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廷反文明的残暴统治,激起了汉族士人对于本民族传统之核心价值“忠义”的呼唤和歌颂。汉宋两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开明**的典范朝代,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生活时期,中国传统儒家学术发生裂变分化最为突出的时期,中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忠奸”对立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当国家民族沦亡、异族野蛮统治之时,在“朕即国家”的时代,凝聚民族反抗的力量必然地来自对一姓一朝的依恋,刘汉和赵宋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既是这两种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促成,也是时势使然,即使元末占据强势之主要起义队伍也多打着汉宋的旗号。朱明建立后两百年,汉宋文明盛世并没有再现,而儒学在粗鄙的统治者进行庸俗政治化的改造后完全堕落,传统士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凭依,人间帝王以及维护帝王**的一系列的思想和人员都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在那个时代,在一个思想资源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在没有外来文明根本影响的情况下,最容易找到的就是历史与传统中曾经存在过,但又被摒弃在边缘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其中,最有刺激性和挑战力的思想资源,除了逐渐从主流文明和上层人士中淡出的佛学之外,就是在南宋时代曾经与朱学对垒的陆学。”因此,不难看出,当时多具民间色彩的小说家在现实功利的追寻失势后,自然把眼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天。就文学的审美层面来说,文学的宗教表现正是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宗教的外壳下潜藏的是对人自身荒谬存在的疑问。回到人自身,企图寻译“我是谁”是一切摆脱功利束缚的文学作品之潜在的终极追寻。文学不是宗教,文学的魅力不在于是否能够给出标准答案,不在于如同宗教一般地让人归于平静和安宁。文学的特质还是在于激起人对自身生命真实存在的关注。可以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既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又一次审美超越,也是文学审美的成功软着陆。从文学的表现形式来看,这六部小说名著各有其迷人之处,难分轩轾,但从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表现进程来说,这六部小说名著确实对文学内涵的演绎不断地作深层的掘进,直至人的本来性情。
这六部小说名著的产生既与作家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进行天才的创造分不开,更是作家对处于民间的非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潜流的主动呼应,体现了作家非凡的预流意识,把握住了具有永恒意义的文化价值,并在作品中借助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心选择的题材来充分地呈现。这些都对当代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也为我们树立了真正经典著作的标杆。
注
①③ 陈大康《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02、91页。
② 本文写作参考小说的版本为:《三国演义》(嘉靖本),罗贯中著,岳麓书社2008年8月第1版;容与堂本《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西游记》,吴承恩著,李卓吾、黄周星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金瓶梅》会评会校本,秦修容整理,中华书局1998年3月第1版;《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清]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关于这六部小说产生的年代,目前学界的争议性较大。本文取其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看法。《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西游记》、《金瓶梅》大约成书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儒林外史》、《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中期。为取其成数,本文将每两部小说之间的间隔时段暂且判为大约二百年。反之,如果本文的探讨论证成立,那么也可以对其成书年代的判定有所帮助。
④ 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63、174页。
⑤ 参看齐裕焜《明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49、104页。
⑥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8页。
⑦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658页。
⑧ 陈文新《三国演义》(嘉靖本)前言,岳麓书社2008年8月版,第6页。
⑨ 《金瓶梅》会评会校本,秦修容整理,中华书局1998年3月版,第9、1466页。
《西游记》,吴承恩著,李卓吾、黄周星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91页。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43页。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66—370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李汉秋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687、1、13、1页。
《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6页。
关于“性”、“情”之异同,参看张岱年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相关的解释,第180、185页。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
参看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49—251页。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28、230页。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78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81、401、443、295页。
参见周兴陆《吴敬梓诗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0页。
关于“礼”与“理”的涵义,参见谢谦编著《国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7、464页,张岱年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相关的解释。
(原载《文艺评论》2012年第6期,作者为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