦、王导等和一些北方名士都骑马跟随。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名士,悄悄地前来观看,见王敦、王导等人竟如此恭敬,都大吃一惊,于是相继在路边施礼拜迎。

王导因而再向元帝献策说:“古代的帝王,没有不礼敬故老,访问当地风俗民情,谦虚克己,来招纳贤才的。何况现在天下丧乱,神州大地四分五裂,建国大业才刚刚开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啊!顾荣、贺循,是当地有声望的名士,不如好好结纳他们以收揽人心。这二人到了,其他的人没有不来的。”

元帝于是就派王导亲自去造访贺循、顾荣,二人都应召而至。由此吴地之人望风顺附,百姓归心。从此之后,他们相互依靠,君臣的名分就确立了下来。

元帝过江以后还好喝酒,王导见此,经常哭着劝阻。元帝答应了他,下令畅饮一番,从此就戒酒了。[7]自东晋至陈亡的三百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稳定政权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匈奴汉国大将刘曜、王弥攻破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以下士民三万余人,北方陷入空前的战乱之中。中原人士到江南避难的有十之六七,王导劝元帝乘机收揽贤人君子,扩大力量以图大事。

当时荆、扬二州比较安定,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王导的治理方针讲求清静,常劝元帝克己垂范励精图治,辅佐君主安宁邦国。于是越发受元帝的器重,两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朝野之中都为之倾心,称王导为“仲父”。元帝曾经真诚地对王导说:“你就是我的萧何呀!”王导回答说:“过去秦朝无道,天下百姓厌弃乱世,而极为狡黠的人又欺凌践踏人民,人们感怀汉王刘邦的恩德,群起响应反秦,所以大功容易告成。自从曹魏立朝以来,直到晋太康时期,公卿士大夫及门阀世族,奢侈挥霍相互攀比,先贤政教逐步衰退,先朝治世法度,无人遵循,大小官吏,沉溺于享乐之中,才使得奸佞之人有机可乘,导致朝政大道亏伤。然而混乱后将会出现安定,这是天地间的规律。大王将要建立盖世之功勋,重新一统山河,管仲、乐毅这样的人才,这时就会出现,不是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臣子所能比拟的。希望大王能深谋远虑,广择贤能。顾荣、贺循、纪瞻、周玘,都是南方的名士,希望能对他们礼敬优待,则天下可安。”元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从而逐渐赢得了南北士族的共同拥戴。

永嘉末年,迁任丹阳太守,加拜辅国将军。

王导上奏笺说:“当年的魏武帝曹*,是通达政理的君主。荀文若,是功臣中最杰出的人,封爵也不过亭侯。曹冲,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也不过授别部司马之职。以这样的做法处理所有的事情,人们能不谨慎吗!可今天执政者,不分贵贱贤愚,都封以重爵尊号,都拥有旗鼓伞盖等仪仗,动不动就相互攀比摆架子,有些没有得到的,便觉得很羞耻。天子与官吏之间的界限混杂不清,朝廷的威望日见降低。王导我肩负重任,不能为朝廷清理河山,却开启导致混乱的先端,不切实际地贪窃名号,弄乱了朝廷礼法典章,请以后慎重而不要轻易赐予臣下鼓盖等礼崇之物,就从我王导开始吧,让尊卑雅俗有所区别,群下的信仰尊崇就不会出偏差。”

元帝下令说:“王导德重功高,为孤所倚,本想予以表彰加以殊礼,但他谦虚谨慎严格约束自己,努力王事尽一片忠心,以身作则,因此顺从他的良好的愿望,促进他的纠正弊端的良苦用心和举动。”于是拜宁远将军,不久又加振威将军。

公元313年(建兴元年),晋愍帝司马邺即位,王导被征为吏部郎,但没有接受。[10]公元317年(建武元年),元帝即晋王位后,以王导为丞相军谘祭酒。不久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管江南诸军事,又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假节、刺史如故。

王导因为看到王敦统率六州,坚决辞掉都督中外诸军的职务。后又因其他事情的牵连除去了符节。

关心教育当时战争不断,各地学校废弃而未能得到兴建,王导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道德礼法弘扬通达,伦理明而有序,人人知羞知耻守规守矩,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长幼之间关系顺畅严谨,那么君臣之间的大义就稳固了。《易》中所言‘治好家也就能平定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圣明的君王要从小培养正德,要接受正统的教育,使优秀的品德像雨露滋润禾苗一样在心中潜移默化,慢慢养成习惯形成性格,不自觉地纳入善行,远离丑恶,等有了完善的德行后,再登位掌管天下。虽然是王侯之子也应和国人之子一样,先掌握了大道然后才算得上高贵。朝廷任人选士,都要看他们是否有道德学问的根底。古时的《周礼》说,卿大夫献给国王的贤能之书,国王拜谢而受之,这就是尊崇大道而器重贤士的事例。人们都知道贤士之高贵是由于他们掌握了道,就会退而修养自身的德行并治其家,家事已正再到乡里,在乡中学业已成再进入朝廷。返本复始,每人都从自己做起,纯朴敦厚的风气越来越普遍,浮华虚伪的恶习渐渐消失,这都是教育的结果。人们如果这样,对上侍君就会竭力忠诚,对下管民就会宽厚仁慈。孟轲说:‘没有仁者会遗弃自己的亲人,义者会不尽忠于自己君王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我朝纲常失于统理,颂德之专消歇,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古书上这样说:‘三年不为礼,礼必然会被破坏,三年不为乐,乐必然会残缺不齐。’何况今天礼坏乐崩已有这么久了。年长的人已忘掉了揖让的礼节与气度,年轻的只听到过征战杀伐之声。天天都可以看到干戈横舞的战争,以礼兴教、尊祖祭神的俎豆之设却见不到了。先王的大道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浮华虚伪的风气却日益盛行。这种局面,可不是人们所说的使国家正本清源的好现象啊。殿下以才高一世之资。偏有多灾多难的阳九之运,礼乐征伐兼而用之,才有希望实现中兴大业。现确实应该以古人之法来治理天下,兴学校提倡学业,以教导培养后进,让他们逐步受到礼义的熏陶浸润,使文王武王的圣明之道由衰微而重新振兴,使被人遗忘的俎豆之礼得到恢复和张扬。当今敌虏势力正强,国家蒙受的耻辱未能洗雪,忠臣义士们因此扼腕抚胸,郁愤难消。若是礼仪制度牢固地确立了,淳朴的风尚渐渐形成,就会使众人深受礼教的感化、广被圣朝的恩德。使缺失的帝王典则得以补全,使废弛的皇朝纲纪得以恢复,让兽心者洗心革面,让贪婪凶恶之徒收敛自己的性情。凭揖让之举使四夷臣服,以缓带从容之姿使天下归心。得到先王之道,这些还有什么难的。古代的有虞舞干戚使三苗归顺,鲁僖公作泮宫使淮夷宾服。齐桓、晋文的霸业,都是先教化而武力才得以成功。现今若是依照古代圣王的法则崇尚礼义教化之道,择取朝中子弟入学,选拔博通礼学之士为师,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元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义固君臣公元318年(大兴元年),元帝即皇帝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说道:“如果太阳也和地下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哪里沐浴光辉呢?”

元帝这才作罢,以王导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因征讨华轶的战功封武冈侯,晋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

当时太山太守徐龛反叛,元帝访求可以镇守安抚黄河以南地区的人,王导推举太子左卫率羊鉴。不久羊鉴战败,受到处罚。王导上疏说:“徐龛叛逆,长时间没有受到诛罚,臣主张武力征讨,推荐并委派了羊鉴担此重任。羊鉴胆小懦弱丧师败绩,有司予以应有的处罚,圣上降天地之大恩,保全了他的性命。然而臣身负重任,总领全局掌握机要,使三军受挫,这是臣的责任,请求对臣予以贬黜,以严肃朝廷之法纪。”元帝下诏不许。

公元319年(大兴二年),代贺循为太子太傅。

当时中兴局面处于草创之际,朝中未设史官,王导执政时开始设置,从此典籍史录就较齐备了。之前孝怀太子司马诠为刘曜所杀,于是奉其名讳,有司奏丧礼的规格,天子举三朝之哀,群臣一哭就可以了。王导则认为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者,普天下都有悲哀之情,应该也哀伤三朝而非仅仅是一哭,这一建议被采纳了。[15]维护帝室王敦之乱晋元帝登帝位以后,不满意王氏的骄横,想削弱王氏势力。他引用刘隗、刁协作心腹,并且暗中作军事布置,释放扬州地区内沦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们组成军队,任命南方士族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等六州军事;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等四州军事,各率万人,分驻合肥、淮阴,名义上是北讨石勒,实际上是对付王敦。王导因此被疏远,但他一任自然安其本分,淡泊自如。有识之士都称赞王导善于对待升沉兴废。

公元322年(永昌元年),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戴渊、刁协等,刘隗逃奔石勒,史称“王敦之乱”。

王敦反叛时,刘隗劝元帝尽诛王氏家族之人,人们议论纷纷,都为之担心。王导率族中兄弟子侄二十余人,每天天亮时到台阁处等待议罪领罚。元帝因王导素来忠诚正直,特地还给他朝服,并召见了他。王导叩首答谢说:“叛臣贼子,哪个朝代没有呢,但想不到会出在我们王氏家族中。”元帝赤着脚走下来拉着王导的手说:“茂弘,我正要托付公侯之命与你,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呢。”于是下诏说:“王导以大义而灭亲,可以把我任安东将军时的符节授予他。”

到王敦得势的时候,任王导为尚书令。王导认为佞臣扰乱朝纲,同意王敦来“清君侧”,但当这些人被杀逐以后,帝室势力退缩回去,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王导便表示坚决的反对,出面来维护帝室。

原来西都覆没、四方劝进的时候,王敦欲专国政,恐怕元帝年长难制,想更议所立,王导不从,及至王敦攻入建康以后,对王导说:“那时不听我言,几乎全族被灭。”但王导始终不为所动。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自从汉魏以来,朝廷赐谥号多是依据其人的封爵,有人虽然地位高德行声誉重,因没有爵位,按例不加封谥号。王导上疏说:“武官有爵必定加谥,而卿校常伯等官因无爵不得其谥,这种做法不符合赐谥制度的本意。”这一建议被采纳。自此以后,公卿等文官没有爵位的也可加封谥号,这都是王导提议的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